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喜
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月經不調15例臨床分析
王金喜
目的研究六味地黃丸加減療法應用于月經不調患者中的效果。方法30例月經不調患者,依據患者入院就診時間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每組15例。參照組患者治療中采取婦科調經片治療,實驗組患者治療中采取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對兩組月經不調患者治療后效果進行分析。結果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3.33%,顯著優于參照組的6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月經不調患者治療中實行六味地黃丸加減療法可以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升治療依從性。
六味地黃丸;月經不調;臨床效果
月經不調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病,患病后月經出血量異常、月經周期紊亂是主要癥狀,相比較西醫治療,中醫治療具有悠遠的歷史,并且獲得了理想的效果。有資料表明寒冷刺激、情緒異常等都會導致月經紊亂,本文為了研究治療月經的有效方式,現對本院收治的30例月經不調患者經不同治療的效果進行以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婦科收治的30例月經不調患者,所有患者經診斷后均滿足臨床需求,所有患者均無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經周期紊亂,依據患者入院就診時間分為參照組與實驗組,每組15例。實驗組患者中,年齡最大43歲,最小15歲,平均年齡(28.67±8.75)歲,病程最長12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3.18±2.94)年,其中7例已婚,8例未婚;參照組患者中,年齡最大44年,最小16歲,平均年齡(29.36±6.87)歲,病程最長13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5.27±2.89)年,其中9例已婚,6例未婚。兩組患者病程、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治療中采取婦科調經片(山西敬德堂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4021455)治療,主要成分有當歸、熟地黃、川芎、白芍、赤芍、延胡索、白術、大棗、香附、甘草,4次/d,4片/次。實驗組患者治療中采取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主要成分有菟絲子、山茱萸、山藥、生地黃各15 g,枸杞子20 g,石決明25 g,龜板、丹皮各10 g[1],水煎沸用,1劑/d ,分早晚2次服用,1個治療周期為3個月,需要注意的是月經來潮后暫時停藥。如果患者出現寒濕凝滯癥狀,在上述藥方中加入川牛膝、川芎、當歸等藥物;如果患者出現氣血虛弱癥狀,在上述藥方中加入熟地、人參、黃芪等藥物;如果患者出現濕熱下注癥狀,在上述藥方中加入青蒿、茯苓等藥物;如果患者出現煩躁易怒癥狀,在上述藥方中加入柴胡;如果患者出現氣滯血瘀癥狀,在上述藥方中加入三七等藥物[2]。
1.3 療效判定標準 經治療后患者月經量與月經周期正常,月經時沒有明顯腹痛癥狀為痊愈;治療后患者月經量與月經周期恢復正常,月經期腹痛癥狀得到明顯減輕為顯效;治療后患者月經量與月經周期均得到改善,月經期腹痛癥狀得到稍微改善為有效;治療后患者月經量與月經周期都沒有獲得改善,月經期出現比較劇烈的腹痛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3.33%,顯著優于參照組的6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月經不調是常見婦科疾病之一,患者發病后有可能發生月經周期或者月經出血量異常的現象,此外寒冷刺激、異常情緒、嗜煙酒、節食等都會引發月經異常。現代人飲食不正常、生活壓力大,不少女性為了美而節食以此引發此類疾病[3],屬于常見的婦科臨床疾病,西醫治療后沒有獲得理想的效果,一般都是使用激素類藥物,會損害人體,患者經常表現出經期疼痛等癥狀,嚴重會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4]。中醫治療月經不調過程中存在十分悠久的歷史,總結以往經驗與教訓,《黃帝內經》中指表明“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年四十,陰氣自半矣”[5]。朱丹溪認為月經不調主要就是“陰常不足,陽常有余”,因此月經不調患者大部分都表現出陰虛內熱,此外先天腎氣不足、勞倦過度、七情所傷、外感六淫、氣血失調等會影響月經規律[6]。六味地黃丸屬于中成藥,是一種補益劑,具備滋陰補腎的作用,可以應用于頭暈耳鳴、腎陰虧損、盜汗遺精、腰膝酸軟等癥狀中。六味地黃丸藥房中注重熟地黃的使用,其可填精益髓,滋陰補腎,屬于君藥;山藥具有亦能固精、補益脾陰的作用,共為臣藥。山萸具有澀精、肉補養肝腎的作用;聯合應用上述三種藥物,能夠滋養肝脾腎,也被叫做三補。但熟地黃用量相對比較多,是山藥與山萸肉兩味之和,因此具有補腎陰、補其不足的作用。在藥方中加入伍澤瀉利濕泄濁,可以預防熟地黃的滋膩戀邪;茯苓具備淡滲脾濕,存在助山藥之健運的作用;牡丹具有皮清泄相火,同時存在助山萸肉之溫澀的作用,上述三種藥物被叫做三瀉,基本作用為清虛熱、滲濕濁、平其偏勝。合用上述六味藥物,達到三補三瀉的作用,側重于瀉藥,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并補,以補腎陰為主,此乃此配伍的特點。六味地黃丸具備滋補肝腎的作用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在治療月經不調中具有比較理想的效果,但是因為丸劑效果比較緩慢,臨床中多數都使用湯劑[7]。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3.33%,顯著優于參照組的6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月經不調患者治療中實行六味地黃丸加減療法可以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升治療依從性。
[1]梁月媛,何思謀.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月經不調36例臨床研究.中外醫學研究,2014(13):131-132.
[2]張永珍.用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月經不調的臨床效果分析.當代醫藥論叢,2015(15):20-21.
[3]苑智慧.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月經不調的療效觀察.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10):19-20.
[4]李翠云.六味地黃丸合逍遙散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16例.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22):33-34.
[5]孫麗巖.滋陰清熱法治療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36例臨床分析.山東醫藥,2011,51(33):76-77.
[6]崔翔,柏祖剛.健身氣功·六字訣治療女大學生月經不調46例報道.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3,32(11):1006-1007.
[7]周奇志,胡杏林.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黃褐斑伴月經不調67例臨床觀察.中醫藥導報,2011,17(5):56-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123
2016-10-19]
122000 朝陽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