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輝 馮俊濤
摘 要 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25%丁硫克百威·福美雙懸浮種衣劑。在C18柱的基礎上,以甲醇+水(體積比為94∶6)作為流動相,流速為0.7 mL/min,柱溫為室溫即20 ℃,選擇270 nm作為檢測波長。其中丁硫克百威線性相關系數為0.999 0,福美雙線性相關系數為0.999 8。該方法具有精密度和準確度高、線性關系好以及重復性好等優點,適用于產品質量的檢測分析。
關鍵詞 高效液相色譜法;丁硫克百威;福美雙
中圖分類號:TQ450.7;O657.7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6--02
25%丁硫克百威·福美雙懸浮種衣劑是由丁硫克百威、福美雙原藥與成膜劑及其他助劑加工而成的混配種衣劑,具有殺蟲、殺菌的雙重作用。同時,可有效控制地下害蟲及莖基腐病、稻瘟病等,可促進苗期生長,具有增產、抗寒、抗病的作用[1]。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儀器與試劑
1.1.1 實驗儀器
超聲波清洗器、50 mL容量瓶、電子天平。液相色譜系統:WATERS 515液相色譜儀。
濾膜:0.45 ?m。微量進樣器:50 ?L。
1.1.2 實驗試劑
標準品:丁硫克百威(95%)。福美雙(96%)、25%丁硫克百威·福美雙懸浮種衣劑、甲醇(色譜純)、水(二次蒸餾)。
1.2 色譜操作條件
色譜柱:Varian C18 250 mm×4.6 mm(i.d),5 ?m不銹鋼柱。流動相:甲醇+水=94+6(v/v)。流速:0.7 mL/min。檢測波長:270 nm。柱溫:室溫(20 ℃)。進樣量:5 ?L。
在上述操作條件下,丁硫克百威的保留時間約8.38 min,福美雙的保留時間約5.56 min。
1.3 溶液的配制
1.3.1 標準溶液的配制
分別稱取丁硫克百威標準品0.05 g、福美雙標準品0.03 g(準確至0.000 2 g)于50 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溶解,于超聲波清洗器中脫氣5~8 min,靜置,待恢復室溫后,定容,搖勻,配制成標準溶液。
1.3.2 試樣溶液的配制
稱取試樣0.25 g(準確至0.000 2 g)于50 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溶解,于超聲波清洗器中脫氣5~8 min,使試樣全部溶解,靜置,待恢復室溫后,用流動相定容。過0.45 ?m濾膜后,待測。
1.4 測定
在上述色譜條件下[2],待儀器基線穩定后,連續注入數針標樣溶液,當連續2次進樣丁硫克百威(福美雙)的相對響應值變化小于1%時,按照標樣溶液、試樣溶液、試樣溶液和標樣溶液的順序進行測定[3]。
1.5 計算
將測得的2針試樣溶液以及試樣前后2針標樣溶液中的丁硫克百威(福美雙)峰面積分別進行平均。試樣中丁硫克百威(福美雙)的質量分數(W)分別按下式計算:
W=( A2×m1×P)/(A1×m2)×100% (1)
式(1)中,A1為標樣溶液中丁硫克百威(福美雙)峰面積的平均值;A2為試樣溶液中丁硫克百威(福美雙)峰面積的平均值;M1為丁硫克百威(福美雙)標樣的質量(g);M2為丁硫克百威(福美雙)試樣的質量(g);P為標樣中丁硫克百威(福美雙)的質量分數(%)。
2 結果與討論
2.1 檢測波長的選擇
對丁硫克百威、福美雙進行紫外掃描,獲得丁硫克百威和福美雙的紫外吸收波長[4]。實驗證明,在270 nm下,丁硫克百威和福美雙都有較好吸收,同時雜質響應值小,雜質峰能較好的分離,故選定270 nm作為檢測波長[5]。
2.2 分析方法的線性相關性
用移液管分別移取丁硫克百威標準溶液1.0、4.0、8.0、10.0、20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溶解定容至刻度,搖勻備用。用移液管分別移取福美雙標準溶液2.0、4.0、5.0、6.0、10.0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定容至刻度,搖勻備用。
在上述色譜操作條件下,定量進樣,以質量濃度(mg/mL)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6-10],得線性回歸方程:
丁硫克百威線性方程為y=11.111x+1.531,相關系數r=0.999 0;福美雙線性方程為y=102.49x+0.6714,相關系數r=0.999 8。
結果表明,線性關系良好,證明該方法重現性好,定量準確。
3 結論與討論
實驗結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對25%丁硫克百威·福美雙懸浮種衣劑進行定量分析,線性關系較好,方法重現性好,具有較高的精密度和準確度[11-12],是一種非常重要且有效的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
[1]趙桂芝.百種新農藥使用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2]王立.色譜分析樣品處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3]田海,劉曉亮,譚輝華,等.10%啶蟲脒·噠螨靈水乳劑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J].農藥,2011,50(4).
[4]于世林,等.高效液相色譜方法與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
[5]汪正范.色譜定性與定量[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6]方惠群,于俊生,史堅,等.儀器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7]梁述忠,王炳強.藥物分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8]劉長令.世界農藥大全:殺菌劑卷[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9]Snyder.L.R,et al.實用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建立[M].張玉奎,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10]王煥民,張子明,盧建玲,等.新編農藥手冊[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
[11]肖崢,紀清偉,李海燕,等.45%四螨·苯丁錫懸浮劑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J].農藥,2012,51(3).
[12]鄒漢法,張玉奎,盧佩章,等.分析化學及儀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