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農業碳交易市場發展問題探析

2016-01-21 18:23:23劉祖春施松郅
中國科技縱橫 2015年24期
關鍵詞:發展

劉祖春 施松郅

【摘 要】農業碳交易作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低碳經濟、清潔經濟形式之一,逐漸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如何充分利用國際、國內2個CDM市場、自愿碳市場,大力開發基于AFOLU-VCS 2007 標準,氣候、生物多樣性標準,黃金標準的農業CDM項目,通過農業碳交易市場利用國內外資本和技術發展低碳農業,實現我國農業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應,也是我國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筆者試圖從農業碳交易的市場平臺構建、市場主體的培養、市場客體的規范以及市場中介等因素的分析,探索加快我國農業碳交易市場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農業碳交易 發展 探析

1 我國農業碳交易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農業碳交易是指在清潔發展機制(CDM)框架下,發達國家通過與發展中國家農業減排項目合作,通過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方式,幫助發展中國家農業減排,由此通過境外采取的低成本的減排行動,完成《京都議定書》減排目標的承諾。即發達國家通過農業碳交易項目,在發展中國家購買農業碳減排量,從而在獲得自身碳排放權利的同時,完成減排目標。農民可以通過土地管理措施、農業生產措施增加固碳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買方購買產生的碳信用用于抵消工業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1]。

當前,農業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溫室氣體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其排放量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3.5%,而且這個比重還在不斷攀升[2]。 據《中國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報告》,我國的碳匯總量約為8.95億噸,其中農業占比將近20%,而且我國農業碳排放有很大一部分屬于粗放式排放。資料顯示:我國化肥利用率極低,約有50%以上的氮沒有被作物吸收而流失到農田外[3];部分農機能耗高、廢氣排放多;一些農戶焚燒秸稈,直接污染大氣;大量堆漚未利用的畜禽糞便直接釋放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高碳生產現象較為嚴重。我國農業碳排放總量的巨大和排放的粗放式使得我國農業碳資源總量十分豐富,減排空間巨大,如能得到充分挖掘和開發,便可變劣勢為優勢資源,造就一個規模巨大的低碳產業和交易市場。

相比之下,農業碳交易尚處于起步階段,是國際碳交易領域的一個薄弱環節。截止到2010年10月5日,全球范圍注冊的農業CDM共有128項,占CDM項目總數的4.43%。從國家和地區的分布情況來看,目前巴西、墨西哥、菲律賓和印度的農業碳交易項目數量最多,減排量最大,合計項目92個,占總數的71.9%,減排量占總量的64.1%。其次為馬來西亞和智利,項目數分別為9個和7個。盡管中國已在CDM項目及核證減排量供應量方面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但基本屬于能源活動和工業活動領域,除了幾個試點性的林業碳匯項目外,基于AFOLU-VCS 2007標準的農業CDM項目較少。據統計,我國農業碳交易項目僅有3個,且均為沼氣工程項目,僅占總數的2.3%,減排量占總量的2.8%[4]。可見,我國農業碳交易的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

2 我國農業碳交易具有良好的生態及社會經濟效應

農業作為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系統唯一的有機體在參與碳循環過程中具有碳匯和碳排放等雙重性。一方面,在農業生產體系中,植物生產包括草地、森林和作物利用太陽能把大氣CO2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起著碳匯作用;另一方面,植物也需要部分呼吸消耗碳水化合物釋放出CO2的以維持生理活動,形成碳排放。在農業生態過程中,即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等各個環節都會耗用能源,造成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據統計,作為溫室效應氣體的大戶二氧化碳,農業對其貢獻大約為15-25%[5]。實際上農產品生產從土壤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形成大量的碳排放。從添加到農業生態系統的輔助能,如化肥、農藥、農用薄膜、機械等工業能,其生產、制造與使用過程都離不開電力、石油等能源的使用,是農業參與溫室氣體排放的大戶;農產品的加工、包裝、流通過程也涉及大量能源消耗;各類農業廢棄物的處理、管理和利用過程也必須消耗能源造成大量的碳排放。

