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麗
延續性護理應用于青光眼患者的實施價值分析
范小麗
目的分析延續性護理應用于青光眼患者的實施價值。方法94例青光眼患者,采用電腦隨機方式分為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和實驗組(接受延續性護理),各47例。6個月后來院復查期間接受調查,了解患者的遵醫情況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治療依從度(95.74%)高于參照組(78.7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6.11,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7.87%)高于參照組(82.9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6.02,P<0.05)。實驗組再住院率(0)低于參照組(19.1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9.95,P<0.05)。結論延續性護理應用于青光眼患者中能夠顯著提高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延續性護理;青光眼;實施價值
青光眼是造成我國中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特征為視神經凹陷性萎縮以及視野缺損,及時有效的治療是延緩病情進展、促進疾病康復的重要措施。手術以及終身藥物治療是主要方案,但是由于治療療程長、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較差,很多患者都無法遵循醫囑用藥,導致病情復發再次入院[1]。因此,通過護理干預提高患者配合度非常重要。本文通過分組研究探討一般護理和延續性護理對于青光眼患者的價值,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均通過裂隙燈顯微鏡等臨床檢查確診,采用電腦隨機的方式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各47例。實驗組中男26例、女21例;年齡最小44歲、最大73歲,平均年齡(52.5±6.9)歲;其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18例、高中文化水平21例、大學及以上文化水平8例。參照組中男28例、女19例;年齡最小42歲、最大75歲,平均年齡(51.7±7.8)歲;其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19例、高中文化水平21例、大學及以上文化水平7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文化水平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實驗組和參照組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接受相同的護理干預,由護理人員講解疾病的治療、預防知識等。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延續性護理,具體方法為:①在出院之前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做好常規出院指導,例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指導和用藥干預等,為每一位患者發放聯系卡片,包括主治醫生以及責任護士的電話,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齡、病情、家庭住址、聯系方式、出入院時間等信息[2]。同時向每一位患者發放自制青光眼疾病的治療、護理與預防知識手冊,讓患者充分了解青光眼疾病的治療知識。教會患者測量眼壓的方法、指導其按時用藥、合理開展眼球按摩并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3]。②隨訪護理:在隨訪期間仔細了解患者的家庭生活情況、用眼習慣、用藥依從性等,針對錯誤的地方進行指正,要求家屬多督促患者,避免終端藥物導致病情惡化,與患者預約好下一次復查的時間。③專題講座:隨訪過程中,定期召開青光眼治療與護理專題講座活動,請通知患者及家屬到場[4,5]。邀請治療經驗豐富的醫師對青光眼的診斷、治療以及日常保健預防等知識進行講解,讓患者對自我保健有更為直觀的理解。設置答疑環節,針對患者存在疑問的地方進行分析。④建立微信群:收集患者的資料,建立微信群,針對不會使用微信的患者則要求家屬予以配合。在微信群中,護理人員定期詢問患者的服藥依從情況、生活習慣等,針對不正確的用藥方式、生活習慣進行糾正和指導;定時發布與青光眼家庭護理相關的知識,對于患者或家屬提出的問題快速予以解答,聯系專科醫生定期在微信群中開展教育活動。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6個月后兩組患者均進行復查,期間對依從性以及滿意度結果進行調查,了解再次入院率。①治療依從性:結合患者眼藥水等藥物的使用情況對依從性進行判斷,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和不依從,治療依從度=(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100%。②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分析,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③再次入院率:了解兩組患者再次入院治療的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隨訪期間完全依從19例、部分依從26例、不依從2例,治療依從度為95.74%;參照組患者隨訪期間完全依從14例、部分依從23例、不依從10例,治療依從度為78.72%。實驗組患者的治療依從度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6.11,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30例、滿意16例、一般1例、不滿意0例,護理滿意度為97.87%;參照組患者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25例、滿意14例、一般5例、不滿意3例,護理滿意度為82.98%。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6.02,P<0.05)。
2.3 兩組患者再住院率對比 隨訪6個月,實驗組無再住院患者,再住院率為0;參照組出現9例再住院患者,再住院率為19.15%。實驗組再住院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9.95,P<0.05)。
延續性護理指的是將醫院的護理工作延伸至家庭與社區中的護理模式,在國外作為一種成熟的護理模式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與遵醫行為具有很高的療效[6,7]。本文中對實驗組患者應用延續性護理,首先做好出院階段的指導,建立專門的健康檔案為延續性護理提供基礎;做好隨訪工作,患者出院后接受定期隨訪,由專人開展電話隨訪和家庭隨訪工作,電話隨訪出院1個月內每2周1次,1個月后每4周1次;家庭隨訪按照患者的實際需求6個月中開展1次?;颊叱鲈褐罄^續給予疾病相關知識指導,明確遵醫行為的重要意義等,通過電話與家庭隨訪的方式指導用藥與生活,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意識,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8];此外,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使患者和家屬對于疾病與治療有更為直觀的認識。最終研究發現,采取延續性護理干預的實驗組患者的依從度明顯更高、護理滿意度更高,而出院后再住院率更低,組間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楊麗敏.綜合護理干預對眼部帶狀皰疹繼發青光眼患者眼部疼痛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9):12-14.
[2]陳杰,李季秀,韓秀清,等.延續護理對青光眼患者遵醫行為及生存質量的影響研究.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9):2051-2052.
[3]黃瓊,占夢琪,李凡,等.延續性護理對老年青光眼患者術后自我管理能力及NEI VFQ-25的研究.職業與健康,2014,30(20): 2997-2999.
[4]高榮萍,李華萍.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聯合全視網膜光凝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11,26(4):320-321.
[5]劉振英,苗培建,董維玲,等.Ahmed 青光眼引流閥植入治療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個性化治療及護理.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7):799-801.
[6]文旭敏,馮惠瓊,李雪梅,等.認知行為護理對青光眼患者術后自護能力及遠期療效的影響.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6): 178-180.
[7]劉振英,趙俊,苗培建,等.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持續高眼壓青光眼患者的效果及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8):73-75.
[8]樊海英,韓雪晶,高海娜,等.PDCA循環管理與精細管理相結合在青光眼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護理管理雜志,2014,14(11): 810-811,8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172
2016-09-28]
475000 河南省開封市中心醫院(開封眼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