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新生兒早發型與晚發型敗血癥臨床特征
王艷麗
目的對新生兒早發型與晚發型敗血癥臨床特征進行深入分析,重點研究敗血癥專業防治方案。方法選取41例早發型敗血癥患兒作為A組,選擇41例晚發型的敗血癥患兒作為B組。對兩組患兒臨床特征進行客觀對比。結果A組患兒大多都是足月兒,B組患兒大多都是低體重兒以及早產兒;發病24 h后,B組中出現循環欠佳、呼吸暫停以及腹脹等癥狀的患兒多于A組(P>0.05);A組有24.39%患兒死亡,B組有2.44%患兒死亡,兩組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防止新生兒出現敗血癥,建議產婦定期接受致病菌篩查,并且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新生兒;早發型敗血癥;晚發型敗血癥;B族鏈球菌;大腸埃希菌
在感染時間、地域因素相異的條件下,敗血癥患兒致病菌的感染特征同樣有所差異,為了有效防治敗血癥,除了要確定患兒致病菌以外,還要對其藥物敏情況進行客觀分析。鑒于此,為了有效防治敗血癥、對新生兒早發型與晚發型敗血癥臨床特征進行深入分析,研究中作者選擇41例早發型敗血癥患兒(A組)以及41例晚發型敗血癥患兒(B組)進行重點分析,客觀對比其臨床特征,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41例早發型的敗血癥患兒(A組),年齡最大24 d,最小2 d,平均年齡(11.00±4.99)d;男23例,女18例。同期選擇41例晚發型的敗血癥患兒(B組),年齡最大25 d,最小1.3 d,平均年齡(10.00±5.86)d;男24例,女17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所有入選患兒的疾病類型進行客觀評定,予以血培養,如果培養結構均為陽性,則給患兒應用敏感抗生素?;純航邮?0 d治療后,如果其敗血癥情況始終未能得到改善,或者是再次發生敗血癥,則需再次進行血培養,如果有新菌種出現,表明該患兒屬于多重性細菌感染[1]。對兩組患兒臨床特征進行客觀對比。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A組患兒大多都是足月兒,B組患兒大多都是低體重兒以及早產兒;A組中,13例(31.71%)患兒的致病菌為B族鏈球菌,16例(39.02%)為大腸埃希菌,其中10例(24.39%)患兒死亡;B組患兒中,13例(31.71%)患兒的致病菌為肺炎克雷伯氏菌,12例(29.27%)為大腸埃希菌,1例(2.44%)患兒死亡,兩組患兒死亡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患兒血象指標以及臨床指征發現,發病24 h以后,B組患兒中24例(58.54%)循環欠佳,A組為16例(39.02%);B組患兒中23例(56.10%)呼吸暫停,A組為12例(29.27%);B組患兒中10例(24.39%)腹脹,A組為5例(12.20%),兩組患兒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敗血癥屬于新生兒中十分多見的感染性病癥,病情普遍偏重,會給新生兒生命帶來嚴重威脅。敗血癥患兒的致病菌各不相同,具體有肺炎克雷伯氏菌、B族鏈球菌、革蘭陰性菌、大腸埃希菌以及革蘭陽性菌等,其中又以肺炎克雷伯氏菌、B族鏈球菌以及大腸埃希菌最為常見[2]。本研究所有入選患兒中,通過分析其臨床特征,發現A組患兒中31.71%的致病菌為B族鏈球菌,39.02%為大腸埃希菌;B組患兒中,31.71%的致病菌為肺炎克雷伯氏菌,29.27%為大腸埃希菌。
以血培養時間為劃分標準,將敗血癥患兒劃分成不同類型,具體為晚發型敗血癥以及早發型敗血癥[3]。一般而言,晚發型敗血癥通常是低體重兒以及早產兒,而且其胎齡大多>33周;早發型敗血癥通常是足月兒,而且其胎齡大多<33周[4]。本研究所有入選患兒中,通過分析其臨床特征,發現A組入選患兒大多都是足月兒,B組入選患兒大多都是低體重兒以及早產兒。不僅如此,如果新生兒體質量>2 kg,通常是早發型患兒;如果新生兒體質量<2 kg,通常是晚發型患兒[5]。除此以外,通過分析入選患兒血象指標以及臨床指征,發現發病24 h后,B組中出現循環欠佳、呼吸暫停以及腹脹等癥狀的患兒多于A組(P>0.05);A組有24.39%患兒死亡,B組有2.44%患兒死亡,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宮內窒息、早產、羊水污染以及低體質量等因素都可能會引起新生兒敗血癥,為了有效防治敗血癥,建議產婦定期接受致病菌篩查,如果產婦大腸埃希菌以及格林-巴利綜合征的診斷結果是陽性,需在孕前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從而防止新生兒出現敗血癥。
[1]羅俊,馬麗亞,徐芬,等.新生兒晚發型B族鏈球菌敗血癥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臨床兒科雜志,2013,31(9):805-808.
[2]陳麗,吳本清,程涵蓉,等.新生兒B族鏈球菌敗血癥合并化膿性腦膜炎五例臨床分析.中國全科醫學,2013,16(8B):2750-2752.
[3]楊慧,黃瑞文,廖鎮宇,等.324例早產兒敗血癥臨床分析.醫學臨床研究,2014,31(12):2422-2425.
[4]魏超平,李敏.新生兒無乳鏈球菌敗血癥8例臨床分析并文獻復習.中國醫學創新,2014,11(34):147-150.
[5]王偉寶,王建芳,謝飛,等.新生兒木糖氧化無色桿菌敗血癥臨床特征及耐藥性分析.臨床兒科雜志,2015,33(1):17-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066
2015-12-07]
450000 鄭州圣瑪婦產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