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謹勤
1991年11月,“魔術師”埃爾文·約翰遜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宣布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消息。在遠隔重洋的西班牙巴塞羅那,一個11歲的孩子掩面痛哭,為他的偶像“魔術師”痛哭。很多年后,他談到了這一幕:“我以為他要死了,在那個時代,艾滋病等于死亡。我在學校里徘徊,不知所措。”
回到家之后,他向父母尋求答案:“約翰遜會死嗎?”他的母親瑪麗莎是一位醫生,他的父親阿古斯蒂是一位醫院工作人員,都沒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在那個時候,他決定未來要做一個醫生:“我渴望找到治療(艾滋病)的辦法,我渴望攻克這個難關,我還渴望能治療癌癥。我只有11歲,但那是我的夢想。”第二天,他的老師問他未來想做什么,他說:“我想做醫生,我想做一個科學家。我一直喜歡生物學、科學以及數學。我希望能好好地活下去,并且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他沒有實現夢想,長大以后,他沒有從醫,而是像“魔術師”那樣成為一個NBA球星。
他是保羅·加索爾。
11歲的加索爾還只有1.52米,盡管父親高1.92米,母親高1.85米,但加索爾從未想過他會長到2.13米。他只是一個瘋狂的籃球迷,他的一位朋友驚嘆:“我們只是了解球星,而他知道每支球隊的歷史。”1992年夏天,巴塞羅那迎來了歷史上最偉大的籃球盛宴——美國男籃夢一隊來西班牙參加奧運會了。
“我只是很愛籃球,巴塞羅那奧運會讓我們近距離看到了很多偉大的球星。”加索爾說,“我知道每一個人的數據,那可真是一個偉大的時刻。”
到了13歲,加索爾突然長到了1.83米,他開始和小伙伴們一塊兒打比賽,并將自己的位置從后衛挪到了中鋒,也因此得到了巴塞羅那俱樂部的關注。大衛·法雷斯是巴塞羅那青年隊的教練,他對加索爾的第一印象非常好。“這倒并不是因為他的身高,你知道在他那個年齡,沒人知道他到底會長到多高,而是他非常有紀律,他愿意完成你交代給他的任何任務。”法雷斯說。
加索爾不想過早地進入專業籃球隊,他說:“我不知道自己以后會成為怎樣的人,但我覺得還是應該好好讀書,就我個人的想法,做一個醫生比打籃球更加重要。”
在接下來的兩年多時間內,加索爾沒有接受正規的籃球訓練,他將精力都放在學習上,只是在閑暇時間去體育館練練。阿古斯蒂很快就發現他的兒子在籃球方面更有天賦。“他可以嫻熟地運球、突破,”阿古斯蒂說,“很多打了好幾年的專業球員都沒有他出色。”
加索爾16歲時,巴塞羅那俱樂部青年隊正式向他發出邀請,這一次他再也沒有猶豫,原因之一是青年隊的訓練并不繁重,他仍然有足夠的時間學習。
在巴塞羅那俱樂部,加索爾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卡洛斯·納瓦羅、何塞·卡爾德隆以及勞爾·洛佩斯,他們后來在西班牙有了一個響亮的綽號:“黃金一代”。
1998年,加索爾已經長到2.01米,并考進了巴塞羅那大學醫學院。與此同時,籃球與學業有了激烈的沖突,他到了一個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刻——讀書,還是打球?
最開始,加索爾哪一樣都不想放棄,努力尋找著讀書與打球之間的平衡點,但問題是他無法做到。白天,他是巴塞羅那大學醫學院的大一學生;晚上,他是巴塞羅那籃球俱樂部的球員,但他沒有車,無法安全、迅捷地在大學和俱樂部之間穿梭,只能乘坐公交車,或者偶爾蹭一下父親的車。
這種感覺糟糕透了。“坐公交車實在太不容易,因為我總是要低著頭,否則就會撞到車頂。”加索爾說,“當然這也給了我另一種生活體驗,因為我可以游走在籃球與醫學之間。我的很多朋友只能做一件事兒,籃球隊的隊友只會打球,而醫學院的同學只會學習,而我兩樣都做。”
逐漸習慣這樣的節奏之后,加索爾盡可能地合理安排時間。清晨,他和隊友一起訓練,然后去學校上課,下午再次參加訓練,周而復始。唯一讓他稍微輕松點的,反而是晚上有比賽的時候,他可以穿上球服,坐在場邊觀看主力球員打球。
加索爾覺得自己做得很好,至少在第一學期的3次考試中,他的得分都高于平均分。
只是到了第二學期,矛盾凸顯,籃球聯賽進入高潮階段,他不得不隨球隊前往客場,因此錯過了很多課程,老師對他的看法也越來越糟糕,盡管他仍然很努力,并通過了大多數課程的考試,但他并不確定他的醫學專業能走到哪一步,要知道他至少需要6年才能拿到文憑。
