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加工》記者 梅 峰
滄州機床附件產業步入升級軌道,塑造新形象
■《金屬加工》記者 梅 峰

滄州艾森特趙金峰(左一)、慶云鎮企業辦主任魏兵(左二)、慶云鎮鎮長閆磊(左四)、中國機床總公司展覽公司副總經理丁建榮(右四)、鹽山縣宣傳部部長朱廣祿(右三)、鹽山萬鑫機床附件李榮健(右二)、滄州昊海機床附件張志勇(右一)與本刊記者
滄州鹽山縣慶云鎮地處河北與山東交界,這個人口只有40多萬的小縣城卻以管道裝備而聞名,全縣管道裝備制造企業1 200余家,年加工能力1 000多萬t,主營業務收入200多億元。而機床附件產業是慶云鎮的另一特色產業,全鎮大大小小機床附件企業就有幾百家,全國各類機床的附件及防護產品大多出自于此。近兩年,受全球經融危機的影響,機床行業增速下滑,依存度極高的機床附件產業也必然受到大幅度的影響。為了了解滄州機床附件產業的生存現狀以及企業如何應對市場變化,本刊記者來到了中國機床附件之鄉鹽山縣進行實地考察。
慶云鎮大大小小的機床附件企業非常多,規模較大的企業能夠做到四五千萬元,也有產值一兩百萬元的小微企業。企業數量多、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等各種因素嚴重地影響了地區產業的健康發展。
為此慶云鎮鎮黨委、政府投資超過3億元建成了占地310畝(1 畝=667m2)的機床附件工業園區,前期已有20家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進入工業園區開工投產,充分發揮集群優勢,加工設備、檢測設備等都可以在園區內實現共享,提升了園區企業的綜合實力。
鹽山縣萬鑫機床附件有限公司是首批進駐園區的企業,總經理李榮健告訴記者,前兩年機床行業“火”的時候,他們給齊一、齊二這樣的大企業配套一家每年就能做到上千萬元的附件產品,而現在只有20%~30%的業務量。幾年前,他們采取的是家庭作坊式的生產,客戶來到自己的公司看了以后,缺乏了信心,為此丟掉了很多訂單,入駐園區以后,規范的管理和新建的廠房給客戶提升了信心,重新贏回了訂單。
在北京2014年的CIMES國際機床展上,鹽山縣首次以“中國鹽山機床附件工業園”整體特裝形式亮相展會,塑造了新形象。
滄州艾森特總經理趙金峰做機床附件已有20多年,企業規模依然不大,2012年趙總做出了一次重要的抉擇,由原來各類機床附件全都轉向生產專業做拖鏈,向規模化生產發展,加大研發力量,強化管理,提升制造工藝。趙總坦言,最初的銷售受到了很大影響,但他依然堅持做下去,現在已經逐漸形成了品牌效應,申請了產品專利,在當地已經形成了“找好拖鏈,到艾森特”的口碑。
滄州昊海機床附件總經理張志勇在當地算是后起之秀,在工廠車間里記者看到了他們最新研制的螺旋式排屑器,已經贏得寧波海天這類大客戶的信任,他始終認為好產品肯定不缺市場,在產品研發和質量上下功夫。接下來張總還計劃加大投資,將原來的剪板折彎機升級為激光切割機,計劃采購百超、通快等國際知名品牌作為工作母機,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滄州之行,記者看到了中國機床附件產業存在的各種問題,同時也看到了企業的覺醒,市場倒逼企業選擇做專、做精、做出特色、做好產品、做強企業的發展道路。
很多企業的老總也向記者坦言,小企業最難的并不是資金,企業大多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現在最缺乏的是研發力量和人才,更加希望政府能夠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支持這些小微企業的發展。
滄州地區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做機床附件,面對各種困難,記者相信憑借他們的勤勞與智慧,滄州機床附件產業一定能夠找到一條特色發展之路,未來涌現出更多的知名品牌,塑造中國機床附件之鄉的新品牌。
收稿日期:(201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