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夫

在汽車比馬車還慢的那個年代,沒人會想到未來汽車的速度能超過音速;同樣,我現在也不能確切地告訴你,未來的汽車會是什么樣,但唯一能確定的是,它跟互聯網有關。我們只有從足夠接近未來的汽車下手,才能洞見未來,所以我們只能選擇特斯拉。
特斯拉改變了什么
不管馬車夫們是否愿意,奔馳讓馬車淡出歷史被汽車所取代;不管其他汽車品牌是否愿意,福特用流水線把車價降了下來;這一次,特斯拉說:汽車進化的方向是電動和科技。
在特斯拉總部的文化墻上有兩幅畫面:各個年代的加油槍在墻邊列成一排,特斯拉的超級充電樁排在末尾;旁邊的墻上畫著猿人直立行走成為人類,最后成為鋼鐵俠(其原型為特斯拉CEO馬斯克)。
看到這一幕,王振飛想到了一個詞:進化。“特斯拉究竟改變的是什么?速度?續航里程?我覺得都不是,而是讓人們從一個出行方式進化到一個新的出行方式。”
王振飛是特斯拉在中國的第一批車主,也是特斯拉的合作伙伴,其公司充電網科技為特斯拉建立目的地充電樁。
2013年底訂車時,王振飛根本沒見過特斯拉,“我沒把特斯拉當車來看,而當它是個科技產品——我可以比別人更早過上未來生活。”
人、車、生活密不可分
王振飛特別能抓住機會。比特幣來了,王振飛賺了幾千萬,“一夜暴富,”他自嘲;特斯拉來了,王振飛投身充電網行業。
“硅谷那邊的精英很多開特斯拉的。”特斯拉的互聯網屬性對于王振飛這種IT人士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上了車,車載電腦代替手機;下了車,手機和車還是連著的,人、車、生活連在一起,這就是我理解的‘互聯網+汽車。”在王振飛看來,特斯拉正是這樣的汽車,“特斯拉可以知道我所有的駕駛行為,我可以通過APP遠程打開空調、天窗,更重要的是‘空中升級功能,每隔一段時間,我就發現車改變了——美國那邊推送新的軟件給我,讓車升級。”
王振飛現在從事的充電網事業也屬于“互聯網+汽車”的一環,“我們除了在中國為特斯拉建了1100多個目的地充電樁,還把它們連成網,通過我們的充電網APP就可以知道最近的充電點在哪,是否空閑,還提供出行的線路規劃。”
王振飛坦言自己是這場進化革命的信徒,“我會堅定不移地做發現一種新生活的參與者。”
而在成都特斯拉中心,我還遇到一位特斯拉車主,從事LED行業的楊磊,正是特斯拉啟發了他,目前正在研發一種智能電池。
特斯拉是煽動進化風暴的那只蝴蝶,越來越多的人沖進風暴里,成為參與者及見證者。
重點戰役:無人駕駛
汽車的終極形態不好說,但下一個形態肯定是無人駕駛。就是那輛沒有方向盤,沒有油門和剎車的“小怪物”。想要將互聯網與汽車完全融合,必須解放駕駛者的雙手,這樣車聯網系統才會迎來發展。
特斯拉正在為自己的電動汽車開發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并且在與汽車零配件廠商展開溝通。去年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將在五六年內準備就緒。
最早進入無人駕駛領域的Google,其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安全行駛了接近 70 萬英里,目前正在攻克惡劣天氣下的環境識別問題。
目前看來,最理想的情況便是特斯拉與Google合作,而馬斯克也曾表示有這種可能。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絡版曾刊登過題為《發自2023年的報道:谷歌考慮從特斯拉采購25萬輛無人駕駛汽車,但最終收購了特斯拉》的文章,并為馬斯克杜撰了一個聲明,聲明的最后,馬斯克說:我期待著有機會與Google一同合作,改變交通的本質。我們將共同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節約數萬億美元資金,把世界變成更美好的人間。
無論特斯拉是自己造無人駕駛汽車,還是和Google合作,這場汽車進化革命都終將改變人類,改變世界,如那篇文章所言:把世界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