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東 楊才勇
今年的“雙11”如約而至,電商巨頭天貓、京東、蘇寧卯足了力氣,紛紛展示著自己超紀錄的銷量。其中蘇寧在早晨8點宣布其全網銷售訂單量同比增長372%;天貓11小時50分交易額超571億,打破去年全天紀錄;8分鐘后,京東宣布其訂單也已經達到2014年雙11銷售訂單。電商大戰精彩紛呈,是雙11的絕對主戰場,但作為另類消費的代表,眾籌也沒有閑著。在這場全民剁手大趴中,淘寶、京東的戰火已經燒至眾籌頻道。
淘寶在“雙11”活動中專門設置了眾籌分會場,“雙11”當天推出小米、魅族、榮耀等7款手機產品及一款堅果P2便攜影院硬件產品。“小米下一款手機新品”更采用了盲籌模式,不告知任何產品細節,用戶支持1000元可在產品發布后獲得該手機一臺。截至16:00該項目已籌到2783萬元資金,是目標籌資額的27倍多。
以“城會玩”著稱的京東,眾籌玩法更加豐富多彩,除了在產品眾籌頻道推出“籌客大賞”的活動,聚集了11、111、1111元三個檔位的眾籌項目,還陸續推出了運動、畫展、私廚、馨夜等主題。在股權融資方面,則推出了“億萬富翁養成計劃”,新注冊為京東東家且向小金庫打1分錢,可獲得小金庫2萬元體驗金的7天收益;老用戶成功邀請新用戶也有相應的體驗金收益。此外,在活動期間,東家投資部分項目還可獲得1%的現金返現。
雙11戰火蔓延至眾籌領域,說明經過幾年的醞釀和發展,眾籌已經開始進入電商和消費者的視野,行業規模處于急劇擴大之中。這其中自然不乏阿里、京東的推波助瀾,也離不開各類獨立平臺的長期耕耘。時至今日,眾籌行業百花齊放,已經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上演著一出出精彩紛呈的戲碼。
阿里:眾籌?哥玩的就是預售
阿里是國內最早介入眾籌行業的互聯網巨頭,2013年“雙12”期間,淘寶就推出了產品眾籌業務“淘星愿”,將一些娛樂界的明星集結起來發布項目。后來又衍生出“淘寶眾籌”,淘寶的普通賣家也可以申請發起眾籌項目。2014年3月底,“淘星愿”與“淘寶眾籌”合并成為“淘寶星愿”,項目范圍擴展至音樂、公益、書籍等更多類目。2014年7月,“淘寶星愿”再改名為“淘寶眾籌”,二度更名后總算有了固定名稱。
總的來看,阿里介入眾籌的時間較早,在產品眾籌上套用電商思路,量大但創新性不足;而在股權眾籌上,阿里尚未展現出清晰思路,也許是憋著大招等待監管靴子落地,后期發展并不明朗。
京東:后來居上的領導者
相比阿里,京東進入眾籌領域的時間晚了半年左右,不過卻后來居上,不僅在規模上迅速超過阿里,在玩法及布局上也顯得豐富和清晰許多。
2014年7月1日,京東產品眾籌平臺正式上線,取名為“湊份子”,在京東強大的營銷攻勢下,僅僅四個月后京東產品眾籌的籌資額就超過了淘寶,躍居行業第一。緊跟熱點、精品路線、花樣翻新是京東眾籌的顯著特點。
在眾籌的發展上,京東表現出了更為清晰的布局及更多的資源投入,從產品眾籌到股權眾籌以及相關的配套服務(雛鷹計劃、眾創學院等),逐步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生態閉環,正朝著涵蓋融資、營銷、創業等各種服務的資源整合平臺演進。
百度:不要嘲笑我成績差,其實我很努力
作為三大互聯網巨頭之一的百度,在眾籌上也曾經有著很大的野心,2014年3月,百度百付寶總經理章政華曾表示“百度將打造國內最大的互聯網眾籌平臺”。同年8月,百度聯合聯手中影集團、中信信托進軍影視眾籌。9月推出了影視眾籌項目百發有戲,第一期項目對接的電影是《黃金時代》。但可惜的是《黃金時代》票房慘淡,百度當時的百發有戲項目一蹶不振。
但是一時的打擊并未泯滅百度的眾籌雄心,蟄伏一年之后,百度消費眾籌平臺上線,其產品結構沿襲了百發有戲的設計,項目更加傾向于消費品、舞臺劇等風險較小的領域。不過單個項目的籌資金額較高,目前展示的6個項目(包括即將開始、眾籌中、已截止、已成立),目標籌資金額分別為1800萬元、1000萬元、1億元、300萬元、100萬元和200萬元。
盡管百度有著雄心勃勃的目標,也在努力開拓創新,不過現實情況并不樂觀,這可能與其主營業務偏重技術,缺乏金融生長的土壤有關,也與百度在眾籌的發展上缺乏足夠的資源投入有關,但它在消費眾籌方面的努力仍然值得尊重。
總的來看,互聯網巨頭在眾籌領域發力,形成了不同傾向和特色,已經占據行業的重要地位,不過它們之間的比拼才剛剛開始。相比電子商務乃至其它互聯網行業,眾籌仍有巨大發展空間,但在巨頭的陰影下,小平臺的生存將面臨一定挑戰,更加注重產品創新、人群細分和市場細分是其主要發展方向。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中,是否會有部分小平臺突破重重阻礙,借助于眾籌跨越B2C、C2C的電商模式,實現大規模、批量化的C2B(消費者定制)模式,從而成長為新的行業巨頭,是一個值得長期觀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