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德世
抓作風促發展惠民生——普蘭店市炮臺街道踐行“三嚴三實”推進經濟發展
文/王德世

炮臺街道小劉村荷花灣一景
面對當前經濟形勢復雜嚴峻、經濟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的現狀,普蘭店市炮臺街道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為契機,提出“抓作風、促發展、惠民生”的發展思路,在逆境中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真抓實干,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步發展。
在炮臺街道,作風建設被視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切入點,因此始終緊抓作風建設不放松,并將領導班子建設作為作風建設的基礎,強化領導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要求黨員干部做到的領導班子首先要做到。街道主要領導每天早來晚走,率先垂范,干在一線,和群眾打成一片。一年365天,街道敞門辦公,百姓有事可隨時敲開主要領導辦公室,主要領導親自接訪;常年堅持領導干部值班制度,單位雖然沒有打更人員,但從沒有發生脫崗現象;每名機關干部自備一套勞動工具,包括鐵鍬、鎬頭等,隨時隨地可以參加勞動。街道對機關干部嚴格管理,把“三嚴三實”作為行為規范,切實做到“心中有黨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責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為”,打造出了一支能吃苦、講實干、能打硬仗的戰斗集體。同時注重夯實村級組織基礎,建設強有力的村級班子,25個村、社區全部由優秀致富能手和發展經濟能人擔任黨支部書記,切實增強了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在選拔任用干部、農村低保、動拆遷等群眾關心的問題上加強督導,嚴格落實村務政務公開。
炮臺街道注重打造廉潔政府和干部隊伍,規范行為準則,嚴明獎懲機制,制定了《關于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十二條規定》和《加強村級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規定》,對村級黨的建設、違章濫建、信訪穩定、衛生整治四項重點工作進行績效考核,保證村級工作隊伍不散,規章不亂,陣地不丟。要求黨員干部牢記“說給群眾聽、做給群眾看、領著群眾干”三句話,“說給群眾聽”就是要求黨員干部向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上級關于支農、惠農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政策等;“做給群眾看”就是要求黨員干部首先要帶頭富起來,為群眾作示范,樹樣板;“領著群眾干”就是要求黨員干部幫助和帶領周邊群眾選準致富項目,盡快致富奔小康。同時,要求黨員干部做到“管住手、管住嘴、管住腿”的“三管”和“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去的不去、不該做的不做”的“三不”。在街道干部隊伍中形成了光明正大用權、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做事的良好氛圍。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炮臺街道積極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做牢農業基礎地位。引導農民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鼓勵發展設施農業。通過組織培訓、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和技術,使“大棚經濟”發展成為提升農村經濟的有力武器,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炮臺街道大棚現已達1.45萬棟。發展特色農業,種植陸地櫻桃和大棚櫻桃,目前,炮臺街道大棚櫻桃的種植規模堪稱大連地區之最,大棚櫻桃年產量達500萬斤,年產值近3億元,被命名為“遼寧特產大櫻桃之鄉”。引導農民通過提高農產品品質、發展農業旅游、開發農產品采摘等,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截至2014年底,炮臺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651元,遠遠高于遼寧省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
二是注重項目建設加強工業的經濟引領作用。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注重以誠招商、以實招商,加強以商招商、點對點招商、專業化招商,以工業促進經
濟發展;通過產業升級、盤活閑置廠房、開發新產品及新項目等方式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大對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目前,炮臺街道共有工業企業39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9家,外資企業24家,上市公司4家。總投資5億元的東霖食品一期工程已經竣工,該項目開工后可年上繳稅金1500多萬元,出口創匯4500萬美元,安排就業900人左右;投資3.5億元的東霖食品二期工程正在辦理開工前相關手續;總投資4億元的壹橋海參深加工項目即將落戶;大連銘湖實業有限公司投資的汽車露營地、水上樂園項目,廣東誠筑實業有限公司投資的西湖主題公園等也在積極洽談中。
三是注重商業和旅游服務業的均衡發展。大商NTS購物中心在2014年以3600萬元的銷售額在行業中領跑,偉業市場、鄧屯市場、騰飛市場等封閉型集貿市場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改善經營環境等方式提高了自身競爭力。充分發揮銘湖國家4A級景區的龍頭作用,整合地區旅游資源,打造銘湖國際、荷花灣生態園、卡莎慕玻璃小鎮、袁屯農家游、大花蕙蘭觀光游等旅游項目,以旅游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目前,已經建成的小劉公園、荷花灣景區、金太陽杏采摘園、油菜花田、向日葵園、宿根花卉園等,今年入夏以來已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同時,大力開發袁屯特色村落、宏易生態農莊等精品農業旅游項目,袁屯社區正在積極申報“全國最美休閑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餐飲、銷售、住宿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催生了農產品采摘、農家生活體驗等的興起,使農民從中直接受益。

炮臺街道每年出資200多萬元為全體居民免費體檢

炮臺街道袁屯社區休閑廣場
炮臺街道作為遼寧省十強鄉鎮之一,街道辦事處卻一直蝸居在上世紀80年代建的辦公樓里辦公。為了方便百姓建商場、建醫院、建敬老院,街道辦事處三“讓”辦公樓。在這里,最好的房子是學校,最漂亮的建筑是幼兒園,最醒目的樓房是醫院。街道每年都為1.47萬戶家庭每戶建立一份“民生檔案”,全面掌握村民家庭及致富項目的基本情況,更好地引導和服務村民增收致富,解決實際問題。去年,街道共為1000多戶家庭解決落實了生產致富中的難題,對生產經營的各類專業小區給予水、電、路的配套支持,對新建溫室大棚小區每畝補貼5000元,累計為村民向金融部門協調農業貸款5億多元。每年出資200多萬元為全體居民免費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出資800萬元為農民發放生活補貼;出資400萬元為農民辦理合作醫療;出資60萬元為農民辦理家庭平安保險;每年為退職村干部和老黨員近200人發放生活補助20多萬元。
為了讓轄區百姓能夠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炮臺街道一直不斷地在基礎建設和惠民工程上加大投入力度。在原有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上,打造精品村莊,突出地域特色,形成村村有特色的建設理念,打造美麗宜居鄉村;為預防旱澇汛情早作準備,今年上半年,在長嶺村、車甸村等新修方塘4座,修建塘壩1個,作為應對可能到來的旱澇汛情的有力補充措施;投入2800萬元,在老染房村、大馮村新修4個文化廣場,做到文化活動有場地、百姓休閑娛樂有去處;投入30余萬元,修繕第三十一中學校舍,改善孩子們的學習環境;開展文化惠民活動,舉辦炮臺街道第四屆文化體育藝術節,在為轄區百姓提供豐富的夜晚文化娛樂生活的同時,也帶動了“夜經濟”的發展。
炮臺街道千方百計抓作風、促發展、惠民生,在作風建設等各項工作中始終堅持“嚴”和“實”,經濟社會發展健康平穩。上半年,一般財政預算收入完成9163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37億元,實際到位內資完成3.7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完成252萬美元,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炮臺街道先后獲得“全國文明鎮”“國家衛生鎮”“國家級生態鄉鎮”等榮譽稱號,街道黨委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街道在遼寧省百強鄉鎮綜合實力評比中排名第4位。
(作者系大連炮臺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普蘭店市炮臺街道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