當然,植物生產的碳匯功能遠遠超過碳排放功能,也主要起著碳匯作用,充分利用農業生態系統的綠色植物是低碳農業的核心含義。如何通過農業碳交易充分利用國際、國內2個CDM市場、自愿碳市場,大力開發基于AFOLU-VCS 2007 標準,氣候、生物多樣性標準,黃金標準的農業CDM項目,積極推動中國造林、森林保護、管理與利用、生物工程、可再生能源、綠色、有機農產品、廢棄物綜合利用等農業碳匯產業,利用國內外資本和技術發展低碳農業,將有利于實現我國農業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應。

2.1 我國農業碳交易的綠色生態經濟效應

農業碳交易的的碳匯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和作用實現的,和自然生態系統的森林與其他植被亞生態系統、水生亞生態系統一樣,農業生態系統的作物同樣是吸收和固定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動力。不管這部分同化物以生物量、廢棄物抑或是制作成各種生活用品等都可以暫時捕捉碳,或通過以各種形式扣押碳而“永久”埋藏在地下。這就是作為農業碳交易的碳匯的根本之所在,而充分利用農業生態系統的景觀空間從而實現最大可能的綠色覆蓋率是其根本途徑。

在過去200年里, 由于農業土地利用的變化, 即由自然生態系統向人類管理生態系統的轉換, 已經導致了大約相當于同期化石燃料燃燒向大氣中排放的CO2 量。如毀林開荒、放牧、種植經濟收益高的作物、棄牧毀草開墾、草場退化、農田侵蝕性退化、土地沙化等都是降低農業的碳匯功能增加碳排放功能。森林和草場破壞所引起的大氣CO2濃度變化:一方面,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固定CO2的數量減少;另一方面,被毀壞林木、草通過燃燒或腐解而釋放到大氣中的CO2數量增加。土地利用變化是目前大氣中碳含量增加的第二大來源,約占人類活動總排放量的20%,其作用僅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燒[6]。此外,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加速了農田土壤中有機碳的礦化,進而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CO2和CH4等溫室氣體。向土壤中施用石灰能夠降低土壤的酸性,促進作物生長;但是碳酸鹽和重碳酸鹽的溶解和釋放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CO2。尿素施用過程中碳素的易揮發性也導致大量CO2的損失

一般而言,農業溫室氣體減排遠比其他溫室氣體減排便宜,只需通過轉換農業耕作方式即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減少碳排放。據統計,我國尚有0.57億公頃宜林荒山荒地、0.54億公頃左右的宜林沙荒地、相當數量的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和未利用地可用于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尚有較大空間。另外,我國現有100公頃以上的各類濕地總面積達3848萬公頃。加大濕地保護力度,可以減少因濕地退化或被占用、破壞而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因此,通過農業碳交易的資本和技術的支持,加大生物措施,控制林地水土流失,保護林地土壤,促進和加速森林土壤發育,促使非森林土壤轉化為森林土壤,提高森林土壤固碳能力。如我國可以加大在一些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地區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的力度,加強林牧地、農地以及濕地保護力度,通過類似免耕和輪流放牧等農牧業方式,通過農業活動減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去彌補人類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從而實現良好的綠色生態經濟效應。

2.2 我國農業碳交易的農業循環經濟效應

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認為,循環經濟的要義是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經濟轉變成為依靠半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如果說低碳經濟是咋為應對氣侯變暖最有效的經濟方式,它是高碳工業化時代最具有特征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方式,那么循環經濟作為以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為特征的經濟方式,就成為即便在低碳經濟時代也能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方式。如果說綠色經濟作為應對高碳工業化時代灰色經濟的一種最適合人類生存的生態經濟,那么循環經濟就是構建這種綠色生態經濟的方法或實現這種環境的路徑[7]。如果說綠色生態經濟作為應對高碳工業化時代灰色經濟的一種最適合人類生存的生態經濟,那么循環經濟就是構建這種綠色生態經濟的實現路徑。

