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務工人員視屏終端綜合征的流行病學調查

2016-01-20 04:48:40伍雪芬許福榮陳麗華
國際眼科雜志 2016年1期
關鍵詞:流行病學智能手機

伍雪芬,許福榮, 陳麗華

作者單位:1(523721)中國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醫院眼科;2(510180)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

?

·臨床論著·

務工人員視屏終端綜合征的流行病學調查

伍雪芬1,2,許福榮1, 陳麗華1

作者單位:1(523721)中國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醫院眼科;2(510180)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

Citation:Wu XF, Xu FR, Chen LH.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 in migrant workers.GuojiYankeZazhi(IntEyeSci) 2016;16(1):55-59

摘要

目的:探討務工人員使用智能手機導致的視屏終端(VDT)綜合征的患病情況和相關因素。

方法:選取2014-01/10對東莞市塘廈鎮10間工廠的務工人員進行系統抽樣,所有受檢人均被要求完成VDT問卷調查、調節幅度測定、淚膜破裂時間測定、角膜熒光素染色、淚液分泌功能測定等檢查,結果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

結果:入組469例,其中男246例,女223例,診斷為視屏終端綜合征384例,其中男206例,女178例,患病率為81.9%。40~<50歲組和50~<60歲組人群中不同性別VDT綜合征患者患病率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其余年齡段組別不同性別VDT綜合征患者患病率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VDT綜合征患者認為觀看視頻是智能手機最重要的用途,首選者占181例(43.1%);非VDT綜合征患者認為微信、QQ等社交通訊為智能手機最重要用途,首選者占33例(38.8%)。VDT綜合征患者的視疲勞發生率為83.9%(322/384),其中196例(60.9%)出現調節幅度下降。267例VDT綜合征患者出現干眼癥,發生率為69.5%。臥床觀看智能手機這一習慣,對VDT綜合征患者與非VDT綜合征患者來說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小說閱讀、觀看視頻、昏暗及搖晃空間中觀看手機、日常運動量、觀看中的休息間隙的差異均有顯著統計學意義。日常運動和休息間隔為VDT綜合征患病的保護因素,其他4者均為VDT綜合征患病的危險因素。

結論:影響務工人員VDT綜合征發病的主要因素是使用手機閱讀小說、觀看視頻、環境昏暗、空間搖晃、休息間隙不足和日常運動量少。改掉不良的智能手機使用習慣、多做運動、增加休息間隙、滋潤眼表有望能防治VDT綜合征。

關鍵詞:視屏終端綜合征;流行病學;務工人員;智能手機

引用:伍雪芬,許福榮, 陳麗華.務工人員視屏終端綜合征的流行病學調查.國際眼科雜志2016;16(1):55-59

0引言

隨著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普及,現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之引起的健康問題日益增多。其中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的當屬視屏終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綜合征。視屏終端綜合征是指從事光學顯示器終端(計算機顯示器、陰極射線管、電視機、電子游戲機之類)作業所引起的一系列眼部、甚至全身系列癥候群,也稱計算機綜合征(computer vision syndrome,CVS)。美國視光學會給CVS下的定義是:在患者使用電腦過程中,由于近視力過度使用,而造成的復雜的眼部及視覺問題[1]。長期(每天多于4h)注視視屏終端后可出現以視覺癥狀為主的一系列表現:如眼酸脹感、眼痛、干澀感、畏光流淚、視物模糊、視力不穩、復視、頻繁眨眼、眼皮沉重感等,部分同時伴有頭痛、眩暈、食欲不振、記憶力下降,以及頸肩、腰背酸痛、關節功能障礙等全身癥候群。

