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謀
淺析化療療程對腎結核治療效果的影響
李展謀
目的分析化療療程對腎結核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120例腎結核患者,根據24 h雙腎彩超下腎內病灶吸收情況和尿結核菌檢查陰轉情況分別進行9~24個月化療,對療程結束后的復發率與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將120例患者按化療療程分為四組,每組30例,化療12、18、24個月后停藥1年內復發率(30.00%、10.00%、0)顯著低于化療9個月后停藥1年內復發率(63.33%),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將120例患者按不同強化期分為四組,每組30例,強化期4、6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36.67%、56.67%)顯著優于強化期2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3.33%),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腎結核具有特殊性,應由專業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以及臨床實踐制定治療方案,適當延長化療療程與強化期,能夠有效增加尿結核陰轉率,降低停藥1年內復發率,值得臨床上運用。
化療療程;復發率;腎結核;強化期
腎結核是臨床上較為嚴重的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少見,大多數腎結核患者早期均無明顯癥狀,多數患者常被誤診為腎結石、腎炎等疾病,從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期,腎結核為慢性進行性疾病,若未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易導致患者腎組織被破壞,誘發腎積水情況,最終引起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3]。為了提高腎結核的治愈率,減少患者復發率,本院選取120例腎結核患者進行化療治療,分析化療療程對腎結核治療效果的影響,從而為臨床治療腎結核提供有利依據,具體的內容可見下文描述。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8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腎結核患者120例,患者早期均伴有鏡下血尿、腰酸不適等癥狀,診斷方式主要為檢查24 h尿液結核菌、培養陽性或涂片即可確診。120例患者中男60例,女60例,年齡30~41歲,平均年齡(35.67±1.78)歲。影像學和彩超檢查:彩超結果顯示120例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腎盂分離現象,探查患者腎實質局限性密度減低區,CT掃描結果顯示,患者均存在腎實質破壞、鈣化病灶。
1.2 方法 腎結核患者化療鞏固期與強化期均采用HRZE/ HRE方案治療,強化期根據患者尿結核菌而定,鞏固期根據彩超顯示無活動性病灶即可停藥,在療程結束后,每個月復查24 h尿結核菌,觀察時間為1年,陰性即可為痊愈。腎結核患者治療后,記錄腎結核患者的臨床療效。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腎結核患者不同化療療程結束后的復發率。②對比腎結核患者不同強化期24 h尿結核陰轉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化療療程結束后的復發率對比 經過治療后,將120例患者按化療療程分為四組,每組30例,化療9個月結束后,患者停藥1年內復發19例,占63.33%;化療12個月結束后,患者停藥1年內復發9例,占30.00%;化療18個月結束后,患者停藥1年內復發3例,占10.00%;化療24個月結束后,患者停藥1年內無復發情況發生。化療12、18、24個月后停藥1年內復發率顯著低于化療9個月后停藥1年內復發率,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強化期24 h尿結核陰轉率對比 經過治療后,將120例患者按不同強化期分為四組,每組30例,強化期2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為3.33%,強化期4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為36.67%,強化期6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為56.67%,強化期8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為6.67%。強化期4、6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顯著優于強化期2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強化期8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與強化期2個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據相關研究顯示,近年來,腎結核患者逐漸上升,多數患者是由于血源性感染而引起的,結核桿菌隨著患者血流從而侵入患者腎皮質形成感染,易造成結核性膿腫,在早期均無癥狀,常伴鏡下血尿與輕微腰酸不適,易導致誤診,從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疾病進一步惡化,使后期治療未能達到理想效果[4,5]。本院對化療療程對腎結核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從而探討不同的化療療程與治療效果的關系,為臨床治療腎結核提供有利依據。
目前治療腎結核的標準治療方案仍存在爭議,部分學者認為患者應采用短期化療療程進行治療,而另外一部分學者認為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采用長期的強化期與化療療程進行治療,而本院研究結果,根據表1與表2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患者采用不同時期化療療程結束后,短期化療療程治療后,1年內復發率較高,長期化療療程治療后,1年內復發率較低,而不同強化期患者24 h尿結核陰轉率也大不相同,由此證明,采用統一標準的化療療程對腎結核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不顯著,采用長期化療療程對腎結核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6,7],另外,多項研究證明,合并其他疾病、治療依從性、藥物不良反應均為痰菌陰轉和復發的相關因素。而隨著抗結核藥物不斷出現,臨床上抗結核藥的治療方式也不斷改變,據研究顯示,抗結核藥應用的時間,一般采用長程療法進行治療,具有復發率低、療效高等優點[8]。
本次研究表明,化療9個月結束后,患者停藥1年內復發19例,占63.33%;化療12個月結束后,患者停藥1年內復發9例,占30.00%;化療18個月結束后,患者停藥1年內復發3例,占10.00%;化療24個月結束后,患者停藥1年內無復發情況發生。化療12、18、24個月后停藥1年內復發率顯著低于化療9個月后停藥1年內復發率,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強化期2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為3.33%,強化期4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為36.67%,強化期6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為56.67%,強化期8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為6.67%。強化期4、6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顯著優于強化期2個月24 h尿結核陰轉率,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本院認為腎結核具有特殊性,應由專業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以及臨床實踐制定治療方案,適當延長化療療程與強化期,能夠有效增加尿結核陰轉率,降低停藥1年內復發率,值得運用。
[1]陳俊星,陳凌武,李曉飛,等.后腹腔鏡下腎輸尿管全切術治療腎結核的臨床分析.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1,32(6):380-382.
[2]張翼鵬,張延.中晚期腎結核的診斷與外科治療.中國綜合臨床,2012,28(z1):71-72.
[3]姚史武,劉思平,孫忠凱,等.105例腎結核臨床診治分析.廣州醫學院學報,2012,40(6):83-85.
[4]但超,楊勇,姚啟盛,等.腎結核合并腎結石11例診治分析.臨床外科雜志,2015,2(3):231-232.
[5]歐陽昀,劉萃龍,關維民,等.中晚期腎結核43例診治分析.海軍醫學雜志,2014,12(1):27-29,35.
[6]劉慧多.腎結核的診斷及治療.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94):276,278.
[7]徐遵禮,徐立偉,張前興,等.腎結核155例診治分析.傳染病信息,2015,28(2):105-108.
[8]Hu HY,Wu CY,Huang N,et al.Increased risk of tuberculosis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a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Taiwan,a country of high incidence of end-stagerenal disease.Epidemiol Infect,2014,142(1):191-19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39
2016-07-21]
514300 豐順縣慢性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