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
經乳暈切口行乳腺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
沈毅
目的觀察并分析經乳暈切口行乳腺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單側乳房腫塊,均采取經乳暈切口行乳腺手術治療,觀察治療效果。結果經手術后所有患者的腫塊均完全切除,單側乳房多發性腺瘤切除最多為2個切口,瘢痕不明顯。2例出現乳房皮膚淤斑,患者均進行B超檢查,均無液性暗區,隨訪1個月后發現淤斑消失。4例術后觸摸乳房有硬結感,3個月后進行復查發現硬結感消失。所有患者在手術結束后均進行為期6個月的術后隨訪,結果均顯示手術切口平整,乳房外形無明顯變化,乳頭、乳暈區均無感覺異常的情況出現,但因隨訪時間相對較短,故未曾發現手術對乳房下垂方面的影響。結論經乳暈切口行乳腺手術的臨床療效理想,且手術切口隱蔽,不易留下瘢痕,美容效果理想,患者術后康復效果較好,故值得推廣。
乳腺疾病;乳暈切口;乳腺手術;臨床效果
近年來女性乳腺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傳統治療方法多以手術切除為主,該種療法不僅可能為患者留下較大瘢痕,而且也會嚴重破壞乳腺外形,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傷害。隨著臨床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經乳暈切口行乳腺手術得以在臨床推廣應用,該種療法切口較小且療效理想,故較為受患者認可[1,2]。此次研究隨機選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并分析經乳暈切口行乳腺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單側乳房腫塊,均采取經乳暈切口行乳腺手術治療。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其均經臨床相關影像學檢查,腫塊數目1~5個,平均腫塊數目(2.3±1.0)個;腫塊直徑2~4cm,平均腫塊直徑(3.1±0.9)cm;患者年齡23~53歲,平均年齡(30.7±7.6)歲;患病時間2個月~2年,平均患病時間(1.2±0.3)年;20例患者中11例病變位置為左側乳房,9例病變位置為右側乳房;12例為單發,8例為多發。所有患者均知曉此次研究目的及方法,其均為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在術前對患者進行超聲檢測,確定腫塊的位置、數目、大小、有無包膜以及血運情況。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經乳暈切口行乳腺手術治療。在患者乳腺前后間隙及皮下注射1∶1000的鹽酸腎上腺素,采取經乳暈切口,對于乳暈較小的患者可在乳暈緣的位置切除一塊新月形狀的皮膚以便擴大手術視野,對于分散或多發腫塊則以腫塊較為集中的象限為主。依據不同患者腫塊大小的不同設計切口長度。麻醉成功后,做手術切口并游離皮瓣,暴露腫塊,使用直血管鉗提夾腺體并向乳暈方向牽拉,促使術野盡可能顯露,將乳腺前間隙打開,翻瓣到病灶外側2cm以上。若患者為多發腫塊則要通過乳腺后間隙探查,之后切除腫瘤,盡可能減少對腺體表層的翻瓣。術中要盡可能保持術野清晰,進行腫瘤探查過程中要注意腫瘤的大小、形狀、分布情況以及與腺體之間的粘連情況,之后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予以相應處理。手術結束后使用彈力繃帶進行加壓包扎,包扎時間為24~48 h,術后常規進行抗感染治療。
經手術后所有患者的腫塊均完全切除,單側乳房多發性腺瘤切除最多為2個切口,瘢痕不明顯。2例出現乳房皮膚淤斑,患者均進行B超檢查,均無液性暗區,隨訪1個月后發現淤斑消失。4例術后觸摸乳房有硬結感,3個月后進行復查發現硬結感消失。所有患者在手術結束后均進行為期6個月的術后隨訪,結果均顯示手術切口平整,乳房外形無明顯變化,乳頭、乳暈區均無感覺異常的情況出現,但因隨訪時間相對較短,故未曾發現手術對乳房下垂方面的影響。
