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據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最新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14年底,云南省農民工總量已達766萬人,其中云南本省籍農民工635萬人。據人社廳從事就業工作的某部門負責人透露,云南籍50歲以上的農民工占到全省籍農民工的近15%左右。
如今50歲左右的農民工基本都在上世紀80、90年代外出打工,有的進入企業從事體力勞動,有的則自己在外面找臨時工作,有的也學到了一些技術,但絕大部分是沒有技術的,只是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分將大好年華投入到打工生涯的農民工漸漸老去,他們的養老問題也隨之凸顯。
“高齡農民工”現狀縮影
現實生活中,云南省的農民工,尤其是高齡的農民工的生存現狀如何呢?在位于昆明市穿金路波羅村外的流動人才市場里,就可以找到一些典型的高齡農民工代表。
張學軍應該算是等待活計的人群中最顯眼的一個。張學軍今年57歲,頭發花白,身體有些佝僂,甚至衣衫還有些襤褸。他是曲靖宣威人,來昆明打工只為還債?!肮u才打鳴,我和老鄉就來這里等活計了?!痹诓_村牌坊門口,他同一撥等待活計的打工者在一起。
“我身體不好,瞧病花了好多錢,光是外債現在就有16萬”,張學軍一張口就道出自己的壓力所在, “家里兩個娃娃也是因為這些債,不能讀書了,為了還債都出來打工,最小的娃娃才16歲”,說起了娃娃的事,張學軍眼眶有些泛紅。張學軍雖然身體不好,但是想到這許多債務都因自己而欠下,說什么都要出來打工,“不管能干什么,至少,我都要來試試,閑著就是廢人一個?!睆垖W軍邊說邊瞧著路邊有沒有車子停下來找小工,尋找著機會和年輕人們一起“搶”活計。張學軍的身體已經不能支撐他去干重體力的活,他找活的時候和其他中年女性打工者一起把目光鎖定在那些簡單的、輕巧一點的活計上,比如擦窗戶、掃地、做飯,總之,只要不倒下,自己就做力所能及的事。
同張學軍一樣,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還奔忙于各種流動人才市場找活干的所謂高齡農民工還很多。
從四川宜賓來昆明打工的陳世發,今年也已61歲,可看起來精氣神還不錯。老陳來昆明打工已經快10年,一直都在工地上搬運沙石,干點散活兒,收人大概也就2000元左右,除去在昆明金殿五家村租住房屋花去400塊錢,每個月自己留100多塊錢花之外,其他錢都寄回老家,家里還有老人需要他養,媳婦在家里沒有勞動能力,也需要靠這些錢來過活。
老陳說,自己沒有買養老保險,也不知道去哪里買,自己的錢全部寄回去,媳婦看病開銷大,自己年紀也大了,賺得沒有以前年輕時多。等到實在于不動了,老陳說:“到那時,我就回去讓娃娃養,老了有吃的就行,也不圖什么,就是怕生病,生病就沒辦法了。”幾句簡單的話聽得人心酸,最后老陳還補充:“在農村,養兒防老,養老可不就是靠兒嘛?!闭f完老陳咧著嘴笑了。而與他有著相同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數。
社保調查
近日公布的云南省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4年末全省鄉村人口2746.79萬人,云南省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數為2007.54萬人,另外,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81.96萬人。此外,今年年底,云南省計劃將全省建筑業等高危行業的農民工納人工傷保險參保范圍。
2014年上半年,云南省新農合參合人數達到3304.53萬人,比2013年同期凈增54.08萬人,參合率達98.61%,創歷史新高,新農合籌資標準提高到人均380元,籌資水平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央財政補助提高到人均220元,地方財政補助提高到人均100元,農民個人繳費為60元。
雖然全省農村居民的社保數據顯示,云南省農村居民參保人數已經達到很高的比例,可實際上,不少農民工還存在觀念陳舊、對社保法律法規認識有限等問題。
云南省針對農民工有哪些政策?
就業——在促進農民工更好、更充分就業方面,云南省就業局局長石麗康表示,要讓農民工就業并且是高質量就業,最基本的首先是要對農民工的技能進行培訓。目前,云南省實施了農村勞動力特別就業培訓計劃,專門安排專項資金來解決農民工就業技能單一的問題;另外,針對崗位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每年都要開展針對農民工的“春風行動”和就業招聘月活動,通過專項招聘達到傳遞信息幫助農民工就業的目標。
此外,促進農民工就業就是要保障農民工的就業權益。就業之后農民工碰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得不到社會保障權益的落實,所以要保障就業權益,比如說工資能不能按時拿到,能不能拿到社會保險。總之是要實現農民工能夠進城、就業、安居,只有這樣農民工才能真正融入到社會,才能逐步享受城鎮的待遇,同時為城鎮的發展提供可持續的資源。
此外,今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這是繼2006年7月云南省印發實施《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實施意見》后,下發的第二個指導做好農民工工作的綜合性文件,提出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云南省轉移農業勞動力總量平穩增長,累計組織農民工參加各類培訓300萬人次,基本實現有條件有意愿的農民工在城鎮落戶,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推進農民工市民化。
石麗康強調,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尤其是40、50后,云南省無論是在農村當地就業的培訓,還是外來的務工者的培訓都是一視同仁,也就是說,只要是外來的務工者來到云南,都有渠道幫助培訓然后有助就業。
醫?!ッ魇猩绫>钟嘘P負責人表示,昆明市已經實現了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同城同待”地享受社保待遇等,比如醫保能夠就地購買城鄉居民醫保,每年交納110元的醫保費,就可以最高報銷16萬元的住院看病的費用,對不少外來人口來說,這是昆明市的一大福利。
養老——昆明2014年統一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2014年6月1日起,昆明戶籍年滿16周歲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所在地購買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統一繳費標準,繳費分為12個檔次,從每年100元至2000元不等,繳費滿15年且年滿60周歲者于年滿60歲的次月起領取養老金。也就是說,在昆明市的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居民都享受同樣的養老保險待遇。
昆明市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大的農村居民,尤其是從昆明周邊地區到昆明主城就業的人員來說,都可以享受一樣的保險待遇。而針對高齡的農民工,昆明市人社局社保的工作人員介紹,不只是高齡的農民工,就連城鎮居民高齡的也享有一些政策,即使超過了參保的年紀,同樣可以繳納足夠多的養老保險費用而領取到退休金。
云南省人社廳養老保險有關負責人強調,目前,在全省的農村都實現了養老保險購買的全覆蓋,只不過繳費的檔次一般都比較低,大家的意識都還只是“攢錢”、“靠兒”養老,主要還是觀念意識的問題,其次就是收入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