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為翊陳 瑤(.上海市黃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0023 ; 2. 上海市黃浦區打溥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023 )
2013年黃浦區打浦橋社區居民結直腸癌篩查分析
李為翊1陳 瑤2*
(1.上海市黃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0023 ; 2. 上海市黃浦區打溥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023 )
摘 要目的:分析社區居民結直腸癌篩查情況,并提出推動社區結直腸癌篩查工作的相關建議。方法:2013年采用危險度評估問卷調查和糞便隱血試驗(FOBT)對黃浦區打浦橋社區45~95歲年齡段居民2 405人進行結直腸癌初篩,并對初篩高危人群行腸鏡檢查和分析。結果:初篩中高危人群451人,陽性率為18.75%,其中115人(25.5%)接受腸鏡檢查,確診結直腸癌3人, 腺瘤、息肉59人。結論:在社區開展篩查有利于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的早期診斷及治療。但社區居民結直腸癌腸鏡檢查率偏低,需加強居民結直腸癌癌篩查的宣教動員工作。
關鍵詞結直腸癌 篩查 糞便隱血試驗 腸鏡
Analysis of the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in the residents in Dapuqiao Community of Huangpu District in 2013
LI Weiyi1, CHEN Yao2*
(1. Huangpu District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0023, China; 2. Dapu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23, China )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in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put forward the related suggestion to promote the community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Methods: The preliminary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was carried out to the residents aged from 45 to 95 years old with the risk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and FOBT in Dapuqiao Community of Huangpu District in 2013. Colonoscopy was performed among the high risk population obtained from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 and their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 451 cases were in the high-risk group and the positive rate 18.75%. Colonoscopy was performed in 115 cases (25.5%) among the high-risk group, and 3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colorectal cancer, and 59 cases as adenomatous polyps and colonic polyps. Conclusion: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screening is beneficial to the earli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But the screening rate of colonoscopy was low in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The propaganda and mobilization for the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for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colonoscopy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習慣、飲食結構變化以及人口結構老齡化,我國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全國腫瘤登記數據顯示,2005年全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為27/10萬,居第4位[1],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發展中國家。我國城鄉地區在過去20年中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趨勢明顯[2],超過60%的結直腸癌患者確診時已處于中晚期[3-4]。上海市結直腸癌發病率為51.2/10萬,死亡率為29.0/10萬,發病在惡性腫瘤中居第2位,死亡在惡性腫瘤中居第3位。黃浦區結直腸癌發病率為49.6/10萬,死亡率為39.9/10萬,發病和死亡均在惡性腫瘤中居第2位。為此,2013年上海市全面實施社區居民結直腸癌篩查項目,旨在提高居民的結直腸癌防治知識知曉率和結直腸癌早期發現率,保障人民健康。本文報道黃浦區打浦橋街道開展社區居民結直腸癌篩查的情況。
1.1 一般資料
2013年對打浦橋社區45~95歲年齡段居民(居住滿6個月以上)2 405人進行結直腸癌初篩,其中男性916例,平均年齡(63.68±7.03)歲,女性1 489例,平均年齡
(65.18±7.93)歲;大專及以上學歷者占20.2%,中專、中學以下學歷者占79.8%;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及國營企業員工占85.2%,民營企業員工占4.0%,其他人群占10.85。
1.2 方法
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費”的原則,采用問卷調查(上海市社區居民結直腸癌篩查危險度評估)和糞便潛血試驗(FOBT)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初篩,具有下列1項者列為初篩陽性:①FOBT陽性;②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史;③有癌癥史;④有腸息肉史;⑤同時具有以下2項及以上者:慢性腹瀉史、慢性便秘史、黏液和(或)血便史、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近10年經歷過對精神造成較大創傷或痛苦的事件。對初篩陽性者再進行全結腸鏡檢查。本次采用的FOBT為免疫法,與化學法相比不受肉食影響,但成本較高。
