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貴
摘 要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漁業養殖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在草魚養殖中,魚苗很容易患病或感染病毒,嚴重時會大批量的死亡,如果不加以控制,利用疫苗接種的方式進行解決,那么對漁民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下面就分析草魚養殖過程中主要的操作步驟,分享一些實踐經驗,提高這方面的技術水平。
關鍵詞 草魚;養殖;疫苗接種
中圖分類號:S94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6--02
漁業養殖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占有很大比重,且草魚抗病力較差,因此及時對草魚進行疫苗接種就顯得非常重要,在各類疾病中,草魚最容易患有腸炎病、細菌性爛鰓病、毒性出血病,赤皮病等,這些病癥導致草魚養殖的成活率非常低,一旦感染上了這些病毒,使用藥物治療的效果也不會很好[1]。此外,如果藥物使用不當,很容易導致化學品殘留對養殖水產生污染,極大地影響了水產品的安全和質量。
1 注射疫苗之前的準備工作分析
1.1 合理的選擇草魚疫苗
疫苗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注射疫苗的最終效果,因此在選擇疫苗的時候,必須選擇有經驗的人員進行采購,如果疫苗的使用量比較大,可以招商的形式進行選擇,如果規模比較小,就應該到市場中進行調查,綜合考慮各個廠家的經營情況,信用情況,選擇誠信經營的廠家,草魚出血病凍干細胞弱毒疫苗效果很好;同時,對疫苗的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及使用方法指導進行閱讀和分析。此外,與實際情況進行核對,在這些廠家中選擇性價比比較高的企業,篩選掉不合格的廠家[2]。在疫苗運輸到漁場時,會有專業人員對疫苗質量進行檢查,如觀察外觀是否有瓶蓋松動,疫苗瓶破損,疫苗液體異常等問題,確認合格后才能清點入庫;在庫房保存中要仔細認真,嚴格按照標準方法進行保存,如保證庫房的溫度在0~4 ℃,要同時注意觀察玻璃瓶裝的疫苗,不要發生存放不均勻而凍破瓶身。疫苗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完,一般都可以保存6個月,堅決不能使用過期的疫苗。
1.2 對草魚魚塘進行消毒
對魚塘進行消毒,使用傳統方法就有很好的效果,確定注射疫苗的日期后,提前10 d對魚塘進行徹底的消毒和殺菌,這樣有效殺死池水和魚體體表的病原菌,這樣草魚在接受疫苗的注射后,就可以在沒有病原菌的魚塘進行生活,極大降低了草魚感染病菌的概率,提高了養殖的成活率,讓草魚可以正常生長。
1.3 選擇好注射疫苗的時間地點
為了達到良好的作用效果,注射疫苗時必須選擇好時間和地點,通過以往的經驗得知,立冬后和立春前是注射疫苗的最佳時期,這時的氣溫大約在10 ℃,天氣最好是晴天,陰雨天不可進行疫苗注射,以保證注射后有非常好的效果[3]。冰凍期和其他季節不宜進行疫苗的注射,地點最好選擇在向陽、戶外、避風比較平坦寬敞的地方,提高注射的效率。
1.4 注射器械需要消毒
在注射前應該準備好若干支獸用連續金屬注射器,選擇容量為2 mL,針頭使用6~7號的獸用針頭,排氣針使用3~5號即可,也可以使用一次性輸液器。此外,應該準備好疫苗瓶掛桿、大盆、矮凳、魚桶、抄網、疫苗瓶掛簍、生理鹽水、醫用一次性注射器、遮陽膜、雨衣、手套、酒精、消毒棉簽和下水褲等,保證這些工具的干凈,注射用器具需要放到鍋中煮沸消毒后才能使用。
1.5 人員分工分析
該計算方式是在技術人員有工作經驗,技術比較熟練的情況下,一名注射人員一天可以注射5 000尾草魚,如果魚塘中有5萬尾草魚,人員配置就應該是1名疫苗保管人員,一名配制和調試員;同時,應該配有10名熟練的注射操作員,再加上2名魚種配送員及1名免疫后的魚種消毒人員。