乳房是女性十分重要的器官,乳腺是乳房最為重要的部分,乳腺會受到女性內分泌的影響,故內分泌紊亂是乳腺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創傷、感染、飲食以及生活習慣等也是導致乳腺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誘因[3-6]。乳腺疾病的治療臨床多以手術為主,傳統治療是采取放射狀切口,該種手術療法雖可有效清除乳腺病變組織,但會在患者乳房留下較大瘢痕,影響美觀,而且術后較易導致患者出現傷口積液的不良情況,不僅不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而且也可能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影響,在極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故多數患者不愿接受該種手術治療。經乳暈切口行乳腺手術的手術切口較為隱匿,且切口對合良好,術后瘢痕多不明顯,基本上不會對乳房美觀造成影響[7-10]。而且該種療法也可促使腫物充分暴露在術野中,有助于提高病變組織的清除率。更為重要的是1個切口即可切除集中在一個象限或相鄰象限的腫塊,對于不相鄰的腫塊也僅需要做2個切口即可達到滿意的手術效果[11-13]。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20例患者經手術后所有患者的腫塊均完全切除,單側乳房多發性腺瘤切除最多為2個切口,瘢痕不明顯。2例出現乳房皮膚淤斑,患者均進行B超檢查,均無液性暗區,隨訪1個月后發現淤斑消失。4例術后觸摸乳房有硬結感,3個月后進行復查發現硬結感消失。所有患者在手術結束后均進行為期6個月的術后隨訪,結果均顯示手術切口平整,乳房外形無明顯變化,乳頭、乳暈區均無感覺異常的情況出現,但因隨訪時間相對較短,故未曾發現手術對乳房下垂方面的影響。接受經乳暈切口行乳腺手術治療后腫塊均完全切除,術后雖有患者出現皮膚淤斑及觸摸乳房有硬結感等情況出現,但后均完全消失,未對術后患者的康復效果造成明顯影響,且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但并非所有乳腺良性疾病均可采取經乳暈切口行乳腺手術,為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有效性及安全性,術前臨床務必做好相關的檢查診斷工作,充分考慮患者自身病情病況,合理選擇手術方式。
綜上所述,經乳暈切口行乳腺手術的臨床療效理想,且該種療法手術切口不明顯,可在確保治療效果的同時避免傳統手術所造成的較大瘢痕,極大滿足了女性對外形的需要,故值得推廣。
[1]胡小花,劉慧.乳暈切口行乳腺手術的效果觀察.中國當代醫藥,2013,19(36):162-163.
[2]陳星宇.經乳暈緣小切口手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臨床觀察.河北醫學,2014,41(5):777-780.
[3]魏笛,孔凡立,張震.經乳暈切口手術治療乳腺纖維瘤的臨床可行性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0):3345-3347.
[4]劉海斌,華瑩,陳晉肅.經乳暈切口切除乳腺纖維腺瘤78例的治療體會.中國婦幼保健,2009,24(26):3750-3751.
[5]段文晶,青竹瑪.經乳暈切口行乳房腫塊切除術649例的臨床研究.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08,29(4):109-111.
[6]褚東明,徐亮,龔強,等.經乳暈切口行乳房良性腫塊切除術36例的臨床應用.中外健康文摘,2013,10(3):321-322.
[7]王曉華,陳建安,華偉.經乳暈切口行乳腺良性腫塊切除術的臨床應用.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09,3(2):40-41.
[8]吳錦昌,何琳,鄒立新,等.經乳暈切口行乳腺良性腫瘤切除的臨床意義.廣東醫學院學報,2006,24(2):147-148.
[9]張愛珍,馬圣君,李靜.經乳暈切口乳腺纖維瘤切除手術的護理研究.中國醫藥指南,2013(26):496-497.
[10]梁發亮.經乳暈切口手術治療乳腺纖維瘤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3(21):477-478.
[11]朱彩榮,馬宏民,蔡媛璇,等.乳暈弧形切口薄皮瓣法乳腺良性腫瘤切除臨床效果分析.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6):596-597.
[12]劉國偉,張萍.乳暈切口行腫物切除治療乳腺纖維腺瘤126例.中國保健營養月刊,2012,22(8):2428-2429.
[13]王錚,鄧博,李珍,等.經乳暈切口手術治療乳腺纖維瘤的臨床療效觀察.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8):1701-170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32
2016-11-14]
223800 江蘇省宿遷市鐘吾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