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昀韜
目前,雖然兒童圖書市場持續火熱,但一些出版社,是以引進版圖書為主要出版產品的。翻譯的引進版圖書很難轉化為中國的數字出版資源,如果中國的出版方想取得數字版權,需要另外簽署合同,商談預付條件……考慮到尚沒有明確盈利模式的中國數字出版,申請引進版圖書的數字版權對于中國出版社來說是一件幾乎沒有動力的事情。
熱詞:數字出版 童書出版 閱讀體驗
2015年5月,美國BEA書展之前,中國出版集團組織集團旗下的20位數字和版權工作者,在美國進行了為期兩周的數字出版和海外版權培訓。邀請美國大型大眾出版公司、教材出版公司的專業人士,以及專業數字出版公司、營銷公司的專業人士,講授美國數字出版的現狀和操作經驗。在美國培訓之前,我雖然常常聽到和數字出版相關的新聞,卻很少主動關注數字出版。天天出版社與亞馬遜從2014年開始合作,亞馬遜要求我們提供什么,就簡單地提供什么,除了負責數字出版的那一位同事,其他人幾乎不曾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美國培訓兩周的課程,改變了我之前對于數字出版的許多看法,我開始認真地思考,兒童圖書的數字出版和版權,有什么樣可跟進的廣大空間擺在眼前。
重新打量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的關系
尼爾森報告提供的數據表明,2014年數字圖書的銷售并沒有像之前三年那樣,出現翻倍的增長,而是出現了回落;相反,紙質圖書的銷售相對2013年,有了小幅的增長。中國的數字出版要遠遠落后于國際的腳步,這則新聞更是增強了中國的傳統出版者固有的觀念:在中國,數字出版還沒怎么發展,就顯現出疲軟的態勢了,我們完全不需要再擔心數字出版取代傳統出版。而從這次美國培訓提供的數據來看,美國五大大眾出版社(企鵝蘭登、哈珀·柯林斯、西蒙&舒斯特、麥克米倫、阿歇特)目前的紙質圖書與數字圖書的銷售比例,穩定在7:3,五大出版社轉換成數字圖書的資源,全部來自于自身的紙質出版資源。美國五大大眾出版社的這個數據是在紙質圖書比前一年略有增長的情況下得出的,這說明,數字出版并沒有壓低、擠占紙質圖書的空間,而是給出版社帶來了50%的銷售增長。我想,這也是美國五大大眾出版社紛紛建立自己專業的數字部門,認真經營數字圖書的原因。反觀中國傳統出版社數字出版與紙質圖書的比例,目前數字圖書銷售的份額恐怕尚未占到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我們可不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對于傳統出版社來說,我們漠視了30%可以開拓的空間。
當然,對于兒童圖書來說,每家出版社擁有的數字出版的資源是不一樣的。版權問題是數字出版所有鏈條的第一環。目前,雖然整個兒童圖書市場持續火熱,但一些出版社,特別是民營出版公司,是以引進版圖書為主要出版產品的。就目前來說,翻譯的引進版圖書幾乎很難轉化為中國的數字出版資源,因為國外簽署的授權合同中,極少將數字版權和紙質圖書版權一并授權給中國的出版方,如果中國的出版方想取得數字版權,需要另外簽署合同,商談預付條件……考慮到尚沒有明確盈利模式的中國數字出版,申請引進版圖書的數字版權對于中國出版社來說是一件幾乎沒有動力的事情。而這意味著,對于以原創圖書為主要出版物的出版社來說,比如天天社,我們擁有較為豐富的可以轉換為數字圖書的版權資源。在數字出版領域,我們可以直接略過翻譯引進圖書這一類競爭者。這給我們提出了更好地經營數字出版的理由,值得好好分析我們所能跟進的空間。
重新把數字出版物當成一個真正的產品
這次美國培訓有三分之二的課程,涉及數字圖書的制作和營銷。電子書制作和營銷的專業化,說明美國的出版者已經完完全全將數字出版物當成一個真正的、嶄新的產品在設計、制作和營銷。而在中國,電子書的制作和營銷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
目前中國的電子書,大都由紙質圖書的制作文檔轉換而來,轉換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文字串行、文字丟失、亂碼……可能根本沒有檢查和處理,就上傳作為了電子書“產品”。我在亞馬遜電子書的讀者評論中經常看到“為什么首行沒有縮進”“為什么有亂碼”等抱怨,讀者將電子書的閱讀體驗提升到和紙質圖書同樣的高度,可我們的產品連基本的要求都沒有滿足,就更別提根據電子書獨特的閱讀需求,根據不同的閱讀器的需求,所做的重新設計和排版了。就像我們為一本紙質圖書考慮開本、插畫、版式、封面、紙張一樣,只有考慮到讀者看到電子書時候的閱讀感受,不斷提升他們的閱讀體驗,我們才有可能把電子書做成一個真正的產品,它也才能獲得相應的增長空間。
