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薛璇|文
在中國鉛產業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無論峰回路轉,還是柳暗花明,總有一個名字貫穿歲月、雋永悠遠,這就是河南豫光金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光金鉛”)。
當“十三五”規劃的帷幕徐徐拉開之時,作為中國最大的再生鉛企業,豫光金鉛已走過近60年的光輝歲月,從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廠,成長為中國鉛冶煉行業的旗艦,華麗騰飛的身影折射出豫光人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不懈奮進。
面對中國原生金屬礦產資源稟賦不足、特別是鉛礦產資源缺乏的窘境,豫光金鉛站在“十三五”規劃的新起點上,高擎綠色發展的旗幟,把鉛資源的循環再生融入企業的戰略規劃中,從廢鉛酸蓄電池的源頭回收入手,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秉承綠色環保、規范再生的宗旨,在全國6個省市建設67個廢鉛酸蓄電池回收中轉庫,積極倡導和建立起業界認可的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的豫光版圖。
計利者,當計天下利。豫光版圖開創了中國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的嶄新路徑,這既是豫光金鉛對資源與環境保護的深深憂慮,更是時代賦予這家鉛企旗艦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

6省67個站點
2015年夏天的一個凌晨,當人們都沉浸在睡夢中時,在重慶某地,一輛無牌小貨車悄悄開到一條溪溝旁,兩個黑影從車后抬出幾個塑料桶,將散發著酸味的液體直接傾倒在溪溝里。這些液體來源于一家廢鉛酸蓄電池非法回收網點,涉案人員將收購的廢蓄電池切開,鉛板和外殼出售給非法再生鉛廠,倒出的酸液不經任何環保處理,偷排入溪溝和下水道中。
廢鉛酸蓄電池的酸液具有強腐蝕性,傾倒之處,寸草不生;蓄電池中的含鉛化合物一旦泄漏,會滲入地下,讓土壤和地下水喪失利用價值。然而多年以來,這種非法拆解、偷排廢酸的污染行為在全國各地屢見不鮮,僅在2015年,全國各地就破獲多起廢鉛酸蓄電池非法收購和處置案件,數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刑拘。
非法回收拆解廢鉛酸蓄電池為什么屢禁不止?這些廢電池流向哪里?背后有什么不為人知的內幕?
廢鉛酸蓄電池是再生鉛的主要原料,從2004年到2014年,十年之間,中國的鉛酸蓄電池產銷量以每年約20%的速度增長,附帶也產生了數目巨大的廢鉛酸蓄電池。發達國家對廢鉛酸蓄電池的生產、運輸、回收、儲存、處置都有嚴格的規定,回收利用比例較高。據不完全統計,在美國,再生鉛使用比例為90%,日本為85%,歐洲為80%~90%。而在中國,實際使用再生鉛的比例不足50%。
阻礙再生鉛產業發展的最初源頭就是回收環節無序、處置環節污染。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全國約70%的廢鉛酸蓄電池回收企業以個體戶為主,出售給無證小企業或“夫妻作坊”,經過野蠻拆解之后,利用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土制爐冶煉粗鉛,造成嚴重的鉛、酸污染,給子孫后代留下無窮的危害。
豫光金鉛再生資源部的小趙長期從事廢鉛酸蓄電池回收業務,他對這種非法收購、拆解現象感觸最深。他告訴記者,僅在濟源、新鄉等地,私人小企業就很多,他們沒有環保和稅收成本,可以抬高收購價格,再賣到非法企業土法冶煉。說到這里,小趙讓記者看他手機里一個視頻,在烏煙瘴氣的一個院子里,一臺爐子正在熔煉鉛水,黑煙直沖天空。這個場景,深深地刺痛了在場每個人的心。

