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本一
養”“辦公禮儀”等課程,實行“五段式”教學,為大學生村官工作提供指導性建議和意見,幫助他們增強理論修養,提升自身素質。邀請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工作業績突出的社區書記現身說法,傳授基層工作方式方法,并有計劃地組織大學生村官到各示范村實地考察交流經驗,提升他們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理論培訓、實戰案例、情景模擬三大模塊開啟大學生村官工作思路,促使他們盡快轉換角色、融入基層。適時召開大學生村官經驗交流會,每名村官結合工作情況談體會、談經驗、談想法,邀請黨校教師、市委組織部領導作點評,激發大學生村官干事創業活力,堅定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的信念。
結對幫扶,以考代訓。區委組織部明確提出鄉黨委、街道黨工委是大學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是直接責任人,結成幫扶對子,對村官工作給予日常指導,村(社區)書記親自帶領大學生村官熟悉基層工作,參與到村(社區)工作的方方面面,學習如何做好群眾工作。為逐步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區委組織部和鄉黨委、街道黨工委每半年對在崗大學生村官進行一次全面考核。鄉黨委、街道黨工委對大學生村官所服務的村(社區)進行不定期巡訪,掌握大學生村官出勤情況及服務群眾的情況,真正實現以督促學、以考代訓,切實提升了大學生村官服務基層的能力和水平。
新賓縣:三步打造“創業明星”
文/王本一
近年來,新賓滿族自治縣縣委組織部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強化管理和服務,營造軟環境,三步打造“創業明星”,大力開展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扶持、創業培訓等活動,助推大學生村官干事創業駛入快車道。
縣委組織部每年定期召開在崗大學生村官創業意向座談會,邀請縣農發局、科技局、團縣委等部門共同參加,聽取在崗大學生村官匯報交流,對適合發展的項目進行詳細研討,邀請有創業經驗的往屆大學生村官傳授創業經驗和心得,為在崗大學生村官拓寬思路。各部門負責人結合實際情況和相應政策,共同分析大學生村官提出的創業計劃,有針對性、指導性地提出對策建議,點撥大學生村官創業思路。組織在崗大學生村官參觀南雜木木制品產業園區,聽取園區負責人對全縣木制品加工行業發展經營狀況的介紹,了解創業商機。2014年,邀請百度公司博士工作站趙世奇先生為在崗大學生村官介紹創業經驗,理順創業思路。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勤交流”的模式引發大學生村官積極創新創業的頭腦風暴,逐步增強他們自主創業的信心。

大學生村官們參觀南雜木木制品產業園區
縣委組織部積極發揮組織部門牽頭抓總作用,聯系協調縣農發局、科技局、扶貧辦、共青團等部門,為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村官提供政策、資金、物資和技術等方面的扶持,幫助大學生村官解決創業初期“起步難”的問題。2008年至今,縣委組織部幫助創業大學生村官申請各類創業貸款4萬余元,協調爭取各類農用設施、公共設施價值8萬余元,協調農業專家實地指導農業生產6次,組織村官圍繞自主創業集體外出考察2次,組織自主創業大學生村官赴北京、河北、沈陽等地參加各類創業培訓20余人次。同時,創建了“4+1”幫帶體系,分別由一名縣組工干部、鄉鎮黨委副書記、包村干部和村黨支部書記共同幫帶一名大學生村官,共同為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搭建堅實的平臺,提供便利的條件。
2008年以來,新賓滿族自治縣大學生村官在相關部門的共同幫扶下大膽創新,在帶民致富、開展科普培訓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優勢作用,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縣委組織部定期深入大學生村官工作崗位,了解其工作生活情況,挖掘創業典型,樹立創業導向。例如,2009年大學生村官劉洪秀,在村任職期間帶頭發展冷棚香菇,先后帶動16戶村民建成40余座大棚,建立了種植小區,帶動全鎮增加產值100余萬元,被省科協授予“遼寧省優秀大學生科普志愿者”榮譽稱號。2012年大學生村官邱博揚,結合當地林業資源優勢,發展山野菜種植項目,建起刺嫩芽種植基地100余畝,帶動當地23戶村民發展山野菜500余畝。他的事跡還在團中央組織的“尋找鄉村好青年”活動中進行了網上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