1.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Logistic回歸分析患者既往病史與FOBT結果陽性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初篩陽性率
共篩查出高危結直腸癌451人,占18.75%,其中問卷評估陽性396人(16.47%);FOBT陽性70人(2.91%),兩者聯合陽性15人(19.38%),問卷評估與FOBT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問卷評估與FOBT篩查符合率(n)
2.2 初篩人群性別、年齡分布
從性別分布上看,男性初篩陽性率為19.2%,女性為18.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07,P>0.05)。從年齡分布上看,初篩陽性率隨年齡增高呈逐漸增高趨勢(χ2=17.118,P<0.01)。45~50歲組初篩陽性率最低,僅為2.0%,80~95歲組初篩陽性率最高,為24.1%,見表2。

表2 結直腸癌篩查初篩人群年齡分布情況
2.3 既往史與FOBT結果相關因素
初篩人群中有慢性腹瀉史者占4.66%,有慢性便秘史者占9.40%,有黏液和(或)血便史者占3.74%,有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者占12.35%,有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者占12.35%,有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占10.0%,近10年來有經歷過對精神造成較大創傷或痛苦的事件者占1.08%,有癌癥史者占3.04%,有腸息肉史者占2.83%,一級親屬有腸癌史者占6.11%。
對居民的既往史與FOBT結果相結合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慢性便秘史、黏液血便史與FOBT陽性結果相關(P<0.05),而慢性腹瀉、慢性闌尾炎、慢性膽囊炎、一級家屬癌癥情況等與FOBT陽性結果無相關性(P>0.05),見表3。

表3 與FOBT陽性結果相符因素
2.4 腸鏡檢查情況
初篩陽性者中,115人行腸鏡檢查,占25.5%。腸鏡檢查異常110人,異常率95.65%,其中男性96.15%,略高于女性的95.24%。腸鏡檢查異常中腸炎47人,結直腸病變63人,其中息肉或腺瘤59人,癌前病變1人,結直腸癌3人均屬晚期腫瘤。
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相關研究顯示,切除腺瘤性息肉可預防結直腸癌,早期診斷結直腸癌患者的術后5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而晚期則不足10%[5]。因此,篩查有利于結直腸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及提高5年生存率。
本次篩查結果顯示,初篩陽性率為19.38%,問卷評估與FOBT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提示初篩者需問卷評估和FOBT聯合進行,以減少漏診。本次初篩陽性者腸鏡
檢查率為25.5%,腸鏡檢查率不高,可能是宣傳以及干預力度不夠,仍有很多居民認識不足或對腸鏡檢查有錯誤認識等所致。甕金喜[6]報道某社區腸鏡檢查率僅為10.81%,很多居民拒絕進行腸鏡檢查。因此,加強社區結直腸癌防治的健康教育,提高腸鏡檢查率是社區腫瘤防治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接受腸鏡檢查的115人中,異常檢出率為95.65%,其中結直腸病變(腺瘤、息肉以及癌癥)共63例,占54.78%,均已進行了腺瘤或息肉切除治療。腸鏡異常檢出率較高與黃浦區結直腸癌篩查項目定點醫院的診療水平與診治技術有關。腸鏡檢查異常率男(96.15%)高于女性(95.24%),與吳茸等[7]報道的60歲以上老年人結直腸癌發病率大多數國家男性略高于女性相一致。因此,應加強對社區老年人尤其是男性的篩查干預,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在對既往病史和FOBT檢驗結果的分析發現,慢性便秘史和黏液和(或)血便史與FOBT陽性結果有顯著相關性,與文獻報道一致[8-10]。影響結直腸癌發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應針對結直腸癌的相關因素,積極采取綜合防范措施,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
參考文獻
[1] 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 衛生部疾
病預防控制局. 中國腫瘤登記年報2008[M]. 北京: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2009.
[2] 國家癌癥中心,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 中國癌癥發病與死亡2003-2007[M]. 北京: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2011.
[3] 徐富星. 結直腸癌研究現狀[J]. 中國健康月刊, 2007, 26(5): 36-37.
[4] Li S, Nie Z, Li N, et al.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for the natural population of Beijing with sequential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a multicenter study[J]. Chin Med J(Engl), 2003, 116(2): 200-202.
[5] 武子濤, 李世榮, 范如英, 等. 糞便脫落細胞學與糞隱血試驗聯合檢測在結直腸癌篩查中的作用[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7, 7(18): 4225-4226.
[6] 甕金喜. 天津市某社區結直腸癌相關危險因素調查及分析[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3, 21(4): 510.
[7] 吳茸, 嵇振嶺. 結直腸癌篩查方法及其評價[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09, 13(6): 23-25.
[8] 余中貴, 許岸高, 徐永成, 等. 577例結直腸癌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J]. 臨床消化病雜志, 2013, 25(2): 85-87.
[9] 趙生, 趙姍, 李彥平. 結直腸癌的流行病學因素及其危險因素的研究現狀[J]. 中外醫療, 2012, 31(5): 187-188.
[10] 劉桃成, 廖嫦英, 梁維君, 等. 青年人結直腸癌影響因素病例對照研究[J]. 中國公共衛生, 2012, 28(9): 1144-1146.
收稿日期:(2014-12-12)
通訊作者:*陳瑤,E-mail:chenyaolucky@163.com
文章編號:1006-1533(2015)06-0025-03
文獻標識碼:B
中圖分類號:R7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