非法回收拆解廢鉛酸蓄電池
現象雖然觸目驚心,但原因卻很簡單,重重亂象背后存在著一條巨大的灰色利益鏈,圍繞這條利益鏈,非法回收人員、非法冶煉企業大行其道,游走在違法與污染的“紅燈區”,發了一筆筆數目可觀的“環境財”。
是不是經濟社會的發展非要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難道我們真的無法穿越這片充滿亂象的陰云嗎?
亂象的源頭在哪里?豫光金鉛副總經理李新戰給了記者答案:“所有亂象的源頭就是非法、無序的回收環節,這是制約我國再生鉛產業發展的突出瓶頸。”
這幾年間,有人想要在辦公樓里找到李新戰很難,他多半時間奔波于全國各地,為企業尋求再生鉛原料。2000年,李新戰開始負責廢電池回收的具體工作,逐步與專業再生資源回收公司、礦務局、蓄電池廠等開展全面合作。然而,令他發愁的是,大部分的原料都被非法回收點和非法冶煉企業“搶”去了,而豫光金鉛作為中國最大的再生鉛企業卻無米可炊,巨大的壓力讓這位70后的高管滿頭白發。
破解原料之困是豫光金鉛的當務之急,扭轉亂象之源更是社會各界的一致共識。然而,收回“糧食”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再生鉛企業必須有一套工藝成熟、環保先進的“糧食加工廠”,形成從回收到處置的閉環鏈條,否則,建立回收體系就是本末倒置。而豫光金鉛,以其雄厚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實現了從原生鉛小廠到再生鉛龍頭企業的華麗轉身,也為豫光版圖奠定了堅不可摧的強大根基。
2015年12月28日,寒風凜冽,而豫光金鉛的廢鉛酸蓄電池處理線卻運行正熱,隆隆聲響。早在2007年3月,豫光金鉛就投資1.2億元,引進意大利CX系統,建成一期年處理18萬噸的廢鉛酸蓄電池綜合回收線;三年之后,2010年10月,二期廢鉛酸蓄電池處理系統工程建成;2012年2月,豫光金鉛又投資建設了位于江西源豐的18萬噸廢鉛酸蓄電池回收處置中心。目前,豫光金鉛廢鉛酸蓄電池的年綜合處理能力為54萬噸。
“沒有處理能力和實力,我們就不敢在全國布局回收網絡。”豫光金鉛鉛合金公司經理高富娥自信地說,她帶領記者來到處理現場參觀,并詳細介紹了工藝流程。
當一批廢鉛酸蓄電池進入CX系統時,首先由機器打孔排酸,放出的低品位廢酸作為污酸進行環保處理,品位較高的酸經過提純,純度可達98%。放酸之后的廢蓄電池經過破碎之后,通過先進的水力浮選和氣體反吹,分離出鉛柵、鉛泥、聚丙烯、ABS等不同物質。經過這一道道工序之后,上述物質就有了不同的歸宿:
——鉛柵經過添加合金之后,鑄成鉛基合金錠。
——鉛膏和鉛精礦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進入富氧底吹爐進行熔煉,產出陽極鉛板。
——聚丙烯、ABS材料經過分選、分色后,制粒包裝。
至此,廢鉛酸蓄電池在豫光金鉛全部“吃干榨凈”,實現環保回收。
記者來到被業界譽為“豫光煉鉛法”富氧底吹爐前,現場干凈整潔,聞不到一絲異味,一改傳統鉛冶煉企業臟、黑、差、濃煙刺鼻的印象。現場的技術人員對記者說:“這套系統環保設施先進,自動化程度高,工藝流程短,用工人數少,與國內同類企業相比節能40%,同時配套有兩臺余熱發電機組。”
投資4.2億元的富氧底吹熔煉系統是與CX處理系統相配套的,于2010年5月建成。鉛精礦、鉛膏、鉛渣等原料進入富氧底吹熔煉爐中,直接熔煉出陽極鉛。這種“再生鉛+原生鉛精礦”的熔煉模式至今仍是亞洲第一家,牢牢占據了鉛冶煉行業的翹楚地位,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定蕃為首的專家組鑒定該項技術之后,稱之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2012年1月,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該項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我們的熔煉系統可以采用原生礦,也可以原生加再生,隨著豫光金鉛回收網絡的日臻成熟,我們不斷調整工藝技術,將來這套設備也可以完全吃‘再生鉛膏’。”高富娥介紹說。
春江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曾經,豫光人以“豫光模式”造就了世界再生鉛領域的“中國樣本”;今天,豫光人以走在時代前列的責任擔當,創新經營模式,以時不我待的勁頭,推出了新時期企業發展壯大的“一號工程”——豫光版圖,旨在一步一步疏解亂象,突破中國再生鉛產業發展的現實瓶頸。