智能手機可視作縮小版計算機,隨著各類手機軟件的普及,智能手機的功能日益強大:資訊瀏覽器、線上支付端、小說書架、隨身影院、網絡游戲機、網聊工具等。近年來,多個智能手機品牌崛起,眾多山寨機涌入,使得中低層收入者的智能手機購買力大幅飆升,日常門診中接診的視屏終端綜合征患者中務工人員的比例也不斷攀升。本研究主要探討東莞市塘廈鎮務工人員的視屏終端綜合征的患病率及其相關因素,為該綜合征的防治提供依據。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調查人群與樣本抽樣:于2014-01/10期間選取塘廈鎮10家大中型工廠進行系統抽樣,參與的工廠涉及電子、皮具、塑膠加工等行業。一些研究評估7000萬使用者中平均每天使用電腦3h以上,其中90%表現了VDT綜合征的部分癥狀[2],參照該研究,假設VDT綜合征的發病率為90%(P=0.9),并據其誤差3%、調查可信度95%來計算,樣本應用單群隨機抽樣計算公式:n=Z2p(1-p)/β2,計算式中p=0.6,β=0.03,Z=1.96(95%可信度時),求得n=385。估計在調查中受檢入組率可達65%,則所需的樣本數為593例。在參加本研究的12家工廠中各自設立調查點,并系統隨機抽取調查對象700例。調查的入組與排除標準:入組標準: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累計時間不低于3h/d;排除標準:使用智能手機累計時間低于3h/d,或同時使用電腦、平板電腦或機器作業顯示屏等其他視屏終端時間超過2h/d;每日下班時有視疲勞、眼干澀感等與VDT綜合征相類似的眼表癥狀的發生率超過1d/wk;體格檢查發現青光眼、眼表急性炎癥、結膜結石等所致的眼表癥狀。

1.2方法調查的組織:在正式調查之前,選取其中一個調查點的某車間小組作為抽樣單位進行預試驗,試驗內容包括問卷調查和臨床檢查,以提高調查問卷可接受性和確保檢查結果的一致性。預試驗結果不包括在本次調查的結果中。正式調查工作于2014-03/10進行。調查隊由經培訓的3名眼科醫師(負責病史詢問、裂隙燈檢查、淚液分泌試驗等工作)和2名眼科護士組成。

調查問卷和眼部檢查方法:(1)一般資料及眼部病史: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主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及職業工種等基本信息;日常智能手機使用情況(每日持續時間、使用用途及按其重要程度排序、過程中有無休息間隔、有無不良使用習慣等);眼部癥狀(視疲勞、眼干澀感、異物感、眼紅、眼痛、視物模糊、頻繁眨眼、眼皮沉重感等);日常運動情況等。(2)眼部檢查:完善眼表、眼壓檢查。完全矯正屈光不正后,檢查調節幅度;檢查淚膜破裂時間和淚液分泌試驗。

診斷標準:目前國際上對VDT尚無統一診斷標準,有學者建議通過OCT測量下方淚河高度診斷VDT綜合征[3],但該診斷標準未考慮受檢者主觀不適,以視疲勞等其他癥狀為主要表現的VDT綜合征患者有可能因此漏診。我們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臨床實踐,自行制定診斷標準如下:(1)使用智能手機累計時間不少于3h/d。(2)眼部癥狀(必須有1項以上經常或持續存在):眼疲勞、眼干澀感、異物感、眼紅、眼痛、視力下降、眼皮沉重感。(3)查體結果陽性(以下檢查必須有一項為陽性):1)將調節幅度與相應年齡的調節正常值進行比較,調節幅度低于相同年齡調節水平下限者即為調節幅度降低,陽性(+);2)SⅠt<10mm/5min為陽性(+);3)BUT<10s為陽性(+);4)FL≥1分為陽性(+)。(4)可伴有頸背部、上肢、肩部酸痛、手指麻木感等全身癥狀和煩躁、厭食、抑郁等精神癥狀。VDT的診斷必須具備(1)+(2)和/或(3)、(4)。若兩眼檢查結果不一致,則以較差眼做樣本分析。

質量控制:調查開始前,對所有參加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調查問卷相關問題剖析、調查方法、各項眼科檢查操作方法及VDT診斷標準。2014-01/03對某工廠單純隨機抽樣的50例完成預試驗,檢驗本研究中使用的調查問卷的表述是否簡單易懂、調查涵蓋面是否足夠、調查隊成員的培訓是否到位、恰當。

