安邦咨詢

近期,中國國資委前主任李榮融榮獲2015年度新加坡“通商中國成就獎”。這再次引起人們對中國國企學習新加坡經驗過程的關注。
新加坡《聯合早報》2015年11月26日報道,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首任主任李榮融,在主政這家為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效率的政府特設機構期間,力推中央企業重組整合,學習、研究新加坡的相關治理經驗,并將之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為肯定李榮融在這一過程中對促進新中兩國關系發展所作的卓越貢獻,他被選為年度的“通商中國成就獎”。
通商中國獎旨在褒揚為加強新中友好關系等方面做出巨大貢獻的杰出商界人士、企業家、專業人士、企業與組織。其中,“通商中國成就獎”這項個人榮譽頒給活躍于大中華或新加坡,在持續壯大自身企業或推動專業發展等方面,顯示獨到眼光和領導才能的參選者。
淡馬錫成立于1974年,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作為新加坡政府與政府投資企業經營實體之間的中間層,分清政府行為與企業行為的邊界。由此,當時中國高度評價淡馬錫控股成功實現政企分開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經驗。
據報道,淡馬錫屬下的淡聯企業,包括淡聯企業的屬下企業,沒有一家企業出現虧損。反之,1998年時中國全國將近24萬戶國企中,有多達三分之二虧損,總利潤才214億元人民幣(約42.8億新元)。2003年,中國國資委成立,李榮融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訪問淡馬錫,深入了解淡馬錫成功的原因。2005年至2015年,中國中央企業共有940位董事長、董事、CEO和高層領導接受淡馬錫的培訓。
淡馬錫為維護股東利益,與淡聯企業董事會的日常溝通進行得頻密有效,為董事會的決策過程奠定了基礎。李榮融說,“淡馬錫從不自滿,也沒有大聲宣揚自己。公司治理永無止境,不斷地鞭策自己,不斷地改革,不斷地前進,所以至今它還是很優秀。”淡馬錫的研究工作從原來的公司治理領域,在近年轉向盡責治理。這標志著淡馬錫在實際中推進改革,最終提煉出可操作的機制。
正如李榮融所說,淡馬錫從不自滿,不斷改革。通過學習淡馬錫,中國可以認識到,國企應專注發展優勢產業,清理非主業和低效資產,把各類資源向主業集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鞏固行業領先地位,在結構調整中占據主導權。所以,學習淡馬錫,未必是學習模式本身,而是從中獲得啟發,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