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霞
童話般的巴學園
文/王霞

黑柳徹子/著 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沒有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沒有一個老師不愛自己的學生。關鍵在于,你的愛是孩子們需要的嗎?你的愛是不是扼殺了孩子們的童真?《窗邊的小豆豆》能夠引起無數人共鳴,在兒童教育的方式上,給成人提供了深刻的啟示?!边@段話,是新華社對一本書的評價?,F在,我就拿起了這本書。它很舊,其上的包封換了三次了,卻還是弄皺了封面,弄卷了頁角。
《窗邊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徹子,日本著名女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這本書于1981年出版后,不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反響,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計銷量達938萬冊,成為日本歷史上銷量最大的一本書。它被譯成了33種文字,介紹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國出版時,《紐約時報》發表了兩個整版的書評文章,這一“殊榮”,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窗邊的小豆豆》記錄的是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親身經歷:小豆豆因為不能遵守課堂紀律,比如喜歡在教室的窗邊看街頭藝人們的表演,然后對他們大叫“宣傳藝人”,引得班里的小同學都擁擠到窗邊;把帶有抽屜的課桌拉出來又推進去,不停地弄出聲響來,以至于老師要不停地告誡她……總之小豆豆有著無窮的好奇心,并不顧環境而隨性放任自己的好奇心,最后被原學校退學了。來到巴學園后,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巴學園里親切、隨和又獨特的教學方式使這里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這里,沒有固定的課程表,每一節課都是按孩子們的喜好而決定上什么;這里,沒有傳統學校的嚴規戒律,孩子們可以在大廳的地上畫畫,可以光著身子在泳池里游泳,可以帶著毛毯來大廳露營,也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樹休息……
這里,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這里的孩子都是通常意義上的有這樣那樣問題的孩子,他們在通常的社會教育環境中格格不入、孤立無援,卻在這里學會了熱愛書本,學會了關心他人。
于是,這個用報廢電車做教室的學校,一個在外人眼里的破學校,卻成了小豆豆們心目中最好最好的學校,是童話般美好的世界。
一般人眼里的校長是怎樣的?嚴肅認真,兢兢業業?
小林校長,儼然一個慈愛的祖父,聽完小豆豆長達四個小時的說話而不打哈欠;也是他,當小豆豆為尋找錢包把糞坑里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時,只說“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更是他,經常對孩子們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
一般人眼里的媽媽呢?是不是整天跟在你的身后,督促你做著各種作業,課內課外的?
小豆豆的媽媽,面對被學校開除了的孩子,她四處奔走,找到了巴學園;也是她,盡管有著顧慮,但還是盡其所能,配合著小林校長和巴學園,為小豆豆準備“山里和海里的午餐”,準備睡衣毯子,讓小豆豆能在學校等候新教室——又一輛淘汰電車的到來。小豆豆何其幸運,她有一個包容、體貼的媽媽,從來沒有因為學校老師的指責而去訓斥孩子,而是盡自己的能力為小豆豆營造最理想的教育環境。
良好性格的培養,遠比一味學習知識重要得多。童年的主旋律應該是快樂,把孩子從單純的知識學習中解放出來,才是做到一切為了孩子的成長與發展,也才是理想的教育。身為父母的你是否想為自己的孩子營造一個巴學園,一個最能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天堂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好好讀讀這本《窗邊的小豆豆》吧!
□本欄編輯/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