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
不同術式治療胃十二指腸穿孔的療效比較
高山
目的比較不同術式治療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40例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根據手術方式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對照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術進行治療,而觀察組采用單純修補術聯合藥物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潰瘍復發率、潰瘍愈合率、并發癥發生率及住院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胃十二指腸穿孔治療中采用藥物治療及單純修補術有顯著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
胃十二指腸;穿孔;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
胃十二指腸穿孔屬于消化性潰瘍中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具有發病急、病情變化速度快的特點。一旦發生穿孔,患者大量失血、同時胃腸道的內容物會進入腹腔,對腹腔中的器官產生很大的刺激。治療不及時可能導致休克,嚴重的情況下可能造成死亡。本研究為探究不同術式治療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治療效果,選取本院40例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過程和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期間收治的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4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最大年齡73歲,最小20歲,平均年齡(44.5±9.8)歲,病程1~12 h,平均病程(5.1±2.5)h。其中有15例為十二指腸球部穿孔,10例為胃竇部穿孔,8例為胃體部穿孔,7例為幽門前部穿孔。根據手術方法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手術方法 對照組采用胃大部切除術進行治療,患者采用硬脊膜外腔持續麻醉方式,在患者右上腹直肌正中位置作一個切口后進入到腹腔中,吸除食物殘渣及潰瘍病灶位置的滲液后,進行潰瘍處胃大部切除術,給予胃空腸吻合術或胃十二指腸吻合術[1]。
1.2.2觀察組手術方法 觀察組首先采用單純修補術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方式,在手術前將胃管插入,減壓胃腸,在患者上腹正中位置作一個切口,將胃內容物、腹腔積液及潰瘍病灶食物殘渣進行清除后,將潰瘍穿孔部位充分暴露出來,沿著胃十二指腸壁縱向間斷全層縫合穿孔0.5 cm位置,采用4號絲線進行縫合,針數為3針,將一段大網膜進行游離,將穿孔位置進行覆蓋。腹腔內用甲硝唑溶液或溫生理鹽水進行沖洗,清除干凈后將腹腔關閉,如果患者有較長的病程,有嚴重的水腫炎癥,將引流管安置在患者盆腔及膈下,將腹腔進行依次縫合。在手術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抗感染藥物、制酸劑、胃腸減壓藥物,對患者體內水電解質進行調節,使其保持平衡,患者飲食恢復正常后,給予患者質子泵抑制劑對患者體內酸進行抑制[2]。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潰瘍愈合率、潰瘍復發率、并發癥發生率及住院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75.1±10.2)min、術中出血量為(82.5±11.7)ml、住院時間為(8.9±3.3)d,均明顯少于對照組的(96.1±20.3)min、(125.8±14.0)ml、(14.1±2.7)d,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潰瘍愈合情況對比 經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潰瘍愈合率為95.0%(19/20),高于對照組的80.0%(16/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1年的隨訪,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發生復發,復發率為5%,而對照組患者中有5例復發,復發率為25%,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經過隨訪,觀察組有2例發生了并發癥,分別為1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膿腫,并發癥發生率為10.0%;對照組患者有8例發生了并發癥,其中有2例為肺部感染,5例為堿性反流性胃炎,1例為傾倒綜合征,并發癥發生率為40.0%;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臨床上胃十二指腸穿孔是一種常見疾病,其主要由于潰瘍所致,屬于胃十二指腸潰瘍嚴重的并發癥,其特點為發病較急,病情發展快,且病情嚴重,必須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避免發生中毒性休克或者繼發性細菌性彌漫性腹膜炎,對其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3]。
臨床中的主要治療方式是行外科手術,手術治療的目的是關閉穿孔部位,同時對腹膜炎進行處理。包括為單純修補術與胃大部分切除術。前者具有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安全性高的特點,能夠快速改善患者癥狀,對于發病時間短、癥狀較輕的患者具有較高的治療意義;但是發病時間≥24 h且出血嚴重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術的效果更好,通過一次手術解決患者的穿孔問題,治療效果的持續時間長。但是胃大部分切除術的安全性降低,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大、術后恢復的時間長,對患者造成較大的負擔[4]。有研究資料發現,單純修補手術在有效關閉穿孔的基礎上能夠更加徹底的清除腹腔中的污染物,從而減少潰瘍復發的可能性以及手術過程中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單純修補術不會對患者正常生理結構造成破壞,胃大部分切除術造成的傷害更大,尤其對于老年患者而言術后恢復不良[5]。且手術的吻合要求高,吻合口的大小不合適很可能影響到手術療效,提高后期復發的可能性。本組研究結果顯示,應用單純修補術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潰瘍愈合率等指標均優于胃大部分切除術患者,通過隨訪還發現,觀察組患者的復發率與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胃十二指腸穿孔應用單純修補術聯合藥物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
[1]解寒冰,孫德利,夏云展.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療效對比.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1): 2556-2558.
[2]毛宏銘,王光遠.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對比.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3):3194-3195.
[3]石峰,徐飛,胡志,等.腹腔鏡與開腹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的臨床對比.腹部外科,2014(2):152-153.
[4]徐宙,陸寶華,寇玉彬.腹腔鏡治療胃十二指腸穿孔的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3):292-294.
[5]吳安定,金朝霞.胃十二指腸穿孔手術臨床治療探討.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3,22(7):667-66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022
2015-11-27]
112000 遼寧省鐵嶺市銀州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