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好+羅燕波
扶貧開發與建設美麗鄉村相結合
豐順縣堅持美麗鄉村建設與幸福村居工程、發展鄉村特色旅游、生態文明建設、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堅持創建示范村,樹立村莊整治導向;堅持打造精品村,培育“可看可學”典型,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堅持抓好“鄉村游”等重點景觀線路建設;堅持推進環境衛生整治常態化;堅持加大必要投入作保障。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利民惠民工程,鎮、村領導干部在配合縣整體規劃過程中,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符合村情實際,發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讓群眾自覺參與。目前成功打造了埔寨鎮埔西村、湯西鎮南礤村、湯坑鎮赤草村、龍崗鎮馬圖村等一批美麗鄉村示范點。
南礤村位于豐順縣湯西鎮北部,與八鄉山鎮交界,屬革命老蘇區,人口6200多人,是湯西鎮人口較大的行政村。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廣東省原省長古大存同志曾領導革命隊伍在這一帶開展革命活動。省國土資源廳對口幫扶該村后,緊緊圍繞建設“美麗鄉村”這一思路開展幫扶工作。近日,記者一行專程來到南礤村,近距離感受這個美麗“新農村”。
在南礤村“新農村”示范點,記者看到一間間寬敞漂亮、干凈整潔的房屋井然有序,青磚結構的墻體與周圍的綠水青山交相輝映。“像這種示范點,我們這里有五個!”駐村干部方吉新介紹說,為了抓好“新農村”建設,省國土資源廳累計投入財政資金和自籌資金共603萬多元,對農民的舊房屋及周邊環境進行集中改造和整治,大力改善村民的人居生活環境和條件,目前已有五個示范點改造成功。
“‘新農村不是一天能建起來的,我們要通過這五個示范點,讓村民看到成效。村民們知道我們是來干實事的,就好辦多了。”方吉新說,“要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循序漸進,最后達到逐步覆蓋?!?/p>
據方吉新介紹,通過調研,省國土資源廳科學制定南礤村三年幫扶計劃,同時還緊緊圍繞建設“美麗鄉村”這一中心,依托本單位在測繪、規劃方面的技術優勢,通過無人飛機航拍、地面實地測量等技術手段對南礤村的地形地貌進行測繪,并會同中山大學共同編制了南礤村村莊發展規劃,作為南礤村今后較長一段時間里村莊建設的指導性意見。
“我們還投入了31萬多元,對小學進行了改造,同時自籌100萬資金啟動了南礤村第一幼兒園項目建設?!狈郊逻吔榻B邊帶記者參觀了還在建設中的幼兒園。
“我們的幫扶項目不光只是‘新農村這一項,增加村民收入、減少貧困人口、發展集體經濟、建設基礎設施、開展文化活動等等,都是我們的任務!”方吉新說。據了解,三年來,省國土資源廳舉全廳之力真幫實扶,在資金扶持、項目爭取、政策傾斜、技術支持、信息保障等方面全力推進南礤村扶貧工作,先后通過多方籌資,共投入幫扶資金1833.7萬元。南礤村集體經濟收入由幫扶前不足2萬元提高到2014年底的10.4萬元,73戶有勞力貧困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由幫扶前不足3000元提高到2014年底的9728元。扶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南礤村翻開了脫貧脫困的新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