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瑛瑛,劉 瀟,俞柳萍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北南區潭西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廣西柳州545000)
65歲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診治及預防
韋瑛瑛,劉 瀟,俞柳萍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北南區潭西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廣西柳州545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此外,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2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逐年增加,且此疾病發病原因具有多種性,若不及時給予相應的合理有效的診治,不僅患者的生活質量會受到嚴重影響,同時,也存在引發多種疾病的危險性,嚴重時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為此,明確2型糖尿病疾病的有效診治和預防方式相當重要.
2型糖尿?。辉\治;預防
2型糖尿病也稱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原名為成人發病型糖尿病,一般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較為常見,在糖尿病疾病中占比可高達90%.糖尿病典型癥狀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相當一部分患者的癥狀不明顯,因而,身患糖尿病多時,卻渾然不知.體檢或其它疾病就診時發現,耽誤了治療時機.一旦確診糖尿病,對糖尿病要有正確的認識.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病無法治愈,只能進行有效地控制.因此,治療糖尿病屬于長期持續性的事情,切不可對所患疾病持無所謂態度,既要重視飲食、體育鍛煉、藥物治療,但也不能對此病過度擔心.
2型糖尿病患者并未完全喪失產生胰島素的能力,部分患者甚至產生過多胰島素,但胰島素作用不高.所以,體內相對缺乏胰島素,這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不需要采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原因,但往往后期仍需使用胰島素藥物進行治療.此疾病在多種致病原因下,經漫長病理過程所導致,因目前對糖尿病疾病發病機制和原因仍不清楚,所以目前在糖尿病的治療上仍無根治方案,但可給予綜合性治療,延緩或減低各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目的在于敘述65歲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診治和預防,現報道如下.
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為6.5%,空腹血糖指數>7 mmol/L或OGTT2 h血糖指數≥11.1 mmol/L[1],或高血糖危象或高血糖癥的典型癥狀存在,隨機血糖指數≥11.1 mmol/L.如果高血糖屬于不明確的,應進行特定的反復性測試,以進一步確認.空腹血糖、8 h或更多的時間沒有熱量的攝入,相當于75 g無水葡萄糖溶于水作為OGTT糖負荷[2].糖尿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患者體重無原因狀況下減輕、煩渴多飲、多尿等.
空腹血糖異常:5.6 mmol/L≤2 h<7 mmol/L;糖耐量異常:7.8 mmol/L≤2 h<11.1 mmol/L[3].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從疾病控制的角度而言,它又是能夠自我管理的疾病,其疾病是不斷變化的.對于糖尿病的治療,臨床遵循“五駕馬車”的原則,即自我檢測、教育、醫學、運動和飲食.
2.1教育 糖尿病的治療核心為教育環節,相關組織可以定期進行糖尿病患者的交流、個別指導、班級、健康教育、隨訪、講座等,以這樣的方式對患者或其家庭成員進行疾病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度,以便做好自我管控.此外,還可以讓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患者可以盡早發現自己的糖尿病癥狀,掌握疾病的知識和控制的基本技能,同時也能提高自我生活質量.
2.2醫學營養療法 2型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超重和肥胖患者,接受醫學營養的方式進行治療,可讓體征指數得到更加良好的改善,改善患者高血壓、脂和糖代謝紊亂等狀況,降低降糖藥物用量.每日攝入熱量需計算總熱量,計算營養物質含量,并合理分配每日飲食狀況,每日三餐可按1/3、1/3、1/3的比例進行分配[4-6].
2.3合理運動 胰島素敏感性的患者,用于改善血糖控制和脂肪分解,減少體重,改善脂質代謝,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效果.此外,患者還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和身體機能,降低患者緊張和壓力狀況.同時,進行體育鍛煉需根據個人狀況而定,勿過渡,需持之以恒、循序漸進、適可而止,主要為有氧運動,建議最佳方式為醫療步行.
2.4病情監測 在治療過程中,糖尿病患者應善于學習,主動掌握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知識,定期復查血糖、尿葡萄糖、預防或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糖尿病患者應養成定期監測血糖的習慣,并定期到醫院檢查身體狀況.穩定血糖,可每周測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兩小時后,根據血糖的變化調整藥物.當血糖波動較大時,需在餐后血糖監測空腹血糖,每天三餐,直至血糖穩定[7-9].每三個月到醫院測定糖化血紅蛋白,尿白蛋白等指數.每六個月至少要到眼科門診,眼底檢查有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定時測量血壓、心電圖,了解心腦功能情況藥物治療.
2.5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上可采用降糖藥物,如胰島素分泌促進藥物、雙胍類藥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DDP-IV抑制劑等.2型糖尿病一旦確診后可給予生活干預[3],這也是此疾病治療的基礎方式.若單純性給予生活干預無法讓血糖達到正常范圍,可給予藥物治療,首選藥物可為二甲雙胍,若仍然無效,可加用葡萄糖苷酶抑制藥物或胰島素分泌促進藥物,其他不適合二甲雙胍治療的患者,可給予其他藥物組合.2種藥物聯合治療仍不達標準,可與胰島素治療相結合,或三種藥物聯合治療[9-11].
此外,糖尿病治療時間長,甚至終身,對其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包括飲食,運動、情緒和藥物,這就要求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毅力,堅定戰勝糖尿病的信念.必須控制血糖、血脂、血壓、糖化血紅蛋白,勿私自停藥或中斷治療等[12].
除了以上所提及到的診治方法之外,糖尿病還有三級預防原則.一級預防指盡量降低高?;蛱悄虿』颊呒膊顩r發展至2型糖尿?。欢夘A防指早期發現疾病則及時給予有效治療,降低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三級指延緩或避免糖尿病各合并癥的發展或發生,降低死亡和傷殘率,讓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改善,監測患者各體征狀況.2型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在早期大部分均屬于可治療、可消除的,可讓患者各項功能恢復正常.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早期的預防和治療是控制此疾病的關鍵所在.
[1]趙洪耘.老年2型糖尿病診治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171-172.
[2]李寶霞.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腎臟損害的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378-379.
[3]夏瑾瑋,張省亮,張 莉,等.老年2型糖尿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的免疫與臨床相關性[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3,12(5):375-380.
[4]周薇霞,李祖勝,姜永樂,等.門診起始胰島素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40例[J].中國藥業,2013,22(11):155-156.
[5]岳超慧,鄭效圣.老年 2型糖尿病并低血糖癥 60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9):66-67.
[6]黎曉綺,熊 燕,郭翼華,等.血清肌酸激酶在老年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患者中的檢測價值[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5,21(4):486-488.
[7]趙文州,何 陸,于 艷,等.年齡導致微創動態血糖監測異常原因分析及處理措施[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3,19(6):72-74.
[8]龐 靜,李社莉,呂雙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與下肢動脈病變的相關性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5):100-102.
[9]徐 鍵,李樹云,瞿 秋,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改變[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6):1432-1433.
[10]牛麗華,張中平.糖化血紅蛋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中的臨床價值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8):4260-4261.
[11]白凝凝.門冬胰島素30與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6):79-80.
[12]呂艷萍.2型糖尿病發病危險因素及護理干預[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2(11):157-158.
R587.1
A
2095-6894(2016)07-94-02
2016-05-22;接受日期:2016-06-06
韋瑛瑛.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社區醫學.Tel:0772-2085731 E-mail:2851980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