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媽
科學不再是課本枯燥的知識,也不需要反復抄寫和記憶,一個個簡單又有心的游戲,就能讓孩子學會觀察和思考。
每個孩子都有一顆想要遨游太空的心,雖然這個夢不是輕易能實現的,但什么也不能阻止住那些絢爛的想象。
游戲1 紙上的銀河系
對于銀河系,如果說做立體效果比較難的話,那做成一副平面的拼貼圖則既簡單又美觀。
材料:彩色卡紙、膠水、剪刀。
做法:
1.選用一張黑色卡紙作為背景,并用不同顏色的卡紙剪出大小不一的圓形和長條形;
2.用膠水將剪出來的圓形和長條組合,粘貼在黑色卡紙上;
3.可用一些小星星或者其他小飾物再將其潤色,一副銀河系大作就誕生了。
玩家心得:游戲中,我還畫了一些比較復雜的圖形讓女兒剪。剪刀的利用可以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同時,也能讓她在游戲中了解到有關銀河系的構成。值得一提的是,彩色卡紙的顏色要選靚麗點,這樣視覺效果會更具沖擊力。
游戲2 我是宇航員
看著電視上各種星際穿越、宇宙大戰的大片,相信孩子們都很想過一把宇航員的癮,現在就來幫他們實現愿望。
材料:大米、食用色素、玩具小人、玩具小球、廢紙盒。
做法:
1.往瓶子里放入適量大米,裝入適量水,滴上色素,靜置其染色并曬(烘)干;
2.把廢紙盒剪成約1cm的高度,把處理過的大米鋪滿在紙盒中;
3.把家里的色彩絢爛的小球放置大米上,玩具小人當做宇航員,一場別開生面的星際之旅就此展開了。
玩家心得:游戲中,女兒通過自編自導自演的“劇本”,既鍛煉思維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增加了親子間的互動。
游戲3 當黏土遇上九大行星
紙黏土這么好的材料怎么可以錯過這么棒的主題呢?
材料:各種顏色的黏土、鐵絲、黑色卡紙。
做法:
1.給孩子大概講一下太陽系的構成、九大行星的大小順序,然后跟孩子依次將它們用黏土做出來;
2.再用細鐵絲將它們與太陽聯結起來,放置于黑色卡紙上,黏土版的九大行星就栩栩如生了。
玩家心得:這一游戲,比之前平面圖的形象更加立體,讓女兒更具象地了解到九大行星的構成以及其都圍繞著太陽在運轉等科普知識,既有趣又生動。
游戲4 編出來的銀河系
材料:氣球、毛線、白膠、細繩。
做法:
1.吹起一個氣球,然后用毛線纏繞,涂抹上白膠,使毛線變硬定型且粘結在一起;
2.扎破氣球取出,你會得到一個鏤空的毛線球;
3.串起一根線繩掛起來,一顆顆美麗的小行星吊飾就可以成為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了。
玩家心得:一根根毛線反復纏繞,其間又不能走神,這讓我看到了女兒耐心的一面,而這一個個漂亮的小行星,既培養了她的藝術美感,也為家里帶來了溫馨的一角。
游戲5 窗上的地球
材料:宣紙、顏料、白色卡紙。
做法:
1.讓孩子在宣紙上隨意涂抹藍色顏料、深淺兩種綠色的顏料,靜置其干為止;
2.跟孩子一起來一場撕紙大戰,把涂有顏色的宣紙,撕成各種條狀;
3.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根據地球的形象粘貼在白色卡紙上,我們的地球媽媽就在我們的手下誕生了。
玩家心得:這游戲看似簡單,但蘊含著很多小知識。通過引導,讓孩子用顏色區分了陸地與海洋;而游戲中,我也向女兒傳輸了一些有關環保的知識,女兒對此也非常感興趣,看來,女兒從小就頗有環保家的范呢。
科學不再是課本枯燥的知識,也不需要反復抄寫和記憶,一個個簡單又有心的游戲,就能讓孩子學會觀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