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本文結合我國出版企業現狀,分析我國出版企業人才應具備的基本要素,探析人才隊伍建設的新模式,以期對提升我國出版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有一定的啟發和借鑒。
熱詞:核心競爭力 人才 新模式
近年來,我國出版企業改革走在了整個文化改革的前列,全國500家經營性出版社總體上完成了“轉企”。改革帶來的豐碩成果在不斷推出的精品出版物中得以充分的體現。但是,大多數出版企業在“轉企”后不久,又都開始面臨企業發展的瓶頸。留不住人才,更吸引不到人才已然成為很多出版企業發展的掣肘。
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我國出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全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社會對文化產品的要求漸趨提高,高端文化產品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發展前景日益廣闊。我國的出版企業,在服務社會,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如何保持長期穩定和持續發展的源動力,輕松應對來自國內外、行業內外的競爭與挑戰?其核心競爭力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因此,我國出版企業人才隊伍的基本素養與建設模式值得深入探討與研究。
我國出版企業人才應具備的基本要素
經過調研,在面臨全媒體、大數據時代的全新市場競爭環境下,出版企業對人才提出了更明確的基本要求。
第一,應該具備較高科學文化素養或在某一學科中擁有異于常人的卓越成績。特別是在專業出版企業中,編校人員必須擁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才能夠保證圖書質量,這將直接決定出版企業是否能夠長期穩定的發展。編校人員的能力,不僅僅體現在錯別字的更正上,更重要的是對語言流暢的把握,語病的修改,文字能力的梳理統一,科學知識的精準,時事新聞的準確,選題策劃能力,與作者的交流能力,對出版流程的統籌安排等諸多方面。
第二,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技術。從出版企業內部來看,這類人才能夠熟練運用最新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運用大數據分析針對性策劃圖書選題;整合網絡資源,制作受市場歡迎的精品圖書;實現館藏圖書的數字化建設;設計教育類圖書的多媒體課堂等。從出版企業外部來看,隨著全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真正了解計算機運轉規律的人才,可以從圖書編印發源頭上解決數字閱讀終端良莠不齊,數字信號傳輸不穩定性,網絡安全等問題,發掘選題資源,準確實現多種形式的媒體融合。
第三,熟練掌握至少一門外語。熟練掌握外語成為出版走出去戰略得以實現的敲門磚。不論以何種形式實現出版走出去,都應該經過面對面的溝通,建立在中外雙方彼此充分了解的情況下,而非長期依賴某幾個中介機構。
第四,應該具備一定審美能力和藝術情操。出版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風向標,引領著各個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的審美觀,出版企業的審美藝術情操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從選題策劃、裝幀設計、內容形式上引領全媒體時代的文化價值和審美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需要有與之相當的人才隊伍。以榮獲世界最美的書《蟻囈》為例,作者兼設計者朱贏椿以全新的設計理念,將閱讀變被動為主動,超現實的留白設計,給予讀者豐富的想象。雖然市場上大量出版此類圖書并不現實,但是當選題策劃過程中,出現類似的“無字經”時,是否具有足夠的審美能力,發現這是一部“真經”,就非常考驗編輯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情操了。
第五,相較于同齡人有更豐富的生活閱歷。出版企業的產品,不論是傳統圖書,還是新興的電子數據產品,其核心內容都應該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能夠引起受眾共鳴的。這就需要產品內容的制作者,對生活有豐富的體驗,能夠了解不同受眾群體的關注焦點、閱讀需求和興趣所在,為不同的受眾設計具有針對性的產品內容,或為受眾設計不同的真實的生活體驗。這也是莫言的作品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所在,他為全世界人民設計了一個能引起共鳴的不同的生活體驗。
第六,熱愛生活和工作,求真高效務實,做事沉穩專注,充滿愛心懂得感恩。 “靜得下心,沉得住氣”,求真高效務實,善于思考,“心中有佛,萬物皆謂佛”,因此,只有心中有愛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之處,才能把這些美好的生活內容轉化為引導人類不斷向前發展的精神源動力,而非利用“爭名奪利,金銀銅臭”搏人眼球,亂人心緒。
我國出版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新模式探析
當具備以上基本要素、高標準招聘的人才加入出版企業后,如何用人、留人就成為問題的關鍵,人才隊伍建設與管理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基于用人和留人這兩個基本目的,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應該從人才的管理和人才的培養兩方面來看。人才的管理,即通過對企業生產流程的控制、各項規章的規范和完善,從而實現對人力資源的最佳管理,達到降低和優化企業生產成本的目的。人才的培養,則是通過對人力資源本身的合理規劃,例如:企業人才發展遠景規劃,實現員工自身在企業的價值,以及企業對員工的承諾,從而達到“人企相宜”的人才優化結構。
1.加強企業流程控制,改進人力資源管理規范
由于市場對出版企業產品要求的不斷提高,因此亟需完善出版企業各類型產品生產的流程控制,這種流程控制是與人才的管理密不可分的。
為實現產品流程的合理化和人才的充分利用,企業可以嘗試“抽屜式”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是指在每位員工入職時或每周工作時,辦公桌的抽屜里都會有一份詳細的職務工作規范。其中明確包含:工作內容和責任,獎懲制度,培訓制度,休假制度,在企業中的職業發展方向和前景,每周工作內容等。“抽屜式”管理非常有利于出版企業這類文化創意企業中員工工作流程的梳理、工作規范化操作以及工作主動性發揮,但是由于其為詳細覆蓋全部職員的管理方式,因此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提出了改進要求。
在現代管理中,許多跨國企業都注重這一管理模式,據調查統計,泰國在1981年采用“抽屜式”管理的企業約為50%;到了2000年以后,“抽屜式”管理的企業超過95%以上。近年來,香港的跨國大中型企業也普遍實行“抽屜式”管理。
2.引入管理培訓生計劃,實現“人企共發展”
管理培訓生計劃是國際大型金融企業常用的人才培養方式。這種方式,有利于企業吸引有較強成長能力的人才加入,為員工提供提升自我的機會,能夠實現人才的高精尖引入與專業化細分培養。企業可根據自身的運作情況,每3-5年進行一次管理培訓生招聘,經過幾輪嚴格的考核甄選后,精選出10名左右管理培訓生對象,與之簽訂對雙方均有約束力的5年以上的長期合同,其中會有1-2年的培訓計劃,培訓包括各部門的輪崗,各分公司的鍛煉,貫穿整個業務流程的培訓實習,旨在為培訓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公司各項業務的頂尖人才,為今后實現的企業的發展目標儲備源源不斷后續力量,能夠實現人才與企業的共同發展。
3.革新管理模式,“走動式”管理創新
“走動式”管理也是當代企業比較流行的一種創新管理方式,主要表現為企業主管與部屬打成一片,共創業績。這種管理風格,有點類似我國部分民營企業開創初期的人才管理模式,企業主管自身能力較強并起到帶頭模范的作用。這種管理方式,有利于員工間的互相溝通,新老員工間的技術能力交流,投入小但收效顯著,管理透明度高,管理時效及時。更重要的是,俗話說:“得人心者昌”,這有利于優秀的企業管理人員培養人才,激發主管與員工的工作熱情。
我國出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毋庸置疑就是人才的競爭。有效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高效務實的人才隊伍建設需要一代代出版人不懈的努力。出版企業的管理者應擇優引入世界先進的人力資源新理念和新方式,以“人”為本,提高我國出版企業核心競爭力。 ? ?(作者單位系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