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衛峰
胎盤早剝臨床處理時限與妊娠結局分析
高衛峰
目的研究分析臨床處理胎盤早剝時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對73例胎盤早剝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不同臨床處理時限對胎盤早剝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結果73例產婦中發生產后出血27例,死胎4例,早期新生兒死亡5例,新生兒窒息48例。其中產后出血產婦臨床處理時限為(364.7±53.6)min、發生死胎者臨床處理時限為(534.5±48.9)min、發生早期新生兒死亡者臨床處理時限為(427.3±53.6)min、發生新生兒窒息者臨床處理時限為(224.7±38.6)min。而未發生產后出血、死胎、早期新生兒死亡以及新生兒窒息者臨床處理時限分別為(126.8±33.4)、(104.5±23.6)、(95.8±25.4)、(144.8±42.4)min;未發生不良妊娠結局者臨床處理時限均顯著短于發生不良妊娠結局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處理時限可對胎盤早剝或者妊娠結局造成較大影響,縮短臨床處理時限有助于改善或者妊娠結局。
胎盤早剝;妊娠結局;處理時限;圍生結局
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嚴重的并發癥,指在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胎盤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1]。該病發病緊急,病情進展迅速。輕型胎盤早剝患者主要表現為陰道流血,可伴有輕度腹痛或腹痛不明顯,由于胎盤剝離面積較輕,陰道出血量一般不大,患者貧血體征不明顯[2]。重型胎盤早剝,其病情嚴重程度因胎盤后積血多少以及剝離面大小而不同,患者可表現為腰酸、腰痛,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3],如處理不及時,可危及母兒生命。因此,早期發現異常體征并及時處理有助于改善妊娠結局。本文即對不同臨床處理時限在胎盤早剝患者妊娠結局中的影響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73例胎盤早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單胎,患者年齡19~42歲,平均年齡(28.6±5.2)歲;孕周20~38周,平均孕周(28.6±3.4)周;其中初產婦54例,經產婦19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22例,剖宮產51例。產前檢查≥4次12例,1~3次38例,從未產前檢查23例。臨床表現:73例均急診入院,52例患者入院時具有明顯的腰背痛、腹痛癥狀,43例伴陰道出血,12例胎位不清、胎心消失,8例惡心、嘔吐等休克癥狀,5例廣泛滲血、血不凝,15例子宮張力大或呈板狀。
1.2檢查結果
1.2.1胎心監護 以最后一次胎心監護結果作為參考指標,其中胎心異常52例,具體表現為反復多次的中重度變化減速、遲發減速,基線靜止型、胎心消失,經吸氧、改變體位后仍無法緩解。
1.2.2超聲診斷 73例患者中接受B 超檢查67例,其中胎盤與子宮壁之間出現液性暗區,邊界不清楚者54例。前壁胎盤陽性28例,后壁胎盤陽性26例。
1.3方法 對73例胎盤早剝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搜集整理不同臨床處理時限對胎盤早剝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
1.4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患者分娩方式、圍生結局、圍生期并發癥,回顧胎盤早剝早期首發臨床征象、發病誘因以及臨床處理時限,分析圍生結局與臨床處理時限的關系。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妊娠結局及并發癥 73例產婦中發生產后出血27例,其中孕周≥37周17例,28≤孕周<37周8例,孕周<28 周2例。死胎4例,其中孕周≥37周2例,28≤孕周<37周1例,孕周<28 周1例。早期新生兒死亡5例,其中孕周≥37周2例,28≤孕周<37周2例,孕周<28 周1例。新生兒窒息48例,其中孕周≥37周25例,28≤孕周<37周13例,孕周<28 周10例。
