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田方
以敬畏之心行嚴實之義
文/徐田方

踐行“三嚴三實”,就要立足本職崗位,敬畏黨紀國法,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實實在在做人,方方正正做事。
敬畏群眾,實質就是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事業。在家庭,老婆孩子、姊妹爹娘就是群眾,要講究一個“孝”字——“老在上,子在下”;在單位,同事下屬就是群眾,要講究一個“誠”字——“言在前,行在后”;在黨內,廣大黨員、基層組織就是群眾,要講究一個“忠”字——“心居中,行要正”。黨員干部對自己要知足,對別人要知不足,對事業要不知足,不斷提升個人修養,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黨員干部要正確認識自身的地位,正確認識黨的根本宗旨,正確認識人民公仆的權力、職責、位置,始終堅持基層至上、群眾第一的觀念,把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責,做到基層有所呼、黨員有所應,群眾有所難、黨員有所為。
反思蘇榮、令計劃、徐才厚、周永康等案件的沉痛教訓,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他們都將法紀的要求拋到了腦后,一個共同的結果,就是他們都受到了法紀的嚴懲。黨紀、國法是我們時時處處事事必須嚴格遵循的準繩和標尺,不能含糊,不可逾越。作為黨員干部,要恪守法紀,做到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只有心中有“紅線”,做人做事才能有底線;只有把法紀當回事,自己才會不出事。要強化嚴格自律的意識,做到慎言慎行、慎微慎獨,自覺筑牢防火墻、拉緊警戒線,時時警醒、事事謹慎,不打制度擦邊球,不以惡小而為之;要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事事與政策法規“對表”,規定要求的必須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明令禁止的絕不以任何理由違反變通,切實做到言必依法、議必依法、行必依法。
有句話說得好,“權力應當成為一種負擔,那樣它才會穩如泰山”。作為黨員干部,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權力,只有時刻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芒在背的謹慎心態,才能真正把權力用好、用正、用到位。一是要牢記權力姓公不姓私。權力是組織給予的,權力運行要向組織負責。因此,黨員干部作決策、辦事情,必須出以公心、處事公道,把群眾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決不能把權力當特權,更不能公權謀私、公器私用。作為黨員干部,許多工作都涉及群眾利益、影響單位建設,必須慎之又慎,確保經手的每一項工作,都經得起群眾的監督、歷史的檢驗。二是要牢記權力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權力有大小之別,但其作用沒有高低之分,權力不是謀私利的工具,而是用來為黨工作、為人民謀利益。黨員干部只有正確行使權力,全身心為人民服務,才能彰顯權力的真正作用。三是要牢記權力運行有規矩。必須按章辦事,權力如果不受任何限制,偏離軌道,權力的運行就會寸步難行。黨員干部要嚴格按程序、政策、權限和黨的要求去做事,為黨委、為領導把好政策紀律執行的第一道關口;要堅持秉公用權,做到不存私心、不謀私利、不徇私情。
黨員干部的工作崗位,是干事業的舞臺。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工作,既是一種光榮,更意味著一種責任,必須全心投入、倍加珍惜,要經常問問自己是干什么的、現在正在干什么、將來能干什么。一是要把工作當事業干。在其位、謀其政、擔其責是對每一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必須安得下心、靜得下神、撲得下身,始終保持兢兢業業、夙夜在公的敬業精神去謀事,決不能人浮于事、尸位素餐。二是要把標準當名片看。工作標準反映能力素質,體現思想作風,折射精神狀態,既是衡量工作成效的一把尺子,也是展現自身價值的一面鏡子。作為黨員干部,要讓追求高標準成為一種習慣,不敷衍、不應付,講質量、求效率,以高度負責、精益求精的態度,干好每一件工作,完成好每一項任務。三是要把素質當本錢攢。工作往往千頭萬緒,要想謀事實、創業實、做人實,沒有過硬的能力素質是不行的,有本事才能干成事。只有時刻保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本領恐慌,扎扎實實地學,一步一步地練,不斷強化政治素質,打牢業務基礎,提高眼界視野,才能勝任本職崗位,無愧職責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