2結果

2.1受檢率與入組率本研究調查中,受檢人數700例,其中完成問卷調查和眼部檢查者共613例,受檢率為87.6%(613/700)。符合入組標準469例,入組率為76.5%(469/613)平均年齡為32.30±15.90歲。受檢人群中,男性占52.5%(246/469),平均年齡30.80±10.58歲;女性占47.5%(223/469),平均年齡31.18±10.71歲。在入組的469例中,診斷為VDT的患者為384例,患病率為81.9%(384/469)。其中男206例(83.7%,206/246);女178例(79.8%,178/223)。

表1各年齡段性別與VDT綜合征患病率的關系

分組總例數男女VDT綜合征患病數男女VDT綜合征患病率(%)男女VDT總患病率(%)χ2P16~<20歲4535363080.085.782.50.445>0.520~<30歲7972696687.391.789.40.744>0.2530~<40歲6861615589.790.289.90.007>0.940~<50歲3840292276.355.065.43.912<0.0550~<60歲161511568.833.351.63.889<0.05總數24622320617883.779.881.9

表2年齡和接觸智能手機時間與VDT綜合征患病率的關系

±s

表3 VDT綜合征患者對智能手機各項用途的主次排序情況及重要程度匯總

表4 非VDT綜合征患者組對各項智能手機用途的主次排序情況及重要程度匯總

2.2 VDT各年齡段患病率比較按其不同年齡段分:16~<20歲組VDT 66例,患病率82.5%(66/80);20~<30歲組VDT 135例,患病率89.4%(135/151);30~<40歲組VDT 116例,患病率89.9%(116/129);40~<50歲組VDT 51例,患病率65.4%(51/78);50~<60歲組VDT16例,患病率51.6%(16/31)。其中,40~<50歲組和50~<60歲組人群中不同性別VDT患者患病率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χ2=3.9121,3.8885,P<0.05),見表1。VDT綜合征患者的年齡、接觸智能手機時間與非VDT患者比較,差異均無明顯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智能手機的各項用途對VDT綜合征患病的影響在本研究的VDT患者中,選擇觀看電影、劇集等視頻為智能手機主要用途的有181例(43.1%,181/384);小說閱讀次之,128例(33.33%,128/384)列為首選,第三位是應用微信、QQ等社交通訊,39例(10.2%,39/384)選擇,;非VDT綜合征患者中,選擇微信、QQ等社交通訊為智能手機主要用途的有33例(38.8%,33/85),視頻觀看次之, 選擇者22例(25.9%,22/85),第三位為手機游戲,選擇者13例(15.3%,13/85)。為了能更好地反映各個選項對VDT綜合征患病的影響,按排序前后設定各位置的權值,統計出各選項的權值比例和重要程度。結果見表3,4。對VDT綜合征患者來說,觀看視頻是智能手機最重要的用途,其次是小說閱讀和微信、QQ聊天通訊;而對非VDT綜合征患者來說,微信、QQ聊天是最重要的用途,其次是觀看視頻和小說閱讀。

2.4日常智能手機的使用習慣與VDT綜合征的關系VDT綜合征患者的3個習慣與非VDT綜合征患者比較,差異均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包括于昏暗環境中看智能手機、乘坐交通工具時于搖晃空間中看智能手機及觀看過程中有休息間隔。臥床觀看智能手機這一習慣,VDT患者與非VDT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5)。

2.5日常運動鍛煉與VDT的關系日常運動時間的長短對VDT綜合征患者與非VDT綜合征患者來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6)。

2.6 VDT綜合征患者的視疲勞發生情況VDT綜合征患者的視疲勞發生率為83.9%(322/384),其中60.9%(196/322)出現調節幅度下降。而VDT綜合征患者的干眼癥發生率為69.5%(267/384)。VDT患者的其他眼表癥狀中,異物感的發生率為48.44%(186/384);眼紅的發生率為36.98%(142/384);眼痛的發生率為51.6%(198/384);視物模糊的發生率為37.8%(145/384);頻繁眨眼的發生率為19.8%(76/384);眼皮沉重感的發生率為14.1%(54/384)。

