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寒
·康復醫療·
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盆底肌肉肌力及陰道緊縮度的影響
楊寒
目的觀察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盆底肌肉肌力及陰道緊縮度的影響。方法76例順利分娩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采取盆底功能訓練治療,觀察組采用電刺激康復治療,兩組均治療2個月,對比兩組治療前后陰道肌電電壓、夜尿次數變化情況及治療后盆底肌肉肌力、陰道緊縮度改善情況。結果治療后,觀察組陰道肌電電壓顯著提高,夜尿次數明顯降低,且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6.704、9.265,P<0.05)。治療后,觀察組盆底肌肉肌力及陰道緊縮度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89.5%、86.8%,對照組分別為68.4%、63.2%,觀察組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067、5.684,P<0.05)。結論在產婦盆底康復治療中予以電刺激康復治療,可顯著提高產婦盆底肌肉肌力,提升其陰道緊縮度,促進其盆底康復。
康復治療;盆底肌肉肌力;陰道緊縮度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不僅重視胎兒的生長發育問題,產婦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也逐漸被社會關注。女性產后會使盆底肌肉功能減弱,陰道松弛,若不進行及時恢復,易產生性功能障礙、盆腔器官脫垂、壓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1,2]。據資料[3]統計,我國已育婦女中約占40%的人存在盆底功能障礙。研究[4]指出,及時的康復治療與訓練是治療盆底功能障礙的有效方法。本研究為觀察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盆底肌肉肌力及陰道緊縮度的影響,選取本院婦產科順利分娩的76例產婦進行分組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婦產科順利分娩的76例產婦,入選患者盆底肌力均<3級,均存在盆腔臟器脫垂等癥狀,排除泌尿系統感染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觀察組平均年齡(25.8±3.2)歲,平均孕周(38.6±1.2)周;對照組平均年齡(26.5±3.6)歲,平均孕周(37.9±1.1)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盆底康復治療,具體為:應用陰道啞鈴有規律地做收縮肛門動作,鍛煉收縮功能和肌肉感覺,并進行盆底肌肉訓練,1次/d,20min/次,持續鍛煉2個月。觀察組采用電刺激康復治療,具體為:應用盆底電刺激治療儀插入探頭,其電刺激頻率為8~80 Hz,脈寬為20~740 μs,設定電流的大小以盆底肌肉具有跳動感但無疼痛或感覺肌肉強力收縮但無疼痛為標準,隨著患者對電刺激強度耐受性的增大而調整刺激參數,2次/周,15~30min/次,1個療程為10次。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陰道肌電電壓、夜尿次數變化情況及治療后盆底肌肉肌力、陰道緊縮度改善情況。依據會陰肌力測定法對盆底肌力進行評定,由專門人員用手動方法進行測定分級,分為0~5級,判定標準[5]:顯效為治療后盆地肌力提高≥3級;有效為治療后盆底肌力提高1~3級;無效為治療后盆底肌力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由專門人員手法檢查對陰道緊縮度進行評定,療效判定標準[6]:顯效為陰道前后壁合攏緊貼,無陰道膨出癥狀;有效為陰道前后壁合攏較緊貼,但存在陰道輕微膨出癥狀;無效為陰道前后壁不合攏,存在明顯陰道膨出癥狀。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陰道肌電電壓及夜尿次數變化情況比較觀察組治療前陰道肌電電壓及夜尿次數分別為(2.3±0.6)μV、(2.68±0.57)次,治療后分別為(20.3±7.6)μV、(1.34±0.42)次;對照組治療前陰道肌電電壓及夜尿次數分別為(2.2±0.8)μV、(2.63±0.59)次,治療后分別為(11.2±3.5)μV、(2.31±0.49)次。治療前,兩組陰道肌電電壓及夜尿次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0.616、0.376,P>0.05);治療后,觀察組陰道肌電電壓顯著提高,夜尿次數明顯降低,且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6.704、9.265,P<0.05)。
2.2 兩組盆底肌肉肌力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顯效16例,有效1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9.5%(34/38);對照組顯效9例,有效17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68.4%(26/38),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067,P<0.05)。
2.3 兩組陰道緊縮度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顯效17例,有效1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6.8%(33/38);對照組顯效10例,有效14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63.2% (24/38),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684,P<0.05)。
妊娠期因重力的作用和內分泌的改變,對盆底均有一定損傷,婦女妊娠、分娩這些生理過程是導致盆底肌肉松弛與損傷的重要原因[7]。彭瑞紅[8]研究指出,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一種婦女產后多發病,而女性的骨盆支持著許多盆腔臟器,并參與各種生理功能活動,而通過產后康復治療可恢復盆底肌肉肌力和陰道緊縮度。
本研究對本院婦產科順利分娩的38例產婦采用電刺激康復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盆底肌肉肌力及陰道緊縮度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89.5%、86.8%,對照組分別為68.4%、63.2%,觀察組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 (P<0.05)。表明電刺激康復治療療效顯著,可顯著提高產婦盆底肌肉肌力及陰道緊縮度。電刺激康復治療根據盆底肌肌纖維受損類型和肌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應用不同能量、不同頻率的電刺激,喚醒受損盆底神經肌肉,增強盆底肌肌力與彈性,有助于盆底功能恢復正常,且電刺激可被動訓練肌肉,防止肌肉萎縮,恢復神經功能。本研究結果進一步顯示,觀察組治療前陰道肌電電壓及夜尿次數分別為(2.3±0.6)μV、(2.68±0.57)次,治療后分別為(20.3±7.6)μV、(1.34±0.42)次;對照組治療前分別為(2.2±0.8)μV、(2.63±0.59)次,治療后分別為(11.2±3.5)μV、(2.31±0.49)次。治療后,觀察組陰道肌電電壓顯著提高,夜尿次數明顯降低,且均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電刺激康復治療可有效促進產婦產后盆底康復。盆底肌電刺激可有效刺激尿道外括約肌從而加強控尿,并能夠刺激膀胱肌肉及表面神經,抑制膀胱過度收縮,增強膀胱的儲尿能力。
綜上所述,產后電刺激盆底康復治療療效顯著,可顯著提高產婦盆底肌肉肌力及陰道緊縮度,促進其產后盆底康復。
[1]楊品莉.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盆底肌肉肌力和陰道緊縮度的影響.浙江臨床醫學,2015,17(5):765-766.
[2]鄧曉云,于雅,吳秀娜,等.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盆底肌力恢復效果的影響.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0):231-232.
[3]禢少平,余潔,周光麗.電刺激及生物反饋康復治療對產后盆底肌力和疲勞度的影響.西部醫學,2014,26(5):636-638.
[4]黃敬華,周蕾.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不同分娩方式婦女盆底肌肉的影響(附100例報告).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3,27(6):502-504.
[5]曾源嬌.產后盆底肌肉康復治療對改善盆底肌力和疲勞度的效果.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8):1897-1899.
[6]王京晨.妊娠和分娩對盆底功能的影響及早期盆底康復治療近期療效的研究.山東大學,2013.
[7]劉瀏,張妤,衛兵,等.3種盆底康復訓練治療產后盆底肌力的療效分析.安徽醫學,2015,36(5):522-525.
[8]彭瑞紅.產后盆底康復治療86例臨床療效觀察.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4,11(30):78-7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191
2016-09-12]
475300 河南省蘭考縣人民醫院產后康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