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錫銻行業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突出表現在產量下降、價格下滑、消費疲軟等幾個方面。當前,隨著國家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錫銻行業在生產、消費、進出口等領域也將面臨新的發展形勢,機遇與挑戰共存。
2015年,受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資源環境壓力凸顯等因素影響,錫銻行業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突出表現在產量下降、價格下滑、消費疲軟等幾個方面。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1~12月,我國精錫產量為16.7萬噸,同比下降6.3%,主要生產省區中,僅內蒙古和江西兩省區呈增加狀態,增幅分別為273.8%和0.8%。錫精礦價格相對堅挺,受此影響,2015年,我國錫精礦產量11.0萬噸(金屬量),同比增長4.6%。


受銻價持續下行、企業經營壓力加大影響,國內銻產量出現明顯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1~12月,我國銻品產量為20.1萬噸,同比下降14.2%;銻精礦產量為11.1萬噸,同比下降9.6%。主要銻企業的生產情況出現分化,既有減產、停產,也有新增產能釋放。總體看,國內大型綜合性銻企業的生產情況相對平穩,湖南冷水江民營企業的銻錠產量下降幅度較大。
2015年,國內外錫價持續走低。2015年3月,LME期錫均價為16029美元/噸,較2015年上半年下跌5.8%,同比下跌26.7%。國內錫價走勢繼續跟隨外盤,雖然部分企業限產、停產保價,但是效果并不顯著,直至12月中下旬,受成本支撐、商儲預期影響,價格逐步企穩并小幅回升。2015年,國內現貨市場錫價均價為10.8萬元/噸,較2015年上半年下跌9.2%,同比下跌21.2%。
2015年,國內銻錠(2#)均價為44100元/噸,同比下降22.0%;國際市場MMAT標準II級銻均價為7188美元/噸,同比下降23.0%。年內高點為年初的51000~53000元/噸,年內最低點為年末的30500~31500元/噸,期內價格下降幅度約為40%。12月份,銻品供應商惜售情緒濃厚,提價意愿增強,促使市場價格逐步企穩并小幅上漲,年底價格穩定在33000元/噸左右。
受市場價格大幅下滑影響,錫銻行業出現普遍虧損,且虧損額度逐漸擴大。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15年1~12月我國錫礦采選實現利潤7.46億元,同比下降21.2%,錫冶煉虧損35.6億元,2014年同期虧損5.5億元;銻礦采選實現利潤1.9億元,同比下降33.4%;銻冶煉虧損1.0億元,2014年同期則盈利11.1億元。
錫進口方面,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累計進口錫精礦29.14萬噸(實物量),折金屬量約2.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3.8%和26.9%。進口錫精礦絕大部分為來自緬甸的低品位礦石,因此實物量增速明顯快于金屬量。2015年,我國進口精錫9503噸,同比增加22.3%,進口精錫較快增長,主要是由于來自印尼的進口量有所恢復。
銻進口方面,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銻品進口量約4.4萬噸,同比下降28.9%。其中,銻精礦進口量約4.3萬噸,同比下降24.4%。國內企業開工率下降以及稅費負擔較高,是造成銻精礦進口數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出口方面,2015年,我國銻品出口量約3.6萬噸,同比增長0.3%。出口增長是結構性的,貢獻主要來自未鍛軋銻。其中,氧化銻出口量約3.1萬噸,同比下降8.8%;未鍛軋銻出口量為4106噸,同比增長184.4%。未鍛軋銻出口量出現大幅增長,主要受今年海關嚴打走私行動的影響,從而使正規出口渠道供應量顯著增加。
傳統領域方面,首先焊料行業,作為錫的最大應用領域,占我國錫消費總量的60%左右。2015年大部分電子廠家采取按需采購策略,中小型電子企業甚至開始縮減投資、減少產量,對錫的消費需求有所放緩。其次是鍍錫板行業,作為錫消費的第二大領域,目前該行業年消費增長率已經下滑到不足8%。新興領域方面,錫化工以及鉛酸蓄電池是錫應用領域中發展最快的兩個子行業。2015年,國內外錫化工需求大增,促使產品產量和種類快速增加,并拉動錫在該領域消費量較快增長。同時,隨著“以錫代鎘”需求的日益釋放,鉛酸蓄電池行業已經成為錫消費量增速最快的領域,未來有望發展成為錫的第四大消費領域。
規范有序的行業環境是保障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一方面,根據行業發展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優化貿易政策、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另一方面,提高行業自律水平,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雙管齊下,持續規范銻行業秩序。
2015年12月22日,工信部公告《錫行業規范條件》。目的是為進一步加強錫行業管理,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規范現有錫企業生產經營秩序,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節能環保水平,推動錫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促進錫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國土資源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制定鎳、錫、銻、石膏和滑石等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最低指標要求(試行)。對錫、銻礦的開采回采率(包括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選礦回收率和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率做出限定,這是銻礦產資源利用的“紅線”,通過加強標準制定、完善管理制度的方式提高礦山企業的資源開發利用水平。
2014年5月,環保部發布《錫銻汞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自2016年1月1日起,所有企業執行新建企業水和大氣污染排放限值。現階段,我國錫銻行業發展仍處于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關鍵時期,部分企業仍尚未達到相關環保標準要求,即便符合環保要求,達標運行的成本也相對較高。在當前的市場運行形勢下,錫銻行業“價格上不去、成本下不來”的雙約束特征十分明顯,這對行業未來發展提出挑戰,行業轉型升級的任務也十分緊迫。
宏觀經濟是影響包括錫銻在內有色金屬產品價格走勢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在降速換擋期間,錫銻價格將更加敏感,同時,隨著國家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錫銻行業在生產、消費、進出口等領域也將面臨新的發展形勢,既有機遇,也有挑戰。
從供需基本面看,未來供應的緊縮和需求的復蘇將促使全球精錫市場新增庫存逐漸減少,這將對錫價起到一定支撐作用。從市場價格方面看,2016年,錫價將繼續承壓震蕩運行,跌幅或逐步縮小,最終實現溫和回升。初步預計2016年LME三月期錫價格區間和國內現貨價格區間分別為12000~18000美元/噸、8.5萬~11.5萬元/噸。
供需基本面仍是影響銻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需求方面,我國既是銻生產大國,也是銻消費大國,銻在阻燃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亟須通過政策引導來擴大消費用量、提高消費水平。供給方面,在適度擴大銻消費需求的同時,還要著力化解產能過剩問題,積極響應國家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嚴控增量、主動減量、優化存量,通過市場的辦法,進一步緩解銻行業供需矛盾,促進銻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綜上,初步預計2016年銻市場總體呈現低位震蕩運行態勢,存在階段性反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