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紅
分析甲氨蝶呤單劑量肌內注射聯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療在宮外孕患者治療中的效果
劉巧紅
目的比較甲氨蝶呤單劑量肌內注射聯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療應用于宮外孕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88例宮外孕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4例。對照組按照60 mg/m2選擇甲氨蝶呤進行單劑量注射治療,研究組在接受甲氨蝶呤50 mg/m2單劑量注射治療的前提下同時給予100 mg米非司酮口服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治愈率為97.8%,對照組為77.3%,研究組治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腹痛、陰道出血消失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宮外孕臨床治療工作,選擇甲氨蝶呤單劑量肌內注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療效,具備極高應用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
甲氨蝶呤;宮外孕;米非司酮;療效
宮外孕屬于婦產科常見疾病,近年來,該疾病發生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為了比較甲氨蝶呤單劑量肌內注射聯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療應用于宮外孕臨床治療的作用,為宮外孕今后的臨床治療工作提供科學參考依據,本次研究選擇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宮外孕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按照60 mg/m2選擇甲氨蝶呤進行單劑量注射治療,研究組在接受甲氨蝶呤50 mg/m2單劑量注射治療的前提下同時給予100 mg米非司酮口服治療,探討兩種治療方式的應用效果,現將具體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宮外孕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4例。對照組年齡19~40歲,平均年齡(29.8±6.5)歲,停經時間(34.1±6.5)d;研究組年齡20~41歲,停經時間(34.6±7.5)d。所有研究對象均存在腹痛、陰道出血等臨床癥狀,本次88例研究對象均接受B超檢查等相關臨床檢查,均被確診為宮外孕。兩組患者年齡、停經時間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甲氨蝶呤治療。60 mg甲氨蝶呤(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443)進行單劑量肌內注射治療。研究組給予50 mg/m2甲氨蝶呤單劑量肌內注射治療,并在此基礎上聯合100 mg米非司酮(浙江仙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49)口服治療,每12小時1次,連續用藥3 d,用藥劑量共600 mg。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應防止從事劇烈活動,嚴禁患者同房。在接受治療過程中應實時監測患者臨床癥狀及臨床生命體征[1,2]。
1.3觀察指標 針對患者腹痛以及陰道流血情況等臨床癥狀以及臨床生命體征評價療效,記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
1.4療效判定標準[3]治愈: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后,其腹痛、陰道出血等臨床癥狀均完全消失,接受B超檢查后其腹部包塊沒有出現增大或慢慢減小及消失,患者不存在血管搏動問題,不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失敗: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后腹痛癥狀出現惡化,患者陰道出血問題沒有得到緩解,經B超檢查沒有發現腹部包塊增大現象,可發現患者血管搏動,存在腹腔積液現象甚至積液增加。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愈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中治愈43例,1例保守治療失敗,研究組治愈率為97.8%;對照組治愈34例,10例保守治療失敗,治愈率為77.3%。研究組治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癥狀消失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腹痛消失時間為(6.9±6.2)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4.3±6.5)d (P<0.05);陰道出血消失時間為(12.6±5.4)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9.7±5.3)d(P<0.05);研究組平均住院時間(11.6±7.3)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8.4±8.8)d(P<0.05)。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44例患者中胃腸道不適3例,存在骨髓抑制2例,出現口腔潰瘍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9%;研究組中胃腸道不適2例,口腔潰瘍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8%。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宮外孕屬于婦產科常見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存,現階段,我國的宮外孕發生率呈逐年遞增的態勢,其臨床治療也開始受到大眾的關注。宮外孕患者通常會出現嚴重的出血,如不及時控制極易造成出血性休克,嚴重的會引發死亡[4]。現階段,針對宮外孕的臨床治療仍以藥物治療為主,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均屬于常用藥物。
本次研究發現,研究組治愈率為97.8%;對照組為77.3%,研究組治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研究組腹痛消失時間為(6.9±6.2)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4.3±6.5)d(P<0.05);陰道出血消失時間為(12.6±5.4)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9.7±5.3)d (P<0.05);研究組平均住院時間為(11.6±7.3)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8.4±8.8)d(P<0.05)。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9%,研究組為6.8%,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本次研究結果與張想蓮[5]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針對宮外孕臨床治療工作,選擇甲氨蝶呤單劑量肌內注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療效,具備極高應用安全性,值得推廣應用。
[1]林心苗.甲氨蝶呤用于腹腔鏡治療宮外孕84例臨床體會.當代醫學,2013(14):99-100.
[2]李艷君.關于宮外孕保守治療60例臨床分析探究.現代養生,2014(8):48-49.
[3]王麗民.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觀察.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8):979-980.
[4]陳東梅.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療宮外孕臨床觀察.吉林醫學,2012(16):3450-3451.
[5]張想蓮.聯合用藥治療宮外孕60例臨床研究.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4):123-12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123
2015-12-11]
122100 遼寧省北票市中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