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杰
甲氨蝶呤與艾拉莫德聯合治療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王振杰
目的探討甲氨蝶呤與艾拉莫德聯合治療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87例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3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予以甲氨蝶呤治療,觀察組采用甲氨蝶呤+艾拉莫德治療,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疾病活動性評分(DAS28)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后,觀察組DAS28評分為(2.99±1.27)分,低于治療前的(5.95±1.64)分;對照組DAS28評分為(5.62±1.89)分,低于治療前的(6.48±1.9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DAS28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甲氨蝶呤與艾拉莫德聯合治療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
甲氨蝶呤;艾拉莫德;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為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有較高發病率,有調查發現[1]我國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率為0.32%~0.36%。類風濕關節炎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周身不適、乏力、肌肉關節疼痛等,且常累及大小滑膜關節,可導致患者關節畸形、破壞甚至殘疾,進而導致患者喪失勞動能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臨床治療多采用抗風濕藥緩解病情或非甾體抗炎藥治療,取得一定效果,但單一藥物治療,難以緩解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癥狀。本研究選取本院87例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分組探究甲氨蝶呤與艾拉莫德聯合治療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87例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均經臨床診斷并確診,隨機分為對照組(43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中男13例,女30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47.68±7.67)歲,病程0.3~15.0年,平均病程(7.28±2.58)年;觀察組中男15例,女29例,年齡38~75歲,平均年齡(48.71±8.77)歲,病程0.5~16.0年,平均病程(8.31±2.6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方法 對照組口服15 mg甲氨蝶呤(湖南正清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3205)治療,1次/周,療程24周。觀察組在口服甲氨蝶呤基礎上加服25 mg艾拉莫德(先聲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84)治療,2次/d,療程24周。兩組均可服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及非甾體抗炎藥治療,嚴禁使用其他對病情有影響的生物制劑及抗風濕藥治療。
1.3 觀察指標 統計對比兩組治療前后DAS28評分。DAS28評價標準[3]:DAS28<2.6分為緩解;2.6分≤DAS28 <3.3分為低度活動;3.3分≤DAS28<5.1分為中度活動;DAS28≥5.1分為高度活動。統計對比兩組轉氨酶升高、口腔潰瘍、白細胞減少、胃腸道反應等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DAS28評分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后兩組DAS28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DAS28評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DAS28評分變化情況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c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44 5.95±1.64c 2.99±1.27ab 9.466 <0.05對照組 43 6.48±1.92 5.62±1.89a 2.093 <0.05t1.386 7.634P>0.05 <0.05
2.2 兩組治療后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4例轉氨酶升高,1例口腔潰瘍,2例白細胞減少,3例胃腸道反應,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2.73%(10/44);對照組出現3例轉氨酶升高,1例口腔潰瘍,3例白細胞減少,2例胃腸道反應,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0.93%(9/43),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41,P>0.05)。
類風濕關節炎多發于中年女性,滑膜炎為其基本病理變化,多發于腕、手、足等關節,呈對稱性分布且反復發作,同時還可對眼、皮膚、肺、腎臟、肝臟、血液等造成一定影響。關節滑膜炎癥生成侵襲性血管翳,進而破壞骨、軟骨及其周圍組織,導致患者喪失關節功能,如未得到及時治療,導致患者關節畸形甚至終身殘疾[4]。因此早期對患者予以科學、有效的抗風濕藥物治療對控制患者骨破壞進展、減少致殘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有學者研究發現[5]聯合用藥應用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效果優于單一用藥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DAS28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觀察組DAS28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予以甲氨蝶呤、艾拉莫德聯合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艾拉莫德為近年來新興抗風濕藥物,具有調節免疫、抗炎的作用,其對免疫球蛋白及白細胞介素(IL)-1、IL-6、腫瘤壞死因子(TNF)等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可在不影響COX-1的情況下抑制COX-2,進而抑制炎癥組織中前列腺素生成,使緩激肽的釋放受到抑制,從而起到抗炎的效果,刺激骨構建及骨細胞分化,與既往使用抗風濕藥物相比,具有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小等特點;甲氨蝶呤為抗代謝療法藥物,為臨床常用且重要的抗風濕藥物,其通過阻滯葉酸代謝,進而抑制嘧啶核苷酸、嘌呤的合成,阻滯活化淋巴細胞生成,促進T細胞凋亡,進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兩種藥物聯合使用,通過藥物間的協同作用,增強藥效,進而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甲氨蝶呤聯合艾拉莫德應用于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低,安全性高,原因在于甲氨蝶呤與艾拉莫德作用部位不同,聯合使用副作用不會發生疊加現象,進而不增加不良事件的發生。
綜上所述,艾拉莫德聯合甲氨蝶呤應用于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且安全性高,具有極高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明荷,謝寒,艾坤.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針灸治療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1):2719-2721.
[2]孟德釬,潘文友,李鞠,等.甲氨蝶呤聯合艾拉莫德治療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效果.中國醫藥導報,2016,13(3):137-141.
[3]孟德釬,王國如,潘文友,等.甲氨蝶呤聯合艾拉莫德對難治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短期臨床療效.中國臨床研究,2015,28(12):1586-1588.
[4]許百潔,莫守崎,薛曉倩.甲氨蝶呤聯合艾拉莫德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研究.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120-122.
[5]史曉東,張秀靈,段新旺.甲氨蝶呤聯合艾拉莫德治療活動期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和安全性.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55(1):33-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67
2016-10-08]
457000 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