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作者·編者·
《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第二屆編輯委員會暨第一次工作會議紀要
《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第二屆編輯委員會暨第一次工作會議于2016年8月5日在江蘇南京紫金山莊會議中心召開。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史紅社長、本刊總編輯鄭樹森院士、副總編輯石炳毅教授、來自全國各地30余位編委以及《中華醫學雜志》等6本期刊的編輯部主任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議由編輯部主任董燕萍主持,她介紹了與會的領導和專家,并對《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編委會的換屆工作做了簡短介紹。由中華醫學會主辦、浙大一院承辦的《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自2007年創刊至今已走過了九載春秋,一路走來,不斷前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這些成績來之不易,離不開編委的關心和指導,離不開作者的支持和厚愛,離不開編輯人員的心血和汗水。《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第二屆編輯委員會由來自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100多位移植領域的著名專家組成,必將對雜志的學術導向、質量把控以及影響力起到指導和推進作用。
總編輯鄭樹森院士匯報了《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第一屆編輯委員會成立以來的工作情況。雜志堅持實行同行評議,每篇稿件均由2位審稿人把關,且全部實行“雙盲”匿名評審。2013、2014年影響因子和外科學排名在3本同類期刊中位居首位。在期刊內容建設方面,本刊與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各相關專業學組緊密合作,多篇移植領域的重要指南與專家共識在我刊首發,如《中國肝癌肝移植臨床實踐指南》、《中國心臟死亡捐獻器官評估與應用專家共識》、《中國肝移植受者代謝病管理專家共識(2015版)》、《中國兒童肝移植臨床診療指南(2015版)》、《中國兒童腎移植臨床診療指南(2015版)》等。同時,編輯部連續5年承辦了國內移植領域最高規格的中國器官移植大會;舉辦“移植青年學者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國移植指南與專家共識研討會”等。在數字化建設方面,本刊實現在線投審稿系統、開放閱讀、學術不端檢測、設立“丁香園醫學專業論壇期刊賬號”等,網站訪問量及下載量逐年上升。編輯人員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和編輯出版培訓班,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在2013年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首次評刊活動中,本刊編校質量審讀評分在41本電子版系列雜志中名列第三。同時,總編輯鄭樹森院士指出,期刊目前還面臨稿源匱乏、原創性論著較少、引用率偏低等問題。因此,下階段工作計劃主要圍繞積極組稿、發揮執行編委作用增加來稿量、加大既往重點文章宣傳力度提高引用率、繼續申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等方面展開。最后,根據在過去4年任期內為本刊組稿、審稿和宣傳等方面所做的貢獻,石炳毅教授、張水軍教授、徐驍教授、葉啟發教授、薛武軍教授、夏強教授、王長希教授、朱志軍教授、黃潔教授、周琳教授被評選為《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第一屆編輯委員會優秀編委。
史紅社長宣讀了“中華醫學會關于同意組建《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第二屆編輯委員會的批復”,并為總編輯、副總編輯及編委頒發了聘書。同時,史社長肯定了《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第一屆編委會的工作和期刊所取得的成績。未來電子版期刊要陸續向網絡版期刊轉型,以滿足讀者移動終端閱讀的需要。
會議討論環節由編輯部主任董燕萍主持。與會編委和各編輯部主任圍繞期刊出版計劃、稿源組織、編委會運作、宣傳工作等方面展開熱烈討論,提出很多建設性意見。副總編輯石炳毅教授指出,電子版期刊與紙版期刊相比有其特有優勢,希望編委能夠關心期刊的發展,積極組稿,認真審稿,為期刊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編委陳忠華教授認為,雖然面臨同類核心期刊的競爭,但是要依托《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總編輯、副總編輯在國內外的權威學術地位,編委共同努力,為本刊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中華器官移植雜志》編輯部喻俊主任為本刊申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提出了建議,指出要辦成深受讀者喜愛的學術期刊非常重要。《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編輯部汪謙主任針對電子版期刊如何立足學科前沿提出了寶貴建議。編委葉啟發教授也就雜志今后的發展做了精彩發言。
最后,總編輯鄭樹森院士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并衷心感謝各位編委、審稿人多年來對本刊的關心、支持和真誠奉獻,希望在新一屆編委的大力支持下,雜志欣欣向榮,取得長足進步,為中國移植事業的學術繁榮繼續做出貢獻。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