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凱
摘 要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情,在新農村的建設中必然會涉及到農業生產、農村規劃、農村改造、農村生活、生活質量和農村土地治理等。主要針對農村土地治理問題中的宅基地進行探究,望對以后農村土地治理能夠提供有效依據。
關鍵詞 新農村建設;農村土地;宅基地
中圖分類號:F301;D922.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6--02
1 概念簡析
1.1 新農村建設概念簡析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
1.2 宅基地概念
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建了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及準備建房用的規劃地3種類型。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2 新農村建設中宅基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2.1 農村宅基地布局不合理
農村村落分散、宅基地布局不合理是歷史遺留問題,要在短期內得到全部改善,難度較大。在農村,農民的居住地并沒有規劃性,居住用地存在隨意性和不確定性,他們會按照個人喜好進行選址和建設,在思想意識中并沒有規劃概念和法律概念。這是造成不合理建設和不合理規劃的主要原因。
農村宅基地使用普遍存在先占后批甚至不批,一戶兩院現象更是普遍。尤其是北方,自然村的分布極為松散,戶與戶之間相隔較大,土地浪費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在新農村建設中對宅基地進行規劃是一項重大工程,而且執行過程中難點眾多。
2.2 宅基地閑置現象普遍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農村宅基地是作為一種福利分給農民使用,但是歸農民機體組織所有。但是根據調查,大多數農民認為農村宅基地歸農民自己所有,誰先占用就歸誰使用和所有,更有甚者霸占公共用地和通道。他們的建設存在盲目性,缺少規劃性。這種現象的產生與土地部門的執法不嚴、執法力度不夠存在一定關系。近些年,隨著我國對農村建設的重視,農村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村生活得到了改善,部分農村已經邁進小康社會。農民生活安定富裕后,開始注重生活品質和生活質量,一些破舊老房開始被推倒重建,也存在新建設住宅并沒有在老宅基地進行,也就是說一戶兩院,沒有及時把老宅基地退為耕地,而且在農村這種情況比較普遍,大量耕地占用,大量老宅基地被擱置浪費。對于農村而言沒有對宅基地進行統計,或者統計落實不到位,搬遷的沒有或者生老病死去世的宅基地仍然存在,沒有進行合理的分配,很難回收。
2.3 農村建設用地隨意性
農村是自己自足的小經濟體,所以在建設上也都是分散的,都在挑選自己喜歡的適合的地方建設,因此就會出現貪婪現象,在大的區間內建設多套房屋,如主房、廂房、倉房及豬舍等,所占面積遠遠超出國家住房規定。在農民的意識中,房子的大小與其地位和尊嚴呈正相關,在建設中完全忽視國家和地方的建設要求。在我們所調查的村落中,幾乎每戶都超出了人均住房面積,這是對耕地的極大浪費。
3 造成宅基地問題原因分析
有關宅基地的整頓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如何整頓,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方案,這對于新農村建設規劃是一種障礙,亟待解決。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首先要找到根源,從根據開始進行因地制宜的解決問題。下面對造成宅基地問題的緣由進行分析。
3.1 思想意識
人是思想意識支配人的主觀活動,當思想意思達不到一定高度,所做出的行為也難以符合社會的需要。在農村宅基地問題上,思想意識的高低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觀部門的思想意識不到位,難以落實和改造農村宅基地問題,所以首先要提高相關部門的思想意識,由他們進行引導和傳遞,把當前國家的政策帶到農村,傳遞給農民,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認真審視自己的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
農民思想意識不足,是多種方面造成的。歷史因素、生活環境、教育程度和獲得信息情況等都會影響農民的意識狀態。傳統的思想一直禁錮這他們的思維。雖然農村的狀況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告別了封閉時代,電視是農村生活的必須品,網絡也慢慢遍布農村。但通過電視網絡對農民進行政策傳導是不現實的,即使他們接受到了該類信息,也不會認真履行。所以相關部門要下到農村,進行面對面的宣講和傳授。先讓農民從思想上接受,跟隨國家腳步,做出正確的決定,從意識上認識到亂占地、浪費地是可恥的,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3.2 規劃落實不到位
自新農村建設開展以來,多數地方部門能夠認真履行和落實國家政策、方針,對新農村建設作為重點來抓,有些農村建設效果顯著。但部分地區落實不到位,缺少統一性,且規劃不科學。通過對幾個自然村的調查發現,他們的建設沒有規劃性,也沒有相關部門對村落建設進行有效規劃,還是傳統的隨時性建設、盲目性建設。
3.3 資金不足
新農村建設對農村宅基地進行整理需要資金支撐。農村宅基地整理是符合當前經濟發展要求的,是一項“民心工程”,但是該工程中資金短缺嚴重影響了新農村建設的質量和進度。征用或者拆除農民土地和建筑需要進行合理補償和安置,加之后續農村環境建設、配套設施建設等同樣需要大量資金。在沒有資金的投入,對農村宅基地整理難上加難。在沒有資金補償的情況下,農民的配合度不高,積極性差,阻撓等現象屢有發生。所以在對宅基地進行整理中資金是基礎,沒有資金支持工作很難進行,更談不上新農村建設的質量和進度。
3.4 基層房管部門關系未理順
基層方管部門關系未理順主要是因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鄉鎮開始走向合并之路,新合并的鄉鎮的房管部門也是由原有人員組成,但是他們的工作范圍和工作重點可能發生變化,對新的工作環境了解不多或者不了解,這就需要原有工作人員輔助,該種情況會造成工作的混亂不清,工作效率低下。
4 結語
農村宅基地問題是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處理是否得當直接影響新農村建設質量和進度;同時,會引起農民的不滿,降低配合度,嚴重的讓農民感受不到安全感,發生機體動亂和暴力抵抗。對農村宅基地進行整頓不論對國家還是農村和農業都是一件好事,這是社會的發展,經濟進步的必然走向,但是一定要有計劃性,使工作順利進行。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