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謙

凝心聚力謀發展
雖然地處綠春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大興鎮依然面臨著“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等困境。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一系列拆遷工程的推進,失地群眾人數不斷增多,各種矛盾糾紛時有發生,給大興鎮黨委政府綜治維穩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如何幫助失地群眾走出困境成了當地各級黨委政府面臨的一大挑戰。
大興鎮總工會堅持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工作宗旨,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積極團結帶領當地職工群眾共同謀劃發展之道。
雖然面臨著不少的困境和挑戰,但大興鎮在民族團結、區位優勢明顯、生態文化旅游發展潛力巨大、特色農業得天獨厚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如果能對這些優勢加以充分利用,必將能促進大興鎮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
哈尼長街宴是當地一個極具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原來參加長街宴的大都是當地的群眾,對當地的經濟沒什么促進作用。
近年來,當地政府以深入挖掘旅游資源,精心策劃項目,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區位優勢、民族文化生態資源,通過引入專業旅游推廣團隊,動員民間協會力量等方式,把哈尼長街宴打造成極具特色的民族旅游項目。
如今,每年的10月份,隨著哈尼長街宴的開始,綠春縣城長4公里的街道上全部擺滿桌子,最多的時候達到3000多桌。當地12個寨子的群眾在家里把拿手的哈尼飯菜做好端到街邊的桌子上,與外來游客一起慶祝哈尼族同胞的這一傳統節日。
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參與進來,當地還與元陽梯田景區合作推出160元每張的套票,憑這張套票就可以在吃完哈尼長街宴后再接著游覽元陽梯田。
結合大興鎮當地的氣候條件,當地政府引進技術和資金,幫助和引導群眾種植草果、八角、茶葉、核桃等綠色經濟產業。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當地群眾已經看到了石斛產業巨大的經濟價值,但發展這一產業前期需要較大的投資,并且需要很專業的種植技術作為支撐,再加上存在很大的風險,很多人都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
為了解決石斛產業融資難、技術不足等困境,大興鎮鎮政府、總工會等單位積極借鑒外地好的經驗和做法,于2011年成立了石斛協會。借助協會的力量從外地引進了資金和專業技術,大大降低了發展石斛產業的風險和門檻。如今,當地的石斛產業已經逐步發展起來,大大小小的石斛種植基地隨處可見。
除此之外,大興鎮還深耕畜牧業、勞務經濟、商貿經濟等領域,努力為當地群眾增加收入。截至目前,大興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4700余元。
建陣固基擴影響
自2005年成立大興鎮總工會以來,通過十年的不斷發展,各項工作制度得到逐步完善,隨著各項工作的扎實開展,工會組織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了廣大職工群眾最信任的“娘家人”。
目前,大興鎮共成立了機關、社區、居委會、企業等基層工會9家,共有會員620人,并在機關工會和東城社區工會建立了2個規范化職工之家和職工書屋,并配齊了相關設備。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管是職工技能培訓還是幫扶慰問等送溫暖活動,都需要工作經費來支撐。因此,完善工會會員會費的收繳制度成了大興鎮總工會的當務之急。
“要讓干部職工放心地把錢交給工會,除了要做好前期的動員解釋工作,還必須要有一套完善透明的制度來保證上交經費的保管和使用。”大興鎮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張福貴說。
為此,大興鎮總工會結合本地實際,在做了大量前期調查的基礎上,于2004年1月制定出臺了《大興鎮總工會經費(會費)收繳及管理辦法》,該辦法在會費的來源及使用范圍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
同時考慮到干部職工的工資收入存在差別,為此該辦法還做了一些更加人性化的規定。如鎮政府的主要領導、機關職工和聘用人員每年每人所繳納的會費分別是200元、150元和110元,避免了“一刀切”的做法。
而會費的使用方面則堅持在扶貧助困的基礎上兼顧公平,不僅要讓干部職工本人受益,就連他們的父母、子女,甚至是岳父母、公婆等生病或是逝世都能得到一定標準的慰問金。
此外,大興鎮總工會還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提出的把大興鎮建成全縣“一中心、三基地”這一目標,組建了產業發展、政策服務、排憂解難、衛生醫療等八支工會服務隊,深入到全鎮職工群眾中,為有需求的群眾提供面對面心貼心的服務。
如每年農忙時節,大興鎮總工會都會組織鎮農技站、獸醫站的工作人員到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為他們提供免費的農技培訓和獸醫服務,及時為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噓寒問暖送關愛
來大興鎮當工會主席之前,張福貴就已經在綠春縣總工會工作了多年,作為一名“老工會人”,他明白要做好職工群眾最信賴的“娘家人”,僅僅停留在喊口號上可不行,必須拿出誠意和實際行動來,只有通過實實在在的為職工群眾辦好事、解難事,才能獲得大家的信賴和肯定。
大興鎮有一家專門釀酒的工廠因為長期經營不善,最終被迫倒閉破產。酒廠倒閉后,廠里的所有工人失去了工作,這些工人大都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一旦失去經濟收入,本來就不寬裕的家庭瞬間陷入窘境。
為了幫助這些工人克服眼前的困難,大興鎮總工會一方面向政府相關部門協商,盡量為他們爭取到一些政策、經濟上的扶持,另一方面積極幫助他們聯系工作,爭取早日再就業。最終,成功為他們爭取到低保補助,有能力再就業的也很快重新找到了工作。
前不久,由省委組織部選調到大興鎮任職的小李家庭遭遇變故,他的父親不幸患上了胃癌,高昂的醫療費是剛從大學畢業工作不久的小李所難以承擔的。
聽聞這一消息后,大興鎮總工會第一時間送去了工會的慰問金,但是有限的慰問金對于小李父親高昂的治療費來說無異于是杯水車薪。為了盡可能的幫助他減輕負擔,大興鎮總工會迅速在工會系統內部組織了一次捐款,共籌集愛心捐款8000余元。隨后,在工會干部身體力行的影響下,愛心捐款范圍又擴展到全鎮機關干部職工中,預計可以籌集到愛心捐款3萬余元。
據不完全統計,僅近兩年來,大興鎮總工會共走訪慰問困難職工500余人次,慰問金13萬余元,送去大米、食油1000余件;看望生病住院職工46人次,慰問金3萬余元;看望親人病故會員卡6次,慰問金12萬余元;救助困難學生32人次,發放救助金共26000元;組織各類捐款14次,籌集到愛心捐款3萬余元。
每當有職工群眾親人不幸逝世時,大興鎮總工會的干部職工都會按照當地的習俗買上幾只雞到家里為他們的親人喊魂(當地的一種祭祀習俗),并如同孝子一般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勵他們早日從失去親人的痛苦中走出來。
“可以這么說,很多家人都沒有做到的事情我們‘娘家人都做到了。”大興鎮黨委書記李曉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