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左西孟旦對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數的影響
劉磊
目的觀察左西孟旦治療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對左室射血分數的改善作用。方法70例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抗心力衰竭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抗心力衰竭治療的基礎上,再加用左西孟旦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觀察組左室射血分數改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常規心力衰竭患者治療時加用左西孟旦對改善患者癥狀、提高左室射血分數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左西孟旦;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數
心力衰竭患者心排血量減少,心臟彩超檢查左室射血分數常<40%。故而改善心衰治療,治療目標之一即是改善患者左室射血分數。觀察本院循環內科70例心衰患者,研究應用左西孟坦治療心衰對左室射血分數的改善作用。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所有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為本院循環內科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住院的患者,入院后經完善病史資料、行相關檢查確診為左心衰竭,所有患者均符合第8版內科學慢性左心衰竭臨床診斷標準[1]。70例患者中男41例,女29例,年齡56~74歲,平均年齡65.5歲,患者表現為呼吸困難、乏力,心臟彩超檢測示左室射血分數(39.2±2.4)%,心功能Ⅲ~Ⅳ級。對于有嚴重肝腎功能損害、低血壓、心動過速的患者則排除本組研究。患者入院后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57~74歲,平均年齡66歲,心功能Ⅲ級17例,心功能Ⅳ級18例;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56~73歲,平均年齡65歲,心功能Ⅲ級18例,心功能Ⅳ級1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左心衰竭分級、病程、伴發癥狀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入選患者入院明確左心衰竭診斷后,均給予吸氧、臥床休息、多功能心電監護病情變化、控制食鹽攝入量。對照組患者應用利尿劑、硝酸甘油減輕心臟負荷、正性肌力藥物多巴胺增強心肌收縮力、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等常規方法抗心衰治療,同時對異常血糖、血壓、血脂指標進行調控;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基礎上,再給予左西孟坦治療,初始負荷劑量為6 μg/kg,20 min之后0.1 μg/(kg·min)持續輸注,持續給藥24 h。給藥期間及給藥后5 d內監測患者心率、血壓及左室射血分數的變化。
1.3療效評價標準 按照患者癥狀緩解及左室射血分數改善情況分3級評定。顯效:患者呼吸困難癥狀顯著緩解、左室射血分數較治療前升高>50%;有效:患者呼吸困難癥狀有緩解、左室射血分數升高45~50%;無效:治療后患者呼吸困難癥狀無緩解或較治療前加重、左室射血分數較治療前無明顯升高。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顯效22例,有效5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77.14%;觀察組顯效23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29%。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頭痛3例、頭脹2例、心率加快3例、低血壓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57%;觀察組:頭痛2例、頭脹3例、心率加快4例、低血壓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4.29%。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不良反應均輕微,經調整藥物輸注速度后均緩解,未有因藥物不良反應而影響治療者。
慢性心力衰竭通常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終末期的表現,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疾病使心室充盈功能受損,心排血量減少以致不能滿足機體組織代謝的需要,從而出現肺循環和(或)體循環淤血,器官、組織灌注不足,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體力活動受限和液體潴留等臨床表現的一組綜合征。心衰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迅速提高,70歲以上人群中心衰患病率更是上升至10%以上,嚴重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高達50%。臨床以原發病治療、強心、利尿、擴血管、抑制心肌重構等治療為基礎。
左西孟旦是新一代強心藥物,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擴血管作用,是一種鈣增敏劑,對鈣離子濃度依賴,因其與肌鈣蛋白C具有較高親和力而產生正性肌力作用,左西孟旦雖然增強心肌收縮力,但對心室舒張功能不產生影響,臨床研究表明,其不引起心肌耗氧量的增加,也不增加心律失常的發生率;左西孟旦具有血管舒張作用,主要是使三磷酸腺苷(ATP)敏感的K+通道開放,故而左西孟旦能對冠狀動脈阻力血管和靜脈容量血管產生舒張作用,使冠狀動脈的血流供應得到改善,而且其還具有抑制磷酸二酯酶Ⅲ的作用。臨床應用發現,左西孟旦尤其適用于傳統抗心衰治療療效不佳,并且需要增加心肌收縮力的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治療,在此類患者中早期應用,能穩定患者血流動力學并顯著改善預后[2],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長期生存率[3]。如果嚴重慢性心衰患者處于急性失代償期,左西孟旦持續給藥時間一般為24 h。停藥后,未發現有耐藥和反彈現象。血液動力學效應至少可持續24 h,效應可持續9 d。本組觀察發現,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規抗心衰治療時加用左西孟旦治療,可將治療的總有效率由77.14%提高到94.29%。
綜上所述,在常規抗慢性心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左西孟旦能顯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且應用安全,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1]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65-167.
[2]夏德武,盛茂地.左西孟旦治療老年急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分析.中國醫學創新,2011,8(19):1-4.
[3]王雷,崔亮,魏嘉平,等.靜脈注射左西孟旦治療重度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分析.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38(6): 527-5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099
2015-12-03]
137000 吉林省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循環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