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
解析瑞舒伐他汀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價值和藥理
任培
目的探討瑞舒伐他汀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價值,并對瑞舒伐他汀的藥理作用進行分析。方法99例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51例)與對照組(48例)。對照組采用阿司匹林治療,觀察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治療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療效明顯,對患者癥狀改善有較好的促進作用,且有較高的安全性,可推廣使用。
動脈粥樣硬化;瑞舒伐他汀;不良反應
腦血管病是導致人類死亡的重要疾病,具有較高發病率、致殘率與病死率[1]。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冠心病及腦血管病發病的最常見危險因素,在我國老年化趨勢不斷進展下,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呈逐漸升高趨勢[2],已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一種常見病,故而選取有效方式對患者開展治療,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為了解瑞舒伐他汀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價值,采用不同方式對收治的99例患者實施治療,詳細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在本院就診的99例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男56例,女43例,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4.3±7.7)歲;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感染性疾病等疾病的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51例)與對照組(48例)。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阿司匹林(陜西白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61023177)進行治療,口服,1次/d,睡前服用,100 mg/次,用藥6個月。觀察組采用瑞舒伐他汀(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83)進行治療,口服,1次/d,睡前服用,10 mg/次,用藥6個月。
1.3觀察指標 對治療前后兩組患者IMT進行測量,同時測定治療前后TC、LDL-C和TG含量。IMT≥1.2 mm時判定為粥樣硬化,TC正常值范圍為2.9~6.0 mmol/L,LDL-C正常值范圍為 ≤3.37 mmol/L,TG正常值范圍為 ≤1.7 mmol/L。在治療期間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治療前IMT、TC、LDL-C、TG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同期比較,aP>0.05,b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IMT(mm) 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觀察組 51 治療前 0.95±0.05a5.88±1.23a3.94±1.21a3.95±1.10a治療后 0.56±0.03b3.03±0.88b2.52±1.08b2.52±1.10b對照組 48 治療前 0.97±0.03 5.95±1.22 3.92±1.17 3.94±1.18治療后 0.77±0.03 4.22±0.88 3.28±1.09 3.25±1.10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所有患者均未發生治療前后血糖、尿常規及血常規等明顯改變,肝腎功能未見明顯損害且心電圖均正常。對照組9例出現不良反應,惡心、嘔吐5例,上腹部不適3例,蕁麻疹1例,占18.8%;觀察組中2例出現惡心、嘔吐,占3.9%;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硬化血管病中常見類型,患者受累動脈自內膜即開始病變,在早期時患者通常無典型臨床表現,患者甘油三酯及血膽固醇等指標可表現出明顯升高現象[3]。動脈粥樣硬化常需采用藥物方法加以治療,常用藥物主要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及他汀類、安妥明等降血脂藥物。
瑞舒伐他汀藥理作用為: ①抗血栓形成: 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促使血管內膜脂質沉積量降低,減輕內皮細胞所受損害,從而發揮抗血栓形成的效果。②抗炎作用: 瑞舒伐他汀可促使患者體內超敏反應蛋白含量下降,減少血管內脂質沉積,降低巨噬細胞內膜吞噬和浸潤作用,抑制炎性反應因素釋放過程;同時該藥物可促使金屬蛋白酶含量降低,對動脈斑塊穩定性予以維持。另外該藥物可對核轉錄因子表達予以有效抑制,可避免血管擴張素、腎素等激活后誘發高膽固醇血癥。③抗氧化: 瑞舒伐他汀可促使患者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強,提高患者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膽固醇與低密度蛋白生成量,從而可抑制動脈斑塊改善患者內皮功能。瑞舒伐他汀可促使血管內皮一氧化氮依賴性有效改善,可對Rho蛋白質異戊二烯化功能予以有效抑制。
綜上所述,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療效明顯,對患者癥狀改善有較好的促進作用,且有較高的安全性,可推廣使用。
[1]胡玉英.中青年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患者中醫證型與血漿髓過氧化物酶、頸動脈斑塊類型的關系.重慶醫學,2014,43(1):33.
[2]董大偉.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發病機制的特征及遠期預后.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2013,34(6):640.
[3]翟振麗.高密度脂蛋白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進展.中國全科醫學,2013,16(36):424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111
2016-01-07]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衛東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