再生鉛中控室

再生鉛處理車間

河南濟源豫光再生鉛生產線
每天下午,司機老劉開著一輛危險品專用貨車,把廢鉛酸蓄電池運到湖南圣恒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恒公司”)。位于湖南省寧鄉縣煤炭壩鎮工業小區的圣恒公司是豫光金鉛在湖南投資興建的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儲運基地,于2014年12月獲得危廢經營許可證。老劉運來的廢鉛酸蓄電池,在這里經過人工初次分選后,分類存放在藍色的防泄漏中轉箱里和防腐托盤上,定期用危廢專用車運往豫光金鉛江西源豐處理基地。
記者在這里看到,堆放場地采用防酸大理石做地面,周圍設有導酸槽、廢酸收集池和微負壓空氣凈化系統,以防出現泄漏事故。800平方米的倉庫內叉車、鏟車一應俱全,安裝有多處監控攝像頭,基地負責人坐在辦公室里,就能清晰地看到廢電池的回收、過磅、裝卸、轉運等全過程。
老劉拉來的這車廢電池,來源于湖南全省各處的汽車4S店、電動車維修點和通訊基站等使用單位。在湖南省境內,圣恒公司布設有14個基層回收點,覆蓋了全省13個地州市,各州市下面又有數名業務員,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式的回收網絡,廢電池逐級回收之后,最終送到豫光金鉛的江西源豐處理中心,形成了“業務員回收→基地集中儲存→危廢專用車輛運輸→環保再生處理”的閉環流程。
在豫光版圖出臺之前,我國還沒有由再生鉛企業建成的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網絡,豫光金鉛則是第一個“吃螃蟹者”。在全國建立一套規范回收、流向有序、化零為整的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網絡正是豫光人這些年的不懈探索,圣恒公司就是豫光版圖的一個成熟的縮影,類似已步入正軌的回收儲存基地,豫光金鉛已經在河南、湖南建立了數個。
變亂象為規范,變單點為全域。采訪中,豫光金鉛副總經理李新戰介紹說,豫光金鉛下一步擬在河南、陜西、山西、江西、福建、四川6個省市建設67個類似圣恒公司這樣的廢鉛酸蓄電池收集貯存網點(中轉庫),每個中轉庫覆蓋100公里半徑的城市和農村,這6個省市、67個中轉庫是豫光金鉛經過深入調研,綜合衡量地域、人口、交通、經濟、消費等各類因素之后做出的縝密戰略布局。為此,豫光金鉛擬累計投資9億元,建設周期36個月,建成后廢鉛酸蓄電池年回收集聚量為72萬噸。屆時,一塊塊廢鉛酸蓄電池將在豫光版圖的完整規劃中,實現大遷徙,重歸環保通途。

