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在一種叫做擬南芥(Arabidopsis)的小花植物中插入一種特殊的玉米酶,會使其生長速度加倍,種子產量達到原來的4倍。
這一發現有望提高油菜籽、大豆等重要油料作物和生物燃料作物亞麻薺的產量,也會捕獲更多大氣二氧化碳,有可能給食用作物和生物燃料種植帶來變革。
圭爾夫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系(MCB)教授邁克爾·埃米斯說,通過這一發現,即使田間種植的效果只有實驗室的1/10,產量仍會增加40%~50%,而且植物長得更大,能在不增加種植面積的情況下提高碳捕獲。研究人員還指出,通過研究這種酶對淀粉的影響,他們的轉基因作物長得更大。雖然轉基因會導致作物開花更多,含種子的莢果更多,但種子營養成分不變。他們打算在油菜和其他作物中進一步試驗,田間試驗和分析可能花幾年的時間。相關論文發表在《植物生
物技術雜志》上。
(吉林科技網)
長期以來,焚燒秸稈成了令多方頭疼的難題。近日,在石家莊舉辦的唐山權達綠色能源聯產綜合項目新聞發布會上,唐山權達環保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有權對自主研制的兩項專利技術“敞開式快速炭化窯及用其生產炭的工藝”和“生物活性炭肥”進行了重點推廣發布,展示介紹了多種炭化樣品、炭肥樣品。
“敞開式快速炭化窯及用其生產炭的工藝”是運用敞開式快速炭化窯生產技術工藝,用秸稈生產出活性炭、木醋酸、木焦油和可燃氣體。此種生物肥可提高蔬菜產量達40%以上,提高糧食產量達20%~30%。
王有權介紹,此生物活性炭肥可謂是“三強合成”:一強是生物炭,它是肥料生產的最佳原料,其塇地、養菌、供養、培肥能力好,具有一般肥料不具有的功效;二強是木醋酸液,它兼有代替農藥驅蟲劑、植物生長營養劑和化解毒土的綜合功能;三強是有益活性菌,抗熱耐寒能力極強,生命期可達24個多月。
(環球網)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僅占玉米基因組1%左右的開放染色質,決定著將近一半的玉米多樣性特征。這一發現使科學家能夠更容易地開展轉基因玉米研究,開發出更耐旱或更高產的玉米品種,從而緩解人類面臨的糧食壓力。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通過數據計算和統計分析,確定了基因組中的開放染色質。
有大約一半的玉米多樣性特征,是由這些開放染色質決定的,另一半則由其他基因決定,這兩部分基因加在一起只占整個玉米基因組的3%左右。
研究人員表示,最新研究成果不僅可以大大縮小玉米育種和基因編輯所需篩查的基因范圍,加快作物改良進程,開發出更耐旱或更高產的玉米品種,同時也為其他農作物研究指明了方向,這對緩解日益嚴峻的全球糧食問題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中國科技網)
來自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稱,他們完成了對30余種胡蘿卜樣品的測序,繪制出了胡蘿卜基因組序列草圖。這很可能是迄今最完整的蔬菜基因組序列草圖。研究人員稱,這一研究闡明了胡蘿卜的起源和演化過程,對改善胡蘿卜和其他農作物的營養價值提供了可能。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志網站上。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菲利普·西蒙和他的研究團隊使用一根胡蘿卜的DNA組裝了一個高質量的參照基因組,確認了胡蘿卜共有32113個基因,其中有10530個基因是胡蘿卜特有的。
此外,他們在胡蘿卜根部發現了一個負責積累維生素A前體的基因,正是這個基因讓胡蘿卜積累起特別多的β-胡蘿卜素。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研究不僅能夠幫助胡蘿卜育種者改善胡蘿卜的口感和營養價值,未來還有望讓其他作物具備胡蘿卜的“特長”,使口味更好,更有營養。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