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



本文利用CNKI數據庫,檢索從1979年到2013年有關國內少兒類圖書版權主題的文獻,并對檢索結果從文獻數量、核心期刊、文獻地區、作者角度進行了定量分析。
熱詞:版權 少兒圖書 定量分析
近些年,我國少兒出版領域的版權貿易一直比較活躍。有數據表明,我國少兒讀物版權貿易占全行業版權貿易總額的20%左右。本文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對少兒圖書版權領域學術文獻做一些總體上的總結與分析,力圖發現這一領域的新熱點和新趨勢,為國內出版界的學者及學術者提供參考依據。
本文將CNKI中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作為數據來源。首先,利用題名(TI)進行檢索,只檢索出2篇文章,因為數量太少,不足以作為此次研究分析的數量依據,為了擴大搜索范圍,對檢索式進行了調整,將題名(TI)換為主題(SU),列出初步的檢索式:“SU=書 and SU=版權 and (SU=少年 or SU=少兒 or SU=兒童 or SU=少年兒童 or SU=青年)”在專業檢索中進行檢索,命中81條。考慮到現階段涉及版權的文章大多與圖書相關,所以將檢索式中的“SU=書”字段去掉。檢索后發現其中還混雜著與圖書無關的干擾因素,如涉及電影版權、歌曲版權、醫學方面的文章。剔除這些不相關的數據后,最終確定檢索式:“SU=版權 and (SU=少年 or SU=少兒 or SU=兒童 or SU=少年兒童 or SU=青年) not (SU=電影 or SU=歌曲) not JN=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共得出218篇論文作為本文分析的樣本。
一、文獻數量分析
年度文獻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年度該領域學術研究的理論水平。對其進行數量統計并研究,不僅可以了解過去一段時間國內少兒圖書版權研究的狀況,還可以粗略地展望其今后的發展趨勢。將218個樣本資料導入excel表格,并按年度進行降序排列,可以看出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有關國內少兒圖書版權的研究論文始于1979年。本文統計了1979年至2013年各年度的文獻量情況。有效的數據統計截止2012年,2013年的數據尚不完整,僅為羅列,供參考。詳見表1。
由表1數據可知,從1979年至2012年,國內少兒圖書版權文獻數量總體基本呈上升趨勢。進入21世紀,這種上升趨勢更為明顯。
1980年6月3日,我國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員國。從已檢索出的樣本中可發現,最早的一篇發表于1979年,這說明當時的我國出版工作者已有了朦朧的版權意識。當然,此時的文獻論著者關心的只是“抄襲”“剽竊”等問題。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表1中,2001年的數值達到了第一個峰值17篇,顯得格外突出。這與當年一系列的出版活動不無關系。2001年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著作權法》第一次被修訂。同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開始履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這標志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開始與國際接軌。
此后的10年里,我國簽訂了《世界版權公約》《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并在2010年第二次修訂了《著作權法》。隨著2011年啟動的《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國內少兒圖書的出版者越來越關注版權這一問題,發表的論文也呈現出增長趨勢。
二、文獻期刊分析
將樣本數據導入excel表格,得到發文量2篇以上的期刊14種。同時這些期刊也是被引次數較多的幾本期刊。詳見表2。
這14種期刊中,選取發文量及被引次數較多的7種期刊,以便直觀地分析比較國內研究少兒圖書版權的期刊。而這幾種期刊都是我國出版界的權威期刊,各具特點。
三、文獻地區分析
我國幅員遼闊,文化形態的地域差異也相當大。20世紀80年代出版改革逐步推進,各地的出版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出版機構的市場意識不斷增強,營銷手段與時俱進。到目前為止,已有多家地方出版集團完成了上市之路,還有更多的出版、發行集團正在積極醞釀,力求在資本運作上一展拳腳。從總體分布上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出版產業發展不均衡,各地發文總篇數如表3所示。
需要說明的是,本表統計的數據不是很完整。比如,刊登在《出版參考》上《兒童文學走出去任重道遠》一文的作者章文焙,就職于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但是在統計表“單位”一欄中空缺,所以她的作品雖然屬于江蘇,但未被統計。同樣的,《中國兒童文學圖書“走出去”的現狀、障礙和解決之道》刊登在《編輯之友》上,但未注明作者單位,所以無法歸類文獻的歸屬地,自然也未統計在本表中。《出版廣角》中的《中國兒童圖書走出去的現狀和發展環境》一文,不僅沒標注“單位”,甚至連“作者”一欄都空缺,更是影響了統計數據的準確性,所以本表只能對當前國內出版界少兒圖書的版權研究分布的統計起參考作用。
雖然統計不是很完整,但從表3中還是能依稀看出北京、江蘇、安徽、浙江等地在關注國內少兒圖書的版權方面成績突出。尤其是北京,作為首都,居于全國出版的中心地位,擁有眾多出版機構、高校、圖書館和科研院所,它們在版權領域的研究水平遙遙領先。
此外,各地的少兒出版社對版權方面的關注也頗多,正如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社長張克文所說:“我始終堅持把版權貿易作為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系統性工作來抓。”這些年,正是因為出版人有了版權意識,才使得我國的版權事業得到長足的發展。
四、作者及單位分析
通過對國內少兒類圖書版權文獻著作者單位及個人的分析,力圖對該領域有一個比較準確、全面的把握,為進一步的理論研究提供依據。
1.作者單位分析
2.文獻作者分析
在218個樣本中,就已署名和單位的,根據發文量列成表4和表5,其中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和黃山學院排在前列,但是他們的發文量也就兩三篇。
正如圖書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一樣,圖書的版權貿易也絕非一般的商品貿易,少兒類圖書亦是如此,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體現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上表中不難發現,國內尚缺少研究少兒出版版權的領軍人物和專家,面對這樣的形勢,有必要建立版權專業人才的選拔激勵機制,吸納精通外語、法律和專業知識的版權人才。同時,加快培養既懂專業又懂外語的翻譯人才、既熟悉國際規則又熟悉國內規則的版權貿易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將我國優秀的少兒作品傳播到世界各地。
五、簡單的結論
綜上對218篇文章中各種信息的抽取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結論。
1980年我國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員國之前,少兒圖書版權問題就已引起國內出版學者的關注。近年來,國內這一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大量涌現,究其原因,首先,我國積極地推進出版的各項政策法規;其次,國家鼓勵出版企業實施“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讓我國的圖書走出國門;最后,與近年來人們版權意識的提高密不可分。
對國內少兒類圖書版權文獻進行定量分析,不難看出研究這一領域的文章大多刊登在《出版參考》《出版廣角》等國內出版界知名的刊物上,從發文量上看,北京、江蘇、浙江等出版大省市成了當之無愧的領跑者,這與我國目前整體的出版水平保持一致。少兒圖書的版權問題雖然被關注了三十多年,但是在該領域還未出現較有影響力的作者,這不免讓人覺得有些遺憾。
此外,樣本中關于版權貿易核心工作的兩個方面,即引進和輸出的文獻量大體相當,反映了當前出版工作者能夠較理智地看待這一問題。對于引進來說,可以把握好出版社的出版優勢,做足優勢板塊的選題,捕捉出版動態,開拓適合出版社的新選題板塊;對于輸出來說,可以了解出版企業的原創選題特點,向適合的海外出版商進行推薦,并尋求版權輸出、文化交流的新方式、新渠道。
總而言之,對國內少兒類圖書版權文獻的統計分析,基本上反映了目前少兒類圖書版權貿易的現狀。由于數據庫中能提供的數據不全面,統計分析的結果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 ? ? ? ? (作者單位系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