據測算,到2020年,我國農村地區人均商品消耗將由0.62噸標煤增加到1.99噸標煤,其增量相當于我國能源發展中長期規劃(2005-2020)能源消耗增量的60%。我國每年產生的農作物秸稈達6億噸,其中約有3億噸,可以作為飼料、建材或能源使用(折合1.5億噸標準煤)。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的《家畜的長期影響》報告說:“導致全球環境惡化的最主要因素有二至三個,家畜是其中之一”。10.5億頭牛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總量的18%,污染程度甚于汽車尾氣。如利用3億噸秸稈制造“減少牛羊廢氣排放的飼料”(菊芋、甜高梁)可減排溫室氣體,節約糧食0.5~1.2億噸,相當于0.5~1.2億畝“噸糧田”。另外,我國每年的畜禽糞便約30億噸,也是農村主要的污染源,若有效利用,可以生產數量巨大的沼氣和沼渣。由于沼氣(發電)能量來自植物當年固定的碳水化合物所攜帶的太陽能,即污染物零排放。沼氣和天然氣的有效成分均為甲烷,可替代燃煤發電和汽車用油,改善農村環境,減排溫室氣體。

我國化肥利用率是35%,農藥利用率只有30%。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加速排放了二氧化碳和甲烷。單一施用化肥的地塊,排放的甲烷量是化肥配施豬糞地塊的3倍,是不施肥地塊的27倍[8]。沼氣和大量沼渣(有機肥)替代化肥,不但減排了溫室氣體,還有利于大量的中低產田改造。由此可見,農業碳交易有利于轉變當前我國農業普遍存在的能源高消耗、廢物高排放、環境高污染農業增長方式,建立資源節約型、循環利用型的農業經濟體系。

2.3 我國農業碳交易的社會經濟效應

農業碳交易也可以通過造林、森林保護與管理、可再生能源、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廢棄物綜合利用等農業碳匯產業,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本和先進農業技術,促進我國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

(1)拓展農村就業渠道,增加就業。農業碳交易一方面可以通過還林還草,苗木種植、造林、森林保護和管理,以及綠色、有機農產品產業發展等為農民創造了就業機會;據中國社科院潘家華研究員2009年在“林業部門應對氣候變化的就業效應”研究,到2020年,我國通過推進植樹造林可新增短期就業崗位4762萬個[9]。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廢棄物綜合利用等農業碳匯產業,通過循環利用和產業鏈的延展,如農民從事秸稈收集、運輸、儲存、加工和銷售等增加新的就業崗位。(2)促進農民增收節支。一方面,農民可以通過農業碳交易出售減排溫室氣體獲得一定的額外收入和補貼。 如美國農牧場參與碳匯項目,每英畝每年有希望獲得2美元的碳匯收入[10]。同時,因為碳交易市場類似于商品交易市場,價格是浮動的,碳交易項目的合同允許每年設定碳價,碳交易是通過電子交易平臺進行的;如果農戶通過農業碳交易項目能夠獲得一定的較高收入,既可以提高他們參與農業碳交易的積極性,又能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農民也可以通過農業碳交易,通過能源工程和廢棄物處理項目節省了家庭的生活燃料費用、化肥和農藥費用以及土壤固碳技術等增加農業產量,促進農民增收節支。而這對于高度依賴農業發展的我國部分貧困人口而言,意義尤為重大。據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我國貧困戶中純農戶占59.7%,貧困戶的經營范圍仍然主要局限在農業領域[11] 。(3)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資本和技術的不充分是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發展緩慢的一大瓶頸,農業碳交易項目可以為農村發展帶來的發達國家的先進農業應用技術、發展產業的資金支持以及市場信息,有利于農業發展的多樣化、現代化。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立體農業、觀光農業、標準農業發展不僅可以促進農村和農業經濟發展,也可以滿足國內外市場對于安全、營養、健康及多樣化的農產品的需求。(4)優化農村社會生活環境。農業碳交易除了能夠緩解溫室氣體排放,還可以優化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增強地區對環境變化的抵御能力。我國農村地區能源供應緊張,多以燃煤、燃燒柴薪為主,燃燒柴薪容易造成空氣污染;另外,畜禽糞便及其他生活廢棄物也容易污染環境,成為影響農村地區人們身心健康的一大威脅。農業碳交易項目既可以通過農田耕作的低碳技術可以保持水土,增強土壤肥力,通過可再生能源的開發以較低的成本為農戶提供能源服務,能夠減少薪柴的燃燒,凈化空氣;也可以畜禽糞便處理的項目如沼氣池項目可以提供新的生活燃料,通過秸稈發電和甘蔗渣發電等項目可以提供電力等減少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污染,優化農民生存環境。此外,還可以通過農業碳交易的一系列能力建設活動,強化農民的低碳和環保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3 我國農業碳交易市場發展的對策

