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琳(黑龍江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哈爾濱 150090)
?
淺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王耀琳
(黑龍江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哈爾濱 150090)
摘 要: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十分關鍵,其對資源合理利用、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紹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定義及方法,其次分析了我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存在的問題,最后對我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提出了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問題
目前我國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優于其他發展中國家,但是仍算是起步階段。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缺乏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和成熟的技術方法。并且傳統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觀念也使得目前的評價效果缺乏戰略眼光。
(1)概述。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是在環境影響評價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在規劃編制時,對規劃的實施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影響問題進行綜合的評價、預測和分析,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減少環境影響問題的方法,并在后期跟蹤監測的制度方法。
(2)目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多應用在項目的規劃層面,特點是復雜性較強且范圍較廣,主要關注規劃的宏觀決策時所面臨的環境問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是通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對項目的規模、布局、規劃的目標和定位等進行合理分析,有效的提高規劃項目的實施效率,提升規劃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傳統項目環評的評價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評價方法和政策評估的評價方法。
(1)傳統項目環評的評價方法。傳統項目環評的評價方法是我國目前應用最多的評價方法,也是實效性最好的評價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主要采取以下評價方法:資料收集分析法、專家咨詢法、問卷調查法和層次分析法等;(2)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評價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評價方法是一種新型方法,近些年應用也較多。主要是應用滴血模型對空間數據進行分析,管理自然資源信息和地理環境,并對自然資源信息和地理環境進行分析及預測。應用地理信息系統顯示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所涉及到的環境區域和環境信息等,并對影響環境的重要因素進行預測、識別和監督環境動態變化趨勢;(3)政策評估的評價方法。政策評估的評價方法是國外應用最廣的一種評價方法。因為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結果與具體的規劃方案和相關政策是緊密相連的,直接決定規劃方案和相關政策制定,因此應充分的發揮評價、預測和分析的作用。在評價過程中通常采用:可持續發展能力評估法、加權比較法和區域承載力分析法等。
(1)影響評價的質量差。目前我國所采取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主要是第三方評價,屬于剛剛起步的行業。我國目前從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人員水平差距較大,大多數存在經驗不足,缺乏戰略性、局限于傳統評價模式等問題,造成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效果不好,不能很好的保證評價工作質量;(2)環評機制落后。目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主要由環保部門和環評機構負責,但由于各種形式的利益驅動,容易影響環評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不但環保主管部門與環評機構容易發生利益輸送,環評機構與建設單位也存在一定的利益交叉,導致環評機構的環評工作不能嚴格的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進行,而是受建設單位的影響較大,使得本身客觀的環評工作沒有履行科學和公正的原則。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環評質量不符合要求,而導致的重大人員事故;(3)缺少完整的系統規劃。我國目前有很多開發區都缺乏完整系統的規劃,而是僅進行產業定位和區域限定,導致與環境影響密切的內容不夠清晰。出現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對象不明確,進而很難使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發揮其應有的作用;(4)缺乏完善的技術方法。高層次的規劃具有模糊性和非線性的特點,不僅復雜且動態變化,所以環境影響評價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例如:技術和社會發展的不確定、環境變化的不確定等,這就給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很好處理不確定的因素。目前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還有待于完善,沒有完善的數據統計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導致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不夠準確,難以實施。
(1)完善規劃環評體制。對規劃環評體制的改革,首先需要加強對環評機構的管理,需要建立獨立的環評機構,進而避免環評機構與環保部門間利益關聯;對于環評機構的環評業務,環保部門不能以任何形式進行干擾。同時,對于建設單位也應嚴格管理,避免對環評機構進行施壓和金錢利誘,并對于環評機構中違反相關規定的人員應給予嚴格處罰,情節嚴重可追求其法律責任。此外,環評的審批、審查和受理工作應分開進行,有效的保證環評工作的公開和透明;(2)認真研究規劃環評理論。對于目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出現的一些技術問題,應對規劃環評的理論認真研究:首先對于規劃環評的評價模式應進行改革,允許自我評價模式;其次,對于環評技術方法的研究也需加強,并結合國內外環評工作的先進方法,探索出適合我國當前情況的評價標準和技術方法;最后,還需加大規劃環評工作的實踐應用,推動規劃環評理論的發展。此外,對于項目來說應具有備選規劃,這樣有利于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等多方面進行對比考量;(3)提高規劃環評人員素質。規劃環評工作是一項涉及范圍廣,內容復雜的工作,從事規劃制定的工作人員除了應具備環境方面的相關知識外,還應具有較大的知識面,來應對各種類型的環評工作,有效的保證規劃環評的質量符合要求。因此,對于規劃環評人員應進行定期培訓,培訓的重點不僅是專業環保知識上的,還需要依據人員的自身特點,開展水利、工業和農業方面的培訓。
為了滿足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需要嚴格執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影響評價相關的部門也應著重完善規劃環評體制、認真研究規劃環評的相關內容、加大規劃環評人員的培養,并使群眾參與進來,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提供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覃定浩.我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2(03).
[2]李真.我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0(24).
[3]荀彥平,張樹禮.對當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存在問題的探討[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9(03).
[4]朱坦,吳婧.當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遇到的問題和幾點建議[J].環境保護,2005(04).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