表5日常智能手機的使用習慣與VDT的關系

表6 運動與VDT綜合征的關系

表7 VDT患病因素logistic回歸變量賦值

表8 VDT患病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7 VDT綜合征患病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本次研究以是否患VDT為應變量,分析性別、年齡、智能手機用途、使用習慣等因素與患VDT的關系,采用logistic回歸前進法進行變量篩選(變量賦值見表7)。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可見,小說閱讀、觀看視頻、昏暗環境及乘坐交通工具時搖晃空間中觀看手機、日常運動、觀看的休息間隙進入了模型。日常運動和觀看的休息間隔為保護因素,其他4者均為危險因素,見表8。

3討論

既往VDT操作者大多為較高學歷、空調環境作業、長時間使用計算機的人群[4-5]。隨著智能手機的日漸普及,山寨品牌的價格日益親民,普通的務工族想擁有一臺靚麗的智能手機不再是需要反復衡量、痛下決心的難事。眾多務工族也開始成為VDT作業大軍中的一員。

目前國內外文獻中對VDT綜合征的診斷沒有統一的標準[3],大致上符合長時間使用VDT,并出現眼部癥狀、體征甚至全身癥狀即可診斷。一些研究評估7000萬使用者中平均每天使用電腦3h以上的,其中90%表現了VDT綜合征的部分癥狀。本研究設置的診斷標準也是使用智能手機持續時間超過3h,得出的VDT發生率為81.9%,相對偏低,可能因為排除了累計時間低于3h/d的VDT綜合征患者,或職業性VDT綜合征患者。

在VDT操作中,人眼為保持接近正常的有效視力,使眼持續得保持調節緊張的狀態,導致睫狀肌緊張,當調節達到極限不能再堅持時,這種代償會被放棄,眼部睫狀肌緊張轉化為松弛,于是出現視力模糊、眼部酸脹等一系列疲勞癥狀[6]。VDT的使用距離、VDT的閃爍、炫光、視野中心與周圍環境的亮度比等一系列因素影響著視疲勞的發生。有調查表明,電腦作業者的視疲勞發生率為48%~70%[7-10]。本研究發現智能手機引起的視疲勞發生率為83.9%。相較電腦、電視等視屏終端,智能手機擁有更小尺寸的屏幕,顯示的字體更細小;它的觀看距離更近,一般為30cm左右。這都要求它的使用者動用更多的調節和輻輳來適應變化,維持有效視力,更容易引起視疲勞。VDT閱讀不同于一般的書本閱讀,VDT擁有高亮度、強照射、閃爍的特點,可引起眩光甚至眩光失能。在暗適應的狀態下,即使光線不強也可能產生眩光,引起視覺疲勞。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我們發現昏暗環境中觀看智能手機的習慣是VDT綜合征的危險因素。在昏暗的環境中,例如睡前熄燈后的房間里,智能手機屏幕發出的亮光可構成視野內局部的強照射,視野中心與周圍環境的亮度比過大,久而久之,視網膜的敏感性全部或部分降低,眼睛難以聚焦及維持雙眼視,遂出現暫時視力障礙和眼部不適。作為另一個VDT綜合征危險因素的不良習慣,搭乘交通工具時觀看手機是多數“低頭族”出行中的常態。在搖晃的空間中,視覺目標持續運動,需要眼部不斷迅速地進行調節或調整觀察方向,從而獲得清晰的物像。眼外肌長處于過度勞累的狀態,當代償功能失調時可出現視物模糊、復視等不適。

行VDT操作時,眼球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淚液蒸發增強,且完整瞬目次數減少,故通過眼瞼的作用將淚液均勻分布于角膜表面的功能降低,從而引起干眼或加重干眼。本研究發現觀看電影、電視劇等視頻、小說閱讀是VDT患病的危險因素,可能與這兩者的操作需要人們付出更高的注意度和持續度有關系。淚液常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絕經期后的女性群體更易患干眼癥[6];相應地,該群體患VDT的風險也相對更高。本研究發現40~<50歲組和50~<60歲組人群中不同性別VDT患者患病率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但該年齡段VDT女性患者要較男性少。這可能與該年齡段女性日常運動時間相對較多有關,40、50余歲女性常喜歡跳廣場舞。本研究發現運動是VDT患病的保護因素,既往有研究提示每天進行1h瑜伽練習能明顯減少視疲勞癥狀[11]。