3.1 不斷完善我國農業碳交易市場

目前國際碳交易市場規則還在制定、完善中,各國、各地區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區域性的碳交易市場,發展比較成熟的有歐盟CO2排放量交易體系、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等。我國農業碳交易應該在充分了解、把握國際市場規則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2011—2015年)規劃綱要》關于“建立完善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增加森林碳匯”等精神,以清潔發展機制為核心,逐步引入農業碳交易機制,設立農業碳基金,拓展農業資本市場,用于碳匯的收購交易,從事節能減排的投資活動;同時結合我國財政政策、科技計劃,增加對農業碳交易的公共投入,通過稅費減免、財政扶持、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支持農業碳交易的關鍵技術的研發、示范和推廣工作,推動農業碳匯項目的開展;同時,通過規范自愿減排的流程、評定機構、規則限定等內容,搭建農業碳交易市場平臺,完善農業碳交易市場機制。

3.2 通過政府引導和法律約束推動市場主體積極參與農業碳交易

農業碳交易市場主體包括供求雙方:需求方包括“參與自愿購碳,選擇低碳生活或生產、實現社會責任”的個人、團體及企業;也包括在實施碳排放限額后,部分企業在其生產經營中需要使用碳排放許可來排放污染物或者其排放量超過了排放定額,在引進先進技術進行自身減排、購買其他企業減排額或進行農業碳交易中,經權衡參與市場農業碳交易的企業。

供給者一般是農業資源的所有者或經營者,包括擁有農業資源的個人、農戶、家庭農場、企業以及其他實體。供給方參與碳交易能夠給他們帶來額外的正向的經濟補償,特別是我國一些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的西北部地區,通過農業碳交易退耕還林還草、整體搬遷等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從目前國際市場碳交易形式來看,碳交易一般包括兩種型態:總量控制或配額交易體系和自愿減排交易體系。總量控制或配額交易體系,也叫強制減排體系,政府確定一個國家一定時期碳排放總量,對具體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確定配額,企業的實際排放如果低于配額,就可以把剩余的配額進入碳市場賣出或留存;實際排放如果超出配額,就要在碳市場買入超出配額部分;自愿減排交易體系按照交易所與會員約定的減排額度確定會員的減排配額,碳市場只是交易余缺的配額,從而促使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提高管理水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據此,我國農業碳交易應該通過政府引導和法律約束推動市場主體積極參與農業碳交易。一方面遵循自愿交易原則。引導企業主體從非盈利目標出發(如企業社會責任、品牌建設、社會效益等)自愿進行碳減排交易以實現其目標。讓交易主體以“自愿”的動機聚集在一起,確定自己的排放額度,并到碳交易市場購買碳匯的行為。另一方面通過政府主導和法律約束原則,通過國家或政府主導,行政、法律約束,規定排碳主體必須參加交易。確定區域內企業二氧化碳排放權限,如果企業能夠使其實際排放量大于分配到的排放許可量,該企業就必須到市場上購買碳匯或者自身節能減排,否則,將會受到重罰。同時如果節約了排放權,則可以將剩余的排放權放到碳排放市場上出售,獲取利潤。