加索爾仍然喜歡醫學,他覺得自己可以成為一名研究人員,研究病毒并且找到治療的辦法,但他真的太累了。學業越來越重,他還需要和同學做實驗,而不能與球隊在一塊兒訓練,他又很難獲得上場的時間。更何況當時沒有人知道加索爾會成為一位超級球星,他們只看到這名菜鳥球員心不在焉。
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不管他在哪方面付出更多,都很難立刻見到效果,只會讓自己疲于奔命。“我知道是該做出選擇了。”加索爾說。
他決定先放棄學業。“籃球對我來說機會更多一點,我覺得自己可以掌控它,與一支職業球隊到處打球,這讓我很興奮。”加索爾說,“而最關鍵的是,如果我的籃球事業沒有成功,我仍然可以回到學校,有希望成為一位醫生。”
他與巴塞羅那大學醫學院主任何塞普博士會面,說出自己的苦衷之后,他得到何塞普的許可,退學了。“何塞普博士告訴我,他仍然會等我回來。”加索爾說。
這一等,就是16年了。
加索爾將全部精力投入球場,成為巴塞羅那隊輪換陣容中的一員,1998——1999賽季,他場均打了13.7分鐘,場均得4.0分、2.3個籃板,對于一個18歲的球員而言,尤其是在講究資歷的歐洲,這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按照正常的發展,加索爾會在巴塞羅那俱樂部再打兩三個賽季的替補,22歲左右才有機會成為球隊的首發。當時球隊為了彌補內線的缺陷,簽下前NBA邁阿密熱火隊的中鋒羅尼·塞克利,這意味著加索爾在2000——2001賽季又將打替補。
轉機出現了。
埃托·加西亞·雷內西斯當時是巴塞羅那隊的主教練,他是西班牙最有名的教練之一,2008年還曾擔任西班牙男籃國家隊主教練,率隊在北京奧運會拿到男籃銀牌。只是雷內西斯一直與明星球員的關系非常糟糕,而且這位從1974年就開始執教生涯的教練,有著歐洲人根深蒂固的驕傲,對來西甲淘金的外援態度并不好。
塞克利剛到巴塞羅那俱樂部就和他發生了矛盾,雙方對訓練的時間安排分歧很大,爭執不休。“他是我見過最爛的主教練,我總是希望在訓練和比賽中做到最好,而他卻一直給我潑冷水。”塞克利說,“他想降伏每一個球員,但他并不知道我們的心里在想什么。”
塞克利與雷內西斯的關系逐漸惡化,他們飛往倫敦打歐冠聯賽,在飛機上兩人徹底鬧翻了,塞克利以傷病為由拒絕上場,直接離開了巴塞羅那俱樂部。
賽季已經開始,再尋找一位外援顯然來不及了,雷內西斯無奈之下,只能將加索爾提到首發。其實最早雷內西斯對加索爾的印象很一般,認為加索爾“過于瘦弱”,還質疑他并不愿意好好訓練。“加索爾對自己的要求并不高,我不得不強迫他承擔更多的責任。”雷內西斯說。
賽季之前,曾有記者采訪雷內西斯,談到加索爾的未來,雷內西斯的反應非常冷淡,他說:“我不認為年輕人過早打主力會對他有好處,他們當然想要更多的出場時間,而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事實上,他一度認為加索爾的心思并不完全在籃球場上,“他像一個藝術家多過像籃球運動員。”
但現實逼迫他不得不使用加索爾,而這也徹底改變了球隊。當時身高2.13米的加索爾,上場時間增加到24.7分鐘,場均拿到12.4分、5.8個籃板,這在西班牙籃球聯賽中已經是相當出色的數據了。2000——2001賽季也是巴塞羅那俱樂部大豐收的一年,他們拿到了西甲、國王杯的雙料冠軍,如果不是加索爾因為闌尾炎缺席歐冠聯賽16強的比賽,導致他們早早被淘汰,巴塞羅那俱樂部甚至有希望成為三冠王。
真正讓加索爾走進NBA球探視野的,還是國王杯的比賽。1/4決賽,他拿到了16分、8個籃板,而在半決賽,他又得到13分、5個籃板與2次蓋帽,最終率隊在決賽中擊敗皇家馬德里隊,加索爾轟下25分的同時,還拿到6個籃板、3次助攻與3次搶斷,率領巴塞羅那俱樂部捧杯的同時,他還成為國王杯的MVP。
前NBA球員、著名球探沃爾特·斯澤比亞克當時觀看了國王杯的決賽,他無法忘記比賽結束后的那一幕。“我記得保羅·加索爾高舉獎杯,”斯澤比亞克說,“他差點就打中西班牙國王的臉了。”
這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一個“新王”出現了,他只有20歲。
保羅·加索爾(Pau Gasol)
生日:1980年7月6日
出生地:西班牙巴塞羅那
身高:2.13米
體重:113公斤
位置:大前鋒/中鋒
球衣號碼:16
NBA選秀:2001年首輪第3位(亞特蘭大老鷹)
NBA球隊:孟菲斯灰熊、洛杉磯湖人、芝加哥公牛
榮譽:2次NBA總冠軍、5次NBA全明星、NBA最佳新秀、2次歐洲年度最佳球員、2006年世錦賽冠軍、3次歐錦賽MVP、2001年國王杯MVP、2001年西甲總決賽M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