豫光回收的廢鉛酸電池
志存高遠,謀而后定,行且堅毅。對豫光金鉛來說,當豫光版圖的戰略落定之后,雖然還有更多、更高的山峰要攀登,但是厚積薄發的豫光金鉛遇山開路,逢水架橋,讓豫光版圖運行有序,日漸成熟。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據了解,豫光金鉛將采取自建、控股、參股、與社會專業力量合作等方式,鞏固、擴大基礎回收網絡,這算是豫光版圖的第一攻略。在采訪中,記者接觸了多位相關人士,對豫光版圖中的基礎回收網絡進行了初探和評述。
——“在圣恒公司前期運作的基礎上,由豫光金鉛投入資金和人力,以控股、合作的方式,讓圣恒公司納入‘豫光版圖’,實現合作共贏。”圣恒公司總經理王及明如是說。
——“我們是一家集廢鉛酸蓄電池配送、回收、合法轉移的正規企業,讓廢鉛酸蓄電池得以環保循環是我們的宗旨,我們現在已和豫光金鉛達成戰略合作意向。”上海鑫云蓄電池配送回收中心經理薛本錫如是說。
——“豫光金鉛作為國內最大的再生鉛企業,與我們鉛酸蓄電池企業有著長期的合作,我們將和豫光金鉛攜手,利用現有的銷售網絡,建立起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的逆向物流,以‘銷一收一’、‘以舊換新’的形式,與豫光金鉛形成牢固的戰略聯盟。”某鉛酸蓄電池龍頭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隨著中國通訊產業的飛速發展,我們每年將報廢數量眾多的UPS蓄電池。我們已經和豫光金鉛簽約,實現定向回收、集中回收。”中國聯通某分公司經理如是說。
物流系統是豫光版圖的第二攻略。記者登上一輛危廢專用運輸貨車,在駕駛臺前方,安裝有一部GPS定位系統。司機告訴記者,每輛車所在位置、行車路線、行駛時間都被這臺儀器記錄下來。在貨車的后廂部,整車的底板都用防酸的316L不銹鋼板焊接成防泄漏底殼,車底部設計有廢酸回收罐,車身印有明顯的危廢標識。“開這種車輛可不比普通貨車,有一套嚴格的規定,提前要辦理《危險廢物轉移聯單》,不能超速,不能違章超車、停車,甚至開多長時間都有嚴格的規定。一旦在轉運過程中出現散落、丟失、被盜以及交通事故,有完整的應急預案和處置步驟。”司機對記者詳細介紹說。
據了解,豫光版圖的整體規劃中,所有的運輸車輛都由豫光金鉛總部統籌調配,每次轉運前要提前制定詳細的運輸方案、路線及時間,盡可能避免車輛穿越學校、醫院、居民小區等人口密集區域,并遠離河道、水渠等敏感區。車輛上除安裝有GPS系統之外,還安裝有攝像頭,讓裝車、運輸、卸貨的全過程可控、可查。
當傳統產業遇上“互聯網+”,勢必發揮出無窮的力量。在豫光版圖中,最“高大上”的應屬第三大攻略——信息化平臺系統。這是以“互聯網+回收倉儲”的模式,在線上線下進行無縫對接的創新之舉。關于該系統,李新戰解釋說:“依托互聯網、移動通信、GPS、數據庫、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用信息管理系統對來自各回收站點和處理中心的實時信息進行收集、保存和分析,通過GPS定位對物流進行跟蹤調度,自動完成路徑分析和最優選擇,減少運輸成本和空載率,從而實現回收網點、運輸車輛、處置系統之間的信息化、智能化銜接。”
身處大數據時代,經過幾年的努力,一套化零為整、綠色環保、高度智能的回收模式漸具成熟,形成互聯網+物流倉儲的規范運營,從而終結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的亂象時代。
“地球并非祖先給我們的禮物,而是后代交由我們保管的寶藏。”展望未來,豫光人志在必得,信心滿滿。

研討會現場
綠色豫光,鉛企標桿。
處于豫光版圖翼下,分散在各處的廢鉛酸蓄電池,正源源不斷地回歸循環利用的綠色通途,不但利用了城市礦山資源,還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作為旗艦企業,豫光金鉛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利用的主體,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和贊譽,豫光金鉛的“朋友圈”因此也越做越大。
記者在豫光金鉛本部采訪期間,遇到了從事廢鉛酸蓄電池供應的安徽客商關義飛,他是豫光金鉛多年的合作伙伴之一。記者與他之間有一段對話。
問:“現在廢電池貨源情況如何?”
答:“現在好多了,在過去,非法小廠分散了很多貨源。”
問:“非法小冶煉廠需要投資多少?”
答:“非法小廠投入5萬~10萬元就可以開工,而正規鉛蓄電池處置企業至少需要投資上億元。”
問:“這些小廠有除塵除硫設施嗎?”
答:“基本沒有,他們一個月一個月換地方租,有檢查的來了,立馬用汽車拉著爐子就跑……”
問:“你為什么一直與豫光金鉛合作?”
答:“豫光金鉛是國有大型上市公司,管理正規,依法辦企,與豫光金鉛合作,我放心。”
豫光金鉛屬國有控股上市企業,擁有廢鉛酸蓄電池回收資質和《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是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首批通過工信部、環保部核查準入合格再生鉛企業(公告2012年第75號文),先后榮獲“全國有色金屬工業創建節約型企業先進單位”稱號、“全國創新能力行業十強”、國家重點行業清潔生產示范企業、能效標桿企業等稱號。
針對豫光金鉛的工藝裝備水平和回收網絡的組建運行,記者專程采訪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秘書長張希忠。“首先,豫光金鉛原生鉛的冶煉基礎條件很好,可以與再生鉛生產過程進行良好的銜接。其次,豫光金鉛在鉛泥的混煉有較好的硫處理設備,可以杜絕二氧化硫污染并且回收二氧化硫。第三,豫光金鉛在廢鉛酸電池的處理方面也很有競爭力,處于國內一流水平。隨著我國廢鉛酸蓄電池的報廢量增加,豫光金鉛(這種回收模式)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對節能環保的貢獻不言而喻。”張希忠對記者說。

