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康 張穎斌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貴州貴陽 550081)
淺談海外水電站BOT項目設計階段的風險及其應對措施
劉小康張穎斌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貴州貴陽550081)
本文主要介紹了海外水電站BOT項目在設計階段可能出現的風險種類及其應對和規避措施。設計階段是工程建設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對該階段的風險及其應對措施進行研究,對項目的決策和后續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對勘測設計階段的風險進行提前預判,并提出相關應對措施,以降低設計的不確定性,從而讓項目決策更科學、設計更合理。
海外水電站 BOT設計階段風險應對措施
隨著中國經濟的“走出去”規模不斷擴張、經營領域日益拓展和海外業務水平逐步增強,中國企業在海外的發展已經從“初級產品出口和對外勞務承包為主”的低端市場模式過渡到“以對外勞務輸出、海外工程承包和項目投資為主”的高端經營模式。通過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中國企業有效拓展了自身市場空間和市場競爭力、中國政府合理轉移了國內過剩產能。
近年來,BOT項目模式的推行給國際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潛力。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設—經營—轉讓)項目的特許經營期限較長,一般在10~30年之間。而在此期間,科學技術的發展、政策法規的變化等等因素都將會對項目產生很大的影響。在BOT模式下,設計階段的工作內容和質量直接決定著工程的綜合效益。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工程設計階段的時長只占工程全壽命的1%左右,但設計階段工作對整個工程造價的影響力可能達75%~95%。因此,針對項目設計階段的風險展開研究并提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無疑對工程的決策和后續工作的開展具有指導意義。
(1)水文風險。某些發展中國家由于經濟基礎薄弱,很多河流沒有水文資料,可能收集不到項目設計所需要的水文資料,而即便能從當地政府和研究機構獲得部分資料,但通常這些資料并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如果水文資料缺乏抑或數據不準確、不可靠,工程師就無法給出有效設計,那么水電站項目的投資風險將大大增加。
(2)地質風險。盡管此前收集到了一些關于水電站項目的地勘資料,但鉆探位置并不一定是水工建筑物的所處位置。而如果用區域地質結構進行推算,其科學性和準確性將不能完全保證。
(3)移民安置風險。由于海外國家的土地制度多為私有制,移民安置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就可能會導致水電站項目工期拖延甚至引發暴亂,可能會造成項目成本增加,甚至可能導致項目無法順利實施。
(4)環保風險。如果水電站項目位于自然保護區境內,那么它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招徠某些西方反華勢力的干擾,或者可能遭到環保組織或者其他非政府組織的反對和譴責。在這種情況下,所在國政府可能在不得不頒布項目停工令,從而造成工程工期嚴重延誤,并增加額外成本。
(5)法律風險。水電站項目開展過程中存在的法律風險包括合同法律風險、重復征稅法律風險、勞動關系中的資金法律風險和環境保護中的資金法律風險等其他違背當地法律法規的風險。由于設計人員對當地的法律法規缺乏研究或難以深入研究,可能會導致水電站項目設計從一開始就不滿足當地法律的要求。
(6)電網并接風險。某些工程所在國的工業發展極為落后,其本國人民特別是當農村人口處于落后原始生活狀態,因此他們并不接受電力消費支出。此外,其國家電網的容量嚴重不足,無法將水電站所產電能輸往全國各地。
(7)物流風險。由于水電站項目所在國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大宗物資和大重件運輸困難,這不僅將增加物資的運輸費用,還可能會造成工程的延期。
(8)設計風險。業主習慣采用的標準與設計人員長期使用的標準規范可能并不一致。如果水電站在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不可預見的工程難題,而設計人員對所在國的水電工程設計習慣并不熟悉,此外加之語言障礙的存在而不能與業主進行有效溝通,那么這些設計工作潛在的風險可能會造成項目成本增加且工期延長。
(9)社會團體風險。由于西方反華勢力的煽動,加之水電項目本身對當地社會和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國際社會及所在國內部可能會出現負面的聲音,甚至可能遭致反對派或民間團體的抵制和譴責、抑或地方政府的反對等。
(10)執照和許可證的辦理風險。由于水電站項目所在國的政府部門可能腐敗成風、事效率低下,各部門之間相互、拖延、耽誤,而且官僚主義的“繁文縟節”和普遍的腐敗問題,這些都會對項目進展產生不良影響,如融資不到位和現場施工受到阻礙等。
(11)電力需求預測風險。水電站所在國的電力需求預測是根據其國家發展規劃制定的,其電力消納預測有可能被過高估計。一旦該國的發展受世界經濟影響不能達到預期,可能就會造成賣電收入少于預期,工程的可行性也因之受到影響。
