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敏
安平社區“好當家”——記“遼陽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李文娟
文/吳敏

李文娟
“從在社區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承諾要為社區居民服務好, 永遠把居民的事當作自己的家事。” 說這話的人名叫李文娟,是遼陽市弓長嶺區安平街道安平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 弓長嶺區黨代表、區人大代表, 熟悉她的居民都親切地稱她是“好當家”。
安平社區地處弓長嶺區中心地帶,共有居民5126戶,11012人。作為社區的當家人,居民的冷暖一直都是李文娟的牽掛。為解決社區“4050”人員及低保人員的就業問題,李文娟積極牽線搭橋,聯合區勞動就業局舉辦各種就業培訓班,先后幫助36名無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社區低保人員趙榮峰因車禍雙腿致殘,妻子體弱沒有工作,孩子上學,家庭非常貧困。李文娟多次到他家走訪慰問,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但她也深知,光是物質上的救助并不能徹底改變趙榮峰的家庭困境。李文娟根據趙榮峰的實際情況,經過多方聯系,在銀行為其妻子寧美艷找到一份清掃的工作,徹底解除了他家的后顧之憂。
今年,在李文娟的建議下,區勞動就業局還專門為安平社區加開了“月嫂培訓班”,很多下崗人員踴躍參加,并實現了再就業。
安平社區老舊小區多,很多居民樓的頂樓漏水、漏風嚴重,室內冬天上霜、夏天漏雨,住戶苦不堪言。2013年,弓長嶺區啟動“暖房子建設工程”。當李文娟得知社區將連續3年享受政府相關優惠政策后十分高興,“讓百姓住得溫暖、安心,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愿”。
為了能讓政策惠及每個居民,李文娟同社區干部起早貪黑地入戶調查,詳細耐心地向居民講解政策。有部分居民對收取窗戶護欄拆裝成本費不理解,李文娟就帶領社區干部一次又一次地上門做思想工作,直到做通為止。通過努力,社區內10棟老舊樓房改造工程很快便全部完成,5個老舊小區的樓區道路也舊貌變新顏。改造后的老舊樓房冬季室內溫度提高了3-5攝氏度,居民們贊不絕口,李文娟卻顯得很淡然:“只要家家的日子過舒服了,我再苦點,再累點也不算什么。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大家的服務員!”
安平社區離退休老干部、老職工較多,社區先后組建了秧歌隊、健身隊、文藝隊、合唱隊。為了能有一個像樣的排練室,李文娟不辭辛苦地四處奔波,積極與物業公司、駐區單位溝通聯系,爭取支持。如今,看著這4支隊伍捧回的一個又一個獎杯,還有老人們那洋溢著幸福笑容的臉龐,聽到男女老少的夸贊,李文娟自謙地說:“打造‘快樂驛站’,讓老人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這也是我的分內事!”
針對轄區部分居民文化水平不高的現狀,李文娟主動聯系區委組織部,利用“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安排黨員志愿者定期為居民免費開設法律、聲樂、國學課堂。
李文娟還組織社區干部和志愿者為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提供日常陪護、送餐助餐、家政服務、醫療康復等多元化的服務,為轄區0-3歲嬰幼兒提供早期教育和潛能開發服務等。每當有人來學習經驗,李文娟經常這樣總結:“社區是我們的家,我們就得像居家過日子一樣,愛惜、建設自己的家。大伙信任我,我就要當好這個家。”多年來,李文娟用滿腔的熱情、真誠的態度和貼心的服務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先后榮獲“遼陽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弓長嶺區優秀共產黨員”“遼陽市為民服務好黨員”等稱號。
歲月流逝,李文娟在平凡的崗位上已默默耕耘了10個年頭,“不管再干幾個10年,我都會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決不食言!”這,就是一名社區干部擲地有聲的誓言。
□本欄編輯/李勝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