江西源豐場景

江西源豐生產廠區
上海蓄電池環保產業聯盟秘書長吳小云接受采訪時指出,豫光金鉛是中國再生鉛產業的龍頭企業,該聯盟目前正在與豫光金鉛方面形成戰略合作關系,以期共同促進中國廢鉛酸蓄電池的良性回收和處置。
位于浙江蘭溪游埠工業區的浙江新生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2014年正式獲批的專業廢蓄電池回收儲運公司,年回收量在5萬噸左右。該公司總經理張德瑞告訴記者,他們愿意與豫光金鉛這類國有上市公司深度合作,共同發力,打破原有的灰色利益鏈,讓廢鉛酸蓄電池重回綠色、環保的回收渠道中來。
在采訪中,記者感覺到,很多從事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的業內人員,盡管都面臨著外部利益的誘惑,但像王及明、吳小云、關義飛這樣的有志之士,他們都有著同樣嚴格的立場和原則。在采訪中,他們一致表示:“豫光金鉛是上市公司,運行規范,環保設施齊全,在綜合成本、效益、責任、環保等方面,豫光金鉛有競爭優勢,對于我們未來的發展十分有利,我們愿意與豫光金鉛合作。”
今天,在豫光版圖的集聚之下,加之豫光金鉛的技術、設備、規模、信譽等優勢,眾多優勢匯聚在一起,必然會發出無比巨大的威力。成為中國再生鉛產業良性發展的風向標,引領中國廢鉛酸蓄電池產業進入“規范回收、流向有序”的綠色循環,這就是豫光人的終極追求。從濟源本部到江西、湖南、浙江、上海,再到覆蓋全國的閉環運行體系,豫光金鉛的努力已經初見成效。正如國家環保部污染防控司原巡視員司長李新民所評價的:“我個人十分看好豫光金鉛(版圖)這種回收模式。”
從4000年前的夏朝,到周朝、秦朝,官府都有春天不準伐木、夏天禁止捕魚、不準捕殺幼獸和獲取鳥蛋的禁令,古人啟示我們,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時不我待。
毋庸諱言,目前中國在廢鉛酸蓄電池回收領域,還存在很多不合理、不規范、不完善的現象。但是,轉型已經開啟,發展不容回頭,倡導綠色、環保、再生、循環的模式,成為以豫光金鉛為典型的一大批企業共同的價值取向,也是整個產業在發展中不斷校正前行方向的有力注腳。
“豫光版圖可以解決再生鉛行業資源供給不足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再生金屬的回收利用率,減少二次污染,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作為上市企業,無論對股民還是對社會,我們都有責任和擔當。” 豫光金鉛財務總監苗紅強道出了全體豫光人的共同心聲。
關于政策導向,苗紅強也有他自己的建議:“國家應該從經濟政策上考慮支持循環再生產業。近年來,國家再生鉛在退稅逐年下降,從50%降到了30%,再生鉛企業的利潤本來就薄,這樣下去,正規企業生存就很艱難,我們建議將廢鉛酸蓄電池的退稅恢復到50%。”
孟子曰:“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身處王屋圣地,豫光人正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和韌性,在全國奠定了一個環保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的行業坐標,而豫光版圖正是這個坐標上的經緯線。豫光人也深深知道“堅持”這兩個字的深刻含義,他們堅信,前進的路上也許充滿著風雨和挑戰,但是,“道之所存,雖千萬人,吾往矣。”不遠的將來,豫光版圖將散發出磅礴的力量,讓一幅天藍、地凈、水綠、城美的豫光畫卷永恒地定格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