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一個市場的過度投機對于企業、對于不同領域帶來的傷害是不一樣的,很多生產企業貿易機構都在尋找新的保值模式。
今年有色金屬價格全面上漲,尤其是11月鉛、鋅價格的一路上漲讓人直呼想不到。11月29日,鉛鋅價格更是雙雙創下近幾年新高,上海期貨交易所滬鋅最高漲至25060元/噸、滬鉛最高漲至22940元/噸,雖然鉛鋅又在11月30日戲劇性的雙雙跌停,但是12月1日起,鉛鋅價格逐步企穩,未來價格被看好。
近年來,由于世紀鋅礦關閉、嘉能可公司大幅削減其鋅產量因素影響,造成全球鋅精礦短缺,從目前冶煉企業及鋅的現貨價格可以看出,精煉鋅短缺的局面已經成為一個常態化的情況。
國際鉛鋅研究小組(ILZSG)最新數據顯示,9月全球精煉鋅供應繼續短缺,且8月大幅修正至供應短缺2.6萬噸,前三個季度供應短缺合計25.1萬噸;約相當于供應量的2.5%,或目前顯性庫存的42%,緊缺跡象依然明顯。9月全球鋅精礦產量為112.8萬噸,同比小幅增加2.4%;9月全球精煉鋅產量118.7萬噸,精煉鋅消費量120.7萬噸,鋅礦及精煉鋅繼續存在少量缺口。ILZSG預計,2016年精煉鋅將有34萬噸供應缺口,同時報告認為,2017年精煉鋅仍將維持供不應求,仍然存在24.8萬噸的供應不足。

鉛鈣合金
倫敦和上海的鋅庫存方面也證明精煉鋅供應減少。截至11月25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鋅庫存為443050噸,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鋅庫存151953噸,共計595003噸,全球精煉鋅顯性庫存進一步下滑,國內降幅明顯。
海外鋅礦供應仍然毫無亮點。11月3日,澳大利亞新星公司(Nystar)三季度報表示,由于部分礦山業務在2016年下半年出售后剝離,1~9月,剩下礦山鋅礦產量合計8萬噸,去年同期為13.4萬噸,同比減少約40%;其中三季度產量2.44萬噸,同比減少1.47萬噸或38%。11月4日,嘉能可公司在最新的聲明中稱,今年1~9月自有資源鋅礦產量789200噸,同比下降30%為337800噸。
國內方面的鋅礦也處于持續供應緊張的局面,而且國內北方部分礦山明顯受到冬季的影響,不少礦山產量將有明顯下滑。部分冶煉廠受制于原料供應不足,將會被迫減產。另外,全國公路治理超載,運輸能力收緊,也影響了原料供應,部分企業因此減產。
銀河期貨分析師廖凡表示,原料緊張及運輸等問題將繼續干擾冶煉廠產能釋放,國內鋅精礦供應緊張已是不爭的事實,加工費一路下滑。今年北方天氣寒冷較往年更甚,冶煉廠大部分冬儲原料不足、內蒙古新疆西藏部分高寒地區礦山即將停產,市場多預計年底或明年年初煉廠將被動減產,已有冶煉廠傳出12月有增加檢修意愿。加之北方暴雪,鋅礦及鋅錠汽運受阻,令主要消費地到貨量明顯減少下滑指日可待。
由于上游鋅礦供給的減少,鋅冶煉企業因為爭奪鋅礦資源而愿意付出更低的加工費,造成國內鋅礦的價格持續走高,甚至一度高達20000元/噸左右,利潤率為100%左右。所以鋅價不斷上漲,上游礦山和冶煉企業收獲頗豐。
華泰期貨分析師紀元菲表示,11月30日,鋅價回落也有鋅礦企業利潤率過高從而引發增產擔憂的原因,因此在鋅價高位時期,鋅礦占比高的企業股票業績提升確定性大,風險小于高位追漲鋅價。而國內冶煉企業,雖然名義加工費走低,但由于國內礦山與冶煉廠之間一般有價格分享機制,冶煉廠可以獲得鋅價超過15000元/噸以上的20%,因此冶煉廠企業若以目前4000元的加工費,加上價格分享后,實際加工費可以逼近6000元/噸,按平均成本4500元/噸計算,利潤率同樣高達33%。因此,涉及鋅礦和冶煉生產的股票今年都有不俗的表現,而鋅礦占比高的企業預計同比將有更大幅度的利潤回升空間。
但值得警醒的是,價格漲速過快帶來的負面影響非常明顯,由于漲速過快,已經傷害到下游廠商的利益。以鋁為例,由于前期鋁價漲至14000元/噸,去年和今年年初部分停產的電解鋁廠已經復產,開始對鋁價形成壓力。而鋅的兄弟金屬鉛方面,由于也是漲幅過快,以鉛作為主要原料的鉛蓄電池產品,生產成本飆升,多家蓄電池企業直言無力承擔,多有意減產,甚至出現停產的考慮。上海有色網調研顯示,11月15日,現貨鉛價突破18000元/噸,鉛蓄電池企業因成本上升,紛紛上調電池售價,部分企業更是一度暫停新訂單接收。目前,大中型企業普遍開始討論計劃減產事宜。預計如果鉛價持續維持高位,鉛蓄電池企業可能于12月份出現大面積減產的動向。

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鉛鋅年會現場
近期,西安邁科金屬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及首席執行官何金碧在第十二屆亞洲銅業周上表示,現在市場整體投機過度,對于生產企業、消費企業和保值企業帶來的傷害很大,他們急需新的商業模式,通過現貨交易市場來確定價格交易的方向。因為任何的一個市場的過度投機對于企業、對不同領域帶來的傷害是不一樣的,很多生產企業貿易機構都在尋找新的保值模式。他指出,程序化交易對期市帶來的傷害體現得淋漓盡致。資金進了市場,如同一頭公牛進了瓷器店,帶來都是傷害和破壞,最后留下“一地雞毛”。程序化交易帶來的過度化交易,市場已經深惡痛絕,希望市場有對于過度投機合理化的監管。如果沒有有效監管,整個市場的生產加工企業無法生存,無法適應漲停板到跌停板的劇烈動蕩。例如11月11日,漲停到跌停是250億元的交易。市場對于過度投機的看法越來越多。所以,大家希望有個合理有效的監管體系和系統,否則,市場受到破壞和傷害,特別是對生產企業的傷害。
鉛鋅價格的不正常上漲甚至驚動了監管層,11月30日,上海期貨交易所發通知表示,自12月1日(11月30日晚連續交易時段)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鋅1701合約和1702合約日內開倉交易的最大數量分別為1500手,在鉛1701合約和1702合約日內開倉交易的最大數量分別為1000手。
從長遠看,上下游無論是礦山、冶煉,還是加工和終端制造,并非不樂意見到價格上漲,只是目前鋅價借由一個兩三年的老話題短期之內爆炒,那說明投機資金正在透支冶煉廠未來的價格上漲的潛力,過快上漲的價格也跟需求和下游廠商的利益不匹配,下游廠商難以調節成本和利潤的話,生產積極性將下降,最終投機資金透支的將是整個產業鏈的生命力。
目前,鋅消費端依然保持穩定增長,前三季度鍍鋅板(帶)產量和出口量都有10%以上的增加,國內房屋新開工面積和汽車銷售也呈現增長狀態,所以鋅消費處于上升的空間。如果近期國家監管層把握市場脈搏,控制好投機資金快進快出的狀況,以目前鋅的供給端和需求端的基本情況,未來鋅價將是一個長期穩定的上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