3.3 規范農業碳交易市場的交易客體

交易客體為農業碳交易形成的碳匯單位、及可類比的碳排放額度中一位。這種交易客體以二氧化碳當量為換算標準的碳排放權現貨指標,碳排放企業在交易市場獲得了現貨指標后,就獲得了相應的溫室氣體排放權,指標持有者可以用碳排放額度抵消其自身的超額碳排放,也可以在碳交易市場公開出售,從而形成減排或固碳項目形成的碳排放權的“票據”。 現行產品定價可以參考國際市場碳交易價格,也可以采用成本加成定價法:即有環保部門和農業部門對農業碳匯產生的成木進行核算,加上交易費用及一定比例的內部利潤,以此作為基準定價,加快農業碳交易市場交易客體標準化、規范化。

3.4 積極培養農業碳交易市場中介

規范而充滿活力的市場中介是鏈接農業碳交易市場主客體、促進市場發展的重要紐帶。培養農業碳交易市場中介首先應積極培養具有資質的農業碳交易市場經紀人。經紀人一般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較充分的市場信息和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尋找合適的碳匯供給方和購買者,為碳匯交易雙方提供碳匯交易的價格和碳匯交易的程序以及技術咨詢等各方面的信息,減少農業碳交易的成本。

另一方面構建規范的第三方獨立認證機構。獨立第三方認證機構必須具有監測資質,能夠對碳源碳匯進行計量監測。農業碳交易的正常進行,除去平臺和交易雙方的參與外,還必須加入具有法定執業資格的第三方。獨立第三方為農業碳交易交易雙方提供計量認證、核準、擔保、可行性調查等服務。通過獨立第三方、碳匯計量認證機構及碳交易融資支持公司等相關部門來負責打包、簡化處理,引導供給者參與碳交易,創造碳交易產品,促進農業碳交易。

參考文獻:

[1] WILLEY Z,CHAMEIDES R.清潔農作和林作在低碳經濟中的作用[M].林爾達,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3-7.

[2] NELSON,GERALD C. Agricultural and Climate Change: Anagenda for negotiation in Copenhagen[R].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ion(IFPRI),2009.

[3] 王海文.低碳農業發展展望及政策建議[J].理論學習,2010-12-10.

[4] 李建國,嚴玉平,魏林根,周軍.農業CDM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及開發障礙[J].江西農業學報,2008(9).

[5] [6]分析農業在碳問題上雙重性(2).易碳家期刊 碳交易網,2014-8-30.

[7] European Commission, 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6:10-28.

[8] 竇觀一.建立低碳農業和碳排放交易示范點.人民網,2009-6-9.

[9] 嚴冰,劉哲,袁泉.植一棵樹的經濟學[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03-17(05).

[10] 王淏.美國蒙大拿州農民通過碳交易增收.人民網環保頻道,2007-08-06.

[1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2008中國農村貧困監測報告[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11-44.

猜你喜歡
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產前超聲發展及展望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脫貧發展要算“大賬”
紅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8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身擔重任 更謀長遠發展
中國衛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2
推進醫改向縱深發展
中國衛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3:54
談發展
它會帶來并購大發展
創業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青青草一区| 在线观看av永久| 五月激情综合网|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婷婷综合色|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国产精品女主播|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91系列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2022国产无码在线|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va|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不卡视频国产| 免费毛片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丝袜高跟美脚国产1区|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成人综合网址|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天天色天天综合|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8090成人午夜精品|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色婷婷色丁香|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国产屁屁影院|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伊人无码视屏|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福利在线不卡|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福利| AV熟女乱|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