VDT綜合征的出現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病因可分為屈光與調節機制、眼表機制和眼外機制。而對于VDT綜合征的防治,既要考慮患者的眼部癥狀對癥處理,也要考慮環境和習慣進行對因防治。筆者結合本次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20/20/20原則[12]。每觀看手機20min歇息一次,觀看20英尺(約6m)遠的地方至少20s。建議智能手機載入屏幕鬧鐘,定時提醒使用者休息。鑒于在眾多用途中,觀看視頻對VDT患者來說重要程度最大,我們對視頻中間斷加插廣告這一做法表示贊同。(2)根據環境適當調整智能手機屏幕亮度。周圍環境亮度較亮時,提高屏幕亮度;周圍環境亮度較暗時,降低屏幕亮度,均以視屏舒適為準。可安裝屏幕亮度調節軟件處理。Lin等[13]曾研究不同照明(0、300、600、1200lx)的工作場所對視覺的影響,發現亮度極低及極高的環境(0lx及1200lx)很容易引起視覺疲勞,所以請避免于昏暗的環境中觀看手機,更不要養成熄燈后觀看手機的習慣。 Ko等[14]研究發現負像(淺底深字)下操作比正像(深底淺字)時操作更易引起視力下降。所以,閱讀小說時,視屏模式可選擇白字灰底。(4)減少“低頭”時間,多進行運動鍛煉。除了籃球、足球、跑步、游泳等常規項目外,休息操、散步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廣場舞也不僅是大媽們的專屬。(5)年齡達到40歲以上者,定期進行視力、驗光等檢查,發現老視者及時驗配老視鏡,減緩視近時出現的視疲勞。另外,有研究表明漸進性多焦點眼鏡和微環境眼鏡對于治療VDT綜合征有較好的效果。可根據經濟狀況驗配使用[15-16]。(6)避免搭乘公共汽車、地鐵等交通工具時觀看手機。請極目遠眺,別錯過了沿途的美景。(7)適當使用人工淚液類滴眼液滋潤眼表[17]。智能手機作為一個便攜式的VDT,日益融入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由智能手機導致的VDT綜合征患者日漸增多。我們對其發生的廣泛性和重要性的認識尚不足,對廣大智能手機用戶缺乏足夠的宣傳教育。下一步,我們要在統一診斷標準、明確監測指標的前提下,采用雙盲法,進行隨機對照研究以確定VDT綜合征有效的防治措施,減少該病的發生,改善智能手機使用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Barar A,Apatachioaie ID,Apatachioaie C,etal. Ophthalmologist and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Oftalmologia2007;51(3):104-109

2 Wang W, Li C, Zhan C,etal. Study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video display terminal operator.WeiShengYanJiu1998;27(4):233-2363

3李俊英,武海軍.OCT在診斷視屏終端性眼病中的臨床觀察.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13;25(4):5-8

4聶鑫,楊新懷,劉衛華,等.計算機視屏顯示終端作業者視野異常的臨床觀察與分析.環境與職業醫學2013;30(5):350-352

5 Kawashima M, Yamatsuji M, Yokoi N,etal. Screening of dry eye disease in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workers during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s: the Moriguchi Study.JOccupHealth2015;57(3):253-258

6袁野,何書喜.視頻終端對視覺質量的影響及機制.國際眼科雜志 2012;12(5):891-895

7陳云珍,趙丹丹,趙學芹,等.長期視屏終端接觸者干眼癥325例臨床分析.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0;32(9):695-697

8 Salibello C,Nilsen E. Is there a typicla VDT patient? A demographic analysis.JAmOptomAssoc1995;66(8):479-483

9 Miljanovic B,Dana R,Sullivan DA,etal. Impact of dry eye syndrome on vision-related quality of life.AmJOphthalmol2007;143(3):409-415

10佘惜金,黃中寧,黃杜茹,等.視屏顯示終端對視覺系統影響的研究.中國職業醫學2007;34(5):392-394

11 Telles S, Naveen KV, Dash M,etal. Effect of yoga on self-rated visual discomfort in computer users.HeadFaceMed2006;2:46

12 Tribley J, McClan S, Karbasi A,etal. Tips for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relief and prevention.Work2011;39(2):85-87