2.2不良結局與處理時限 產后出血產婦臨床處理時限為(364.7±53.6)min、發生死胎者臨床處理時限為(534.5±48.9)min,發生早期新生兒死亡者臨床處理時限為(427.3±53.6)min、發生新生兒窒息者臨床處理時限為(224.7±38.6)min。而未發生產后出血、死胎、早期新生兒死亡以及新生兒窒息者臨床處理時限分別為(126.8±33.4)、(104.5±23.6)、(95.8±25.4)、(144.8±42.4)min;未發生不良妊娠結局者臨床處理時限均顯著短于發生不良妊娠結局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胎盤早剝是危及產婦、胎兒及新生兒的妊娠期急危重癥,其發病因素較多,目前認為主要致病因素有:①機械性因素:在摔倒時腹部直接觸地、腹部直接受撞擊等外傷、分娩過程中胎先露部下降、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胎位異常行外倒轉術矯正胎位等外界機械性因素均可能促使胎盤早剝[4]。②吸煙:吸煙使胎盤早剝發生危險增加90%,近10年的研究證實了吸煙與胎盤早剝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尼古丁對血管收縮的影響可引起血管痙攣缺血,且吸煙使血管發生退行性變而增加了毛細血管的脆性,胎盤早剝發生的危險性隨著每天吸煙數量的增加而增加[5]。③孕婦年齡及產次:隨著產次的增加,子宮內膜出現多次損傷,發生胎盤早剝的風險增加。④胎膜早破:相對于無胎膜早破者,胎膜早破孕婦發生胎盤早剝的風險較高。目前對于胎膜早破與胎盤早剝發生的機制不明確,可能與伴發絨毛膜羊膜炎有關[6]。⑤子宮靜脈壓升高:孕產婦長時間仰臥位時,可發生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7]。由于下腔靜脈受壓可導致靜脈壓升高,造成部分或全部胎盤自子宮壁剝離。
胎盤早剝可危及產婦及新生兒生命安全,早期診斷并及時給予合理干預有助于改善妊娠結局。B型超聲檢查可確定有無胎盤早剝,如出現胎盤與子宮壁之間液性暗區,提示胎盤后血腫,暗區內有時出現光點反射,此時應積極考慮胎盤早剝[8]。輕型胎盤早剝,患者主要表現為陰道流血,可伴有輕度腹痛或腹痛不明顯,由于胎盤剝離面積較輕,陰道出血量一般不大,患者平貧血體征不明顯。而對于重型胎盤早剝,其病情嚴重程度因胎盤后積血多少以及剝離面大小而不同,如處理不及時,可危及母兒生命。實驗室檢查可了解患者凝血功能及貧血程度,早期發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8]。在本研究中,73例產婦中發生產后出血27例,死胎4例,早期新生兒死亡5例,新生兒窒息48例。其中發生產后出血27例,其中孕周≥37周17例,28≤孕周<37周8例,孕周<28 周2例。死胎4例,其中孕周≥37周2例,28≤孕周<37周1例,孕周<28 周1例。早期新生兒死亡5例,其中孕周≥37周2例,28≤孕周<37周2例,孕周<28 周1例。新生兒窒息48例,其中孕周≥37周25例,28≤孕周<37周13例,孕周<28 周10例。不良結局及并發癥主要發生在孕周≥37周產婦,對于不同孕周胎盤早剝與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性有待進一步研究。在對臨床處理時限進行分析顯示,產后出血產婦臨床處理時限為(364.7±53.6)min、發生死胎者臨床處理時限(534.5±48.9)min、發生早期新生兒死亡者臨床處理時限(427.3±53.6)min、發生新生兒窒息者臨床處理時限為(224.7±38.6)min;而未發生產后出血、死胎、早期新生兒死亡以及新生兒窒息者臨床處理時限分別為(126.8±33.4)、(104.5±23.6)、(95.8±25.4)、(144.8±42.4)min;未發生不良妊娠結局者臨床處理時限均顯著短于發生不良妊娠結局者(P<0.05)。結果提示在發現早期癥狀后,積極給予處理可顯著改善妊娠結局、減少圍生期并發癥。
綜上所述,胎盤早剝是產科常見的急危重癥,臨床處理時限可對胎盤早剝或者妊娠結局造成較大影響,縮短臨床處理時限有助于改善或者妊娠結局,保障產婦及新生兒安全。
[1]王丹霞.孕婦胎盤早剝癥狀的護理干預措施.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6(2):233-234.
[2]應群芳,陸建平,茅晶晶.發生胎盤早剝的危險因素調查與分析.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5,35(2):235-236.
[3]楊子秀,宋風麗,馬麗麗,等.胎盤早剝40 例臨床分析.中國醫刊,2013,48(7):73-75.
[4]晉陽秋,魏鑫.胎盤早剝的臨床高危因素分析及并發癥的預防.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12):1700-1702.
[5]李銀河.胎盤早剝相關危險因素及其對母嬰妊娠結局的影響.山西醫藥雜志,2015,44(20):2420-2421.
[6]周玉珍.影響胎盤早剝臨床結局的相關因素及防范策略.中國實用醫藥,2013,8(22):66-67.
[7]馮萬蘭.剖宮產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對策.白求恩醫學雜志,2015,13(6):687-688.
[8]朱靖,汪菁,陳玲,等.胎盤早剝的危險因素及妊娠結局分析.安徽醫學,2015,36(12):1472-147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184
2016-08-10]
452370 河南省新密市人口和計劃生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