(12)購電協議(PPA)風險。電力承購商的信貸質量將影響到項目整體的構成和可行性,購電協議(PPA)規定了上網電量、上網電價、技術標準、調度運行規范及其他相關商務內容。明確BOT項目公司和東道國電網公司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和風險分配,這將極大影響著對投資方的利益影響。
(13)資金風險。資金風險可能表現為水電站項目發起方資金不能按時到位、貸款方的貸款不能及時撥付資金從而造成資金供應不足,以致出現虧損;甚至可能出現當地幣貶值超過預期的情況。
(1)水文風險的應對。為了收集到可靠的水文資料,投資方需要在擬建水電站流域內自行建設水文站,并需要獲取一定時間段的資料,才能生成序列,并且在最終設計之前,還必須進行詳細的水文研究。
(2)地質風險的應對。在水電站最終設計確定之前必須進行詳細的地質研究,一是收集并消化已有的地質資料,二是開展更為詳細的地質補勘工作,特別是在擬選壩址的河心及壩肩位置,以及壓力管道沿線、廠房廠址、采石場等區域。
(3)移民安置風險的應對。必須與當地政府合作,詳細調查并確認受影響人口,針對人口安置問題做好可持續發展規劃,有序進行移民安置工作,從根本上避免受項目影響人口制造暴亂事件的情況的出現。
(4)環保風險的應對。如果水電站所在地理位置特殊,且位于國家自然保護區境內,那么在水電站建設之前就須征得地方當局、環保主義者、非政府組織和其他人士的一致許可,也可以在投資預算中設置自然保護區保護基金,從而改善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現狀,減少項目推進的阻力因子。。
(5)法律風險的應對。在項目啟動前聘請當地有名的律師事務所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策劃,避免或最小化因不了解當地法規帶來的損失。
(6)電網并接風險的應對。針對水電站所在國中現有的和擬建的國家輸電線路網及所在區域電網展開詳盡的調查,采取各種合理合法手段以獲得區域電力系統、所在國的國家能源部和國家電力公司的許可,從而可以確保可以通過可用的電網(或者待建的電網)來輸送所產的電能。
(7)物流風險的應對。合理規劃水電站建設的相關物流工作,從而盡量規避風險。不僅要對采購階段的物流進行規劃,更重要的是要對水電站施工所需的基礎設施水平(已建和待建)進行詳盡計劃,如通達項目所在地的途徑(公路、鐵路、水路),還包括施工需要的電源等。
(8)設計風險的應對。在水電站的設計工作開展之前,全面收集相關資料,充分了解水文、地質和當地電力市場的情況。此外,還可聘請當地有經驗的工程師參與設計工作、或者聘請熟悉當地的水電專家參與圖紙審核,為設計工作的開展保駕護航。
(9)社會團體風險的應對。鑒于非政府組織的消極立場和激烈舉動可能危及到整個工程的實施,在項目策劃時要充分爭取非政府組織的許可和支持,向其詳細闡明承建水電項目的利害相關之處以及我方愿與其合作共贏的良好立場,從而促使其在利益權衡之下不會做出過激行為。
(10)執照和許可證的辦理風險的應對。在當地尋找有實力且又有事業心的代理商以協助我方的執照和許可證辦理工作,同時對在當地投資和施工所必需的執照和許可證以及已發布的相關規定和準則進行詳實調查。
(11)電力需求預測風險的應對。要對市場電力需求有比較可靠的預測,研究水電站所在國的其他發電項目(已存或待建)可能對電力市場需求帶來的影響;并與地方政府和區域電力系統達成協議,避免由于他們的資金匱乏波及到項目。
(12)購電協議PPA風險的應對。簽訂購電協議時應注意:與所在國電力公司簽訂電力采購協議時,同時要求政府擔保;同第三方(工業客戶、礦業及其他有用電需求的各方)簽署電力采購協議;同其他國家的、擁有更高信用評級的公用事業公司簽署電力采購協議;也可協助政府建力一個電力池(如東非地區電力池)等措施。
(13)資金風險。項目只有在資金充分保證的情況下才能實施。為增強信用質量,企業必須有國家開發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金融機構作支撐并獲取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機構的擔保進行合作。當然也可借助外力來增強交易的信用程度,也可以尋求購買部分保險擔保PRG (Partial Risk Guarantee)或PRI政治風險擔保(Political risk insurance)等。
水電工程的勘測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地形測繪、地質勘查、流域規劃、科學試驗、水工建筑、機電設備、施工組織等各個專業。設計對工程的可靠性和投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勘測設計階段的風險進行提前預判,并提出相關應對措施,以降低設計的不確定性,從而讓項目決策更科學、設計更合理。
[1]雷勝強.國際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2]王喜軍,王孟均.陳輝華.BOT項目運作與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劉俊穎,李志永.國際工程風險管理北京[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劉小康(1968—),男,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張穎斌(1991—)女,助理工程師,本科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