2 科學注射疫苗
2.1 具體的注射技術分析
結合實際的養殖經驗,以及理論知識,進行草魚出血病凍干細胞弱毒疫苗的注射,一般在30 g左右的草魚,需要注射0.2 mL的疫苗劑量,如果草魚體質量在30~250 g,每一條草魚需要注射0.3 mL的疫苗劑量,如果草魚的質量超過了250 g,每一條就需要注射0.5 mL的疫苗劑量。此外,要仔細對所選擇的疫苗說明書進行閱讀分析,在合理范圍內進行調整,選擇注射的位置應是腹鰭的基部或背鰭的基部,在注射過程中,一定不能損害草魚的內臟,有些沒有經驗的注射人員會在注射中,發生針頭推動鱗片進入到魚體內部的問題,這會影響草魚的正常發育。
2.2 降低魚的活動量
從育苗場購買魚苗,為了方便疫苗的注射,讓工作效率更好,通常對需要注射的魚進行活動的限制,麻醉和休眠注射是2種常用方法,麻醉注射就是采用藥物浸泡到水中,草魚吸收后就會產生麻醉,其活動量就受到了限制,一般使用的藥物為晶體敵百蟲。休眠法就是對魚進行小范圍的降溫,溫度在5 ℃以下,這樣魚的活動量也得到了控制。注射這一環節比較重要,因此在操作上應該注意以下事項:不要在室內進行;操作人員必須有經驗,而且動作熟練。以上可以保證魚體不會受到傷害。快、準、穩是操作的技術要求,避免發生魚體滑落問題,影響工作進度,對于同一魚桶內的魚,一定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注射,避免時間過長而影響魚的健康狀況,在做大規模疫苗注射時,應該對附近的人員做好宣傳,避免有人不知情誤食注射過程死亡的魚。
3 注射疫苗后的管理工作分析
3.1 器械、養殖水域的消毒工作
在對草魚疫苗注射后,應該對使用的注射器具使用清水或開水進行清洗,同時擦拭干凈以備繼續使用,然后對注射的魚體進行消毒,消毒藥物不能隨便使用,一定要選擇專業的消毒藥物,常用的有二氧化氯、漂白粉和生石灰,這些藥物的消毒效果都非常好,這些消毒工作需要在注射完的7 d內完成,避免造成其他影響。
3.2 檢查注射疫苗后的作用效果
對草魚完成疫苗的注射后,應該定期向魚塘中引入一些活水,提高魚體的活動量;同時,要對魚的反應進行及時的觀察,發現不良反應后記錄并咨詢有關專家,對放養的時間和水溫也都做好記錄,保證合理的用藥劑量,如果發現有些魚產生了不良反應,應該將其放入到正常的飼養水環境中。很多情況下,由于草魚的養殖密度過量的增加,會增加草魚患病的概率,所以在飼養的過程中,一定要仔細觀察草魚攝入的食物量;同時,觀察魚的活動情況,成活率都是衡量注射效果的標準,因此可以在這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為以后工作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4 總結
疫苗接種技術在漁業生產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該環節出現問題,不僅影響魚種的成活率,也影響漁民的經濟收入。因此,一定要按照上述標準進行每一個環節,選擇好草魚注射的疫苗,對草魚魚塘進行消毒,科學地進行疫苗注射,只有嚴格按照這些標準進行操作,才能確保最終的養殖效果,增加漁民的經濟收入,推動我國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魏立飛,楊計芳,孫淑萍,等.草魚養殖中疫苗接種技術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5(2):178-178.
[2]米彥飛,李寧求,付小哲,等.草魚疫苗接種成本-效益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3,40(16):116-119.
[3]米彥飛,李寧求,林強,等.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草魚出血病免疫預防風險評估模型[A].//2012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152-152.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