那么,對于兒童圖書來說,哪些類型的圖書更適合開發為電子圖書產品,也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根據美國出版的數據提示,在2010-2013年,電子書增長最快的是成人文學讀物,2014年增長最大的是兒童讀物,主要也集中在青少年小說。與目前中國重點用力的方向相反,圖畫書,或者花哨的增強型圖畫書并不是美國出版者偏重的方向。這與美國數字圖書銷售的閱讀器占比有很大關系。在美國數字圖書的各種閱讀終端中,亞馬遜Kindle的占比是65%,蘋果iPad的占比是13%,巴諾書店的Nook占比是8%,Kindle堅持為讀者提供與傳統盡量接近的閱讀體驗,也就是純文字或者圖文結合的閱讀體驗,許多花哨的動畫在Kindle上并不適配;iPad能夠完美地展現各種增強型設計,但是,使用iPad的人群更容易被其他的游戲、視頻吸引,在電子書上花費的時間很少。因此,亞馬遜的Kindle模式仍然是美國電子書設計考慮的最重要的方式。隨著亞馬遜在中國的發展,這種情況也慢慢成為主流。蘋果上的許多閱讀App,由于效果不理想,很多都已經退出了這一行業,今后中國的電子書領域,文字書,或者以文字閱讀為主的讀物,可能是主要的發展領域。天天出版社的產品主要是文字類的青少年小說,對于目前我們由圖書轉換的電子書來說,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更到位的產品,才能產生更大的銷售。
重新考慮數字出版帶來的國際出版、銷售機遇
我們知道,美國是圖書版權的世界供應商,美國出版的圖書,特別是兒童圖書,許多都被翻譯介紹到了中國,近兩年幾乎實現了重點圖書的同步出版。而美國每年出版的引進類翻譯圖書,只占到它全部出版的3%,而在這3%之中,來自中國的圖書又只占到了3%。可以說,美國是世界上引進翻譯版權最少的國家,這與美國多種族文化相關,也與美國出版在世界的強勢地位相關。我們的圖書,想要翻譯介紹到美國,非常困難。目前,在美國,出版翻譯版權最多的機構是亞馬遜。因為掌握渠道,也因為自身在本土出版資源上的相對缺乏,亞馬遜愿意嘗試在翻譯類圖書中,掌握自有產品。
亞馬遜電子書銷售體系已經非常成熟,電子書閱讀,也成為美國讀者接受的閱讀方式。我想,我們也許可以考慮,在美國亞馬遜直接開設賬戶,出版并銷售中文兒童電子書。美國有非常多的華人,這些華人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學習并保留中文的能力,可是他們很難得到中文的紙質兒童圖書。我們可以嘗試在亞馬遜上,銷售中文版的兒童電子書,并可以通過英格拉姆,實現按需印刷,也許,這是我們打開海外銷售渠道的方式。
我們當然也可以將中國作家的故事翻譯成英文,在亞馬遜上實現自出版。并且,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積極主動地掌握對這些圖書的營銷。比如,今年在美國書展上,我們舉辦了“戰爭中的孩子——多方聚焦反戰兒童文學創作與出版”現場研討活動。活動以“兒童文學對戰爭中的孩子的關注”為切入點,探討了中美兒童與青少年文學創作以及版權海外授權的現狀。
對戰爭中兒童的關注和表現是國際兒童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題材,產生了許多從兒童視角反觀戰爭的優秀作品。美國BEA書展,也專門開設了反戰小說專區。2015年,曹文軒兩部戰爭題材作品在天天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火印》和圖畫書《帽子王》。在美國書展研討會上,曹文軒先生與曾以戰爭題材作品《百合的渡口》獲得紐伯瑞獎的作家帕特里夏·基弗女士,就兒童文學對“戰爭中孩子”的表現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從活動現場的效果來看,許多美國觀眾排隊等候進入會場,聆聽兩位作家的演講,作家們的演講收獲了笑聲、眼淚與贊賞。在活動最后,曹文軒帶領現場美國觀眾,一起用毛筆書法,書寫《火印》以及帕特里夏·基弗女士的作品《百合的渡口》的書名。希望全世界的孩子都不會忘記銘刻戰爭苦難的“火印”;希望沒有戰爭的威脅,孩子的心靈永遠都像“百合”一樣純凈。這次活動,是一次成功的交流,也是對曹文軒英文版《大王書》《青銅葵花》以及新作很好的推廣。如果我們自己具有在美國的銷售平臺,就可以更多地跟進后續工作。當然,這會對我們電子書的制作、元數據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戰,但是,只有嘗試,才能發現新的領域和方向,并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