13 Lin CJ, Feng WY, Chao CJ,etal. Effects of VDT workstation lighting conditions on operator visual workload.IndustrialHealth2008; 46(2):105-111

14 Ko YH, Shen IH, Lee DS. Color combinations of 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 icon on user preferences and EEG response.PerceptMotSkills2010;110(2):411-428

15郭嬙,韓清.漸進多焦點眼鏡對緩解視屏終端操作者視覺疲勞癥狀臨床觀察. 國際眼科雜志2010;10(2):351-352

16 Yee RW, Sperling HG, Kattek A,etal. Isolation of the ocular surface to treat dysfunctional tear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computer use.OculSurf2007;5(4):308-315

17李國良,梁冬梅.青年視屏終端工作者干眼癥的患病因素分析及治療.國際眼科雜志 2012;12(11):2167-2169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 in migrant workers

Xue-Fen Wu1,2, Fu-Rong Xu1, Li-Hua Chen1

1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angxia Hospital of Dongguan, Dongguan 523721,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2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Gu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51018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Correspondence to:Fu-Rong Xu.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angxia Hospital of Dongguan, Dongguan 523721,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xufurong815@163.com

Received:2015-07-20Accepted:2015-12-17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 syndrome in migrant workers caused by using smartphones.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2014, migrant workers who worked in 10 factories individually in Tangxia Town Dongguan City, were selected by systematic sampling. Every participant was asked to complete the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questionnaire and acepted accommodative amplitude determination, tear-film break up time, 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 Schirmer I text and so on.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the SPSS 19.0 software.

?RESULTS: Four hundred and sixty-nine people were enrolled (246 males, 223 females). Among them, 384 cases (206 males and 178 females) were diagnosed as the VDT syndrome,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81.9 %. Compared the prevalence rate in different gender in 40~<50 groups and 50~<60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 of gender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other age groups. Patients with VDT syndrome considered that watching the video was the most important use of smartphones, preferred accounted in 181 people (43.1%). People without VDT syndrome thought that communicating through WeChat, QQ and some other chat tools was the most important usage, preferred accounted in 33 people (38.8%). The prevalence of visual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VDT syndrome was 83.9%(322/384). One hundred and ninety-six patients (60.9 %) had accommodative amplitude reduction. The 267 patients (69.5%) with VDT syndrome were identified with dry eye. The difference of watching smartphones in bed between people with or without VDT syndrom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hile on reading novels, watching videos, being in dark and shaking space, having daily sport, getting interval in using,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aily sport and interval were the protective factors for VDT syndrome, the others were risk factors for VDT syndrome.

?CONCLUSION:The main factors for VDT syndrome in the migrant workers are reading novels, watching videos, being in dark and shaking space, poor sport and less interval. To get rid of the bad habits in using smartphones, do more sport, take more intervals, moisten the ocular surface are expected to prevent VDT syndrome.

KEYWORDS:?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 epidemiology; migrant worker; smartphone

DOI:10.3980/j.issn.1672-5123.2016.1.14

收稿日期:2015-07-20 修回日期: 2015-12-17

通訊作者:許福榮,副主任醫師,眼科主任,研究方向:眼表病、眼外傷與整形.xufurong815@163.com

作者簡介:伍雪芬,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白內障、青光眼、眼表病。

猜你喜歡
流行病學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是座礦
羊細菌性腹瀉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與防治措施
羊球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和防治措施
鵝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及防控
豬李氏桿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與防治
智能手機臉
英語文摘(2020年5期)2020-09-21 09:26:30
新型冠狀病毒及其流行病學特征認識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機
趣味(語文)(2018年8期)2018-11-15 08:53:00
一起疑似霉變蛋撻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調查
熱門智能手機應用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538国产视频|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久久综合成人|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综合色亚洲|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欧美爱爱网| 欧美笫一页|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精品福利网| 久久semm亚洲国产|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欧美区国产区|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成人久久18免费网站|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色综合中文字幕|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色综合天天操|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欧美日本不卡| 精品福利网|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国产91成人| 国产成人夜色91|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欧美区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亚洲天堂网视频| 午夜激情婷婷|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国产v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电影|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日本a∨在线观看|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