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科技部、國資委聯合印發了《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
《暫行辦法》分六章、四十六條,包括總體目標與原則、適用范圍和激勵對象、激勵方式和實施條件、激勵方案的管理、實施中所涉及的財務管理和產權變動等內容,明確提出了新時期推進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的具體要求,規范了實施激勵的方式和程序。
《暫行辦法》提出,符合條件的國有科技型企業,可采取股權出售、股權獎勵、股權期權等股權激勵方式,或項目收益分紅、崗位分紅等分紅激勵方式,對企業重要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實施激勵。同時,企業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應當遵循“依法依規,公正透明;因企制宜,多措并舉;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落實責任,強化監督”的總體原則。
《暫行辦法》作為中關村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政策在全國的推廣,充分考慮了試點中反映的主要問題和相關各方提出的意見,注重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國務院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相關法律法規銜接,運用市場化方式建立了激勵約束機制。與試點政策相比,進一步擴大了企業適用范圍,提高了股權激勵的總體額度,增強了對科技型初創企業的激勵作用等。《暫行辦法》進一步規范了審批流程,適當下放審批權;明確監管職責,加強監督管理,增強了辦法的可操作性。
近日,從發改委網站獲悉,為促進綠色消費,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發改委、中宣部、科技部、財政部、環保部、住建部、商務部、質檢總局、旅游局和國管局聯合制定了《關于促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目標到2020年,綠色消費理念成為社會共識,長效機制基本建立,奢侈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綠色產品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基本形成。

《意見》指出,鼓勵綠色產品消費。繼續推廣高效節能電機、節能環保汽車、高效照明產品等節能產品,到2020年,能效標識2級以上的空調、冰箱、熱水器等節能家電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實施“以舊換再”試點,推廣再制造發動機、變速箱,建立健全對消費者的激勵機制。
《意見》要求完善綠色采購制度,具備條件的公共機構要利用內部停車場資源規劃建設電動汽車專用停車位,比例不低于10%,引進社會資本利用既有停車位參與充電樁建設和提供新能源汽車應用服務。2016年,公共機構配備更新公務用車總量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達到30%以上,到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廣泛應用。
《意見》還提出加強金融扶持。銀行金融業機構要認真落實綠色信貸指引,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開展綠色消費信貸業務。研究出臺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綠色建筑、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產品、設施等綠色消費信貸的激勵政策,促進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鼓勵開發新能源汽車保險產品,鼓勵保險公司為綠色建筑提供保險保障。
3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16年電力運行調節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印發,要求各地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電力運行調節工作,力爭在推進落實電力體制改革上有新作為,特別是要積極落實優先發電、優先購電制度,推進電力直接交易。
《通知》要求各地落實優先發電、優先購電制度,明確并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接受外來電中清潔能源的比例。電力企業要加強配合,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出力預測水平,減緩電力電量平衡壓力。
《通知》要求各地以電力直接交易為抓手,擴大交易規模,規范交易方式,還原電力商品屬性,促進經濟穩增長。具體措施包括:參與直接交易的發電機組,可根據對應用戶最大負荷利用小時數、本地工業用戶平均利用小時數或一定上限等方式折算扣除發電容量;積極探索交易方式,鼓勵各地嘗試雙邊協商和集中撮合相結合進行交易,為建立完善電力市場積累經驗并研究建立市場化的電力平衡機制。同時,各地要根據實際,科學制定電力電量平衡方案,推進節能低碳電力調度,有效減少棄水棄風棄光,助推綠色生產。
《通知》要求,抓緊研究電力體制改革試點方案,積極嘗試適合本地發展需要的市場模式和實施路徑,扎實推進電力體制改革落地實施,包括做好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試點相關工作和抓緊開展交易機構組建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