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進聰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體育部,廣東 廣州 510025)
探究廣東省競技體育項目在新形勢下的布局重構
鐘進聰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體育部,廣東 廣州 510025)
廣東省作為體育大省,對加快改革的步伐,重新布局體育項目結構有著現實的意義。在奧運爭光的發展背景下,使得競技體育成為了在廣東省體育項目改革的主要內容。本文對新形勢下體育競技項目的布局重構,結合廣東省競技體育項目的發展情況做了相關論述。
廣東省;競技體育項目;新形勢;布局重構
廣東省屬于體育大省,無論是在奧運會比賽中,還是在其他賽事上,都具有較強的獎牌競爭優勢,其中靈巧類項目,如跳水、射擊、體操等項目是廣東省主要的奪金主力,廣東省競技體育優勢還體現在體能類項目上,如田徑、游泳等,但是這一優勢發揮的穩定性相對較差,相反在球類項目上,包括乒乓球、羽毛球、高爾夫等項目,其具備較大的競爭優勢。綜合而言,其優勢項目及潛優勢項目,集中于珠三角地區,包括廣州、佛山、惠州等地區。
1.1 以奧運爭光為發展方向
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戰略主要是以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產業并舉,其發展速度呈現全面提高的狀態,新形勢下體育發展評價也不在僅僅將金牌作為評價指標,而是將體育消費效益及各項事業作為主要的評價指標,競技體育發展主要體現在奧運爭光功能方面,其已經成為了各地區發展競技體育的最終目標。我國已經逐步達到奧運爭光的目標,而各個地區還需要進一步發展。廣東省競技體育項目的發展,則要堅定不移地以奧運爭光為發展方向,促進國家實現體育強國夢,同時也為實現個人夢提供強有力支撐。基于此,廣東省競技體育項目,要重新布局發展結構,除了提升優勢項目外,還需要加大潛力項目的挖掘,實現體育競技項目協調發展。
1.2 以職業化競技體育為發展方向
隨著職業體育的發展,各大聯賽開展逐漸頻繁,其主要特點是比賽密度大且強度高,使得賽會制也發生了改變,其主要是受到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加之國際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體育項目喜愛者的體育審美水平得以提高,在此發展環境下,我國競技體育也逐漸向職業化與市場化方向探索,經過不斷的探索與發展,我國職業聯賽呈現穩定發展狀態,主要體現在俱樂部數量的增多,體育消費群體增加,以足球、乒乓球等,并且以商業性比賽為補充,形成了體育競技項目競賽表演市場,且已經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趨勢,且廣東省職業體育,也已經形成了多樣化職業俱樂部發展模式,包括企業主辦、政企聯辦、政府出資企業冠名等經營模式。目前,廣東省有21個職業俱樂部,有8個項目處于正常運營狀態,其中足球是體育競技項目職業化改革先試項目。
2.1 明確競技體育項目發展定位
2.1.1 明確競技體育項目布局重構定位廣東省體育事業的發展,將建設體育強省作為主要的發展目標,在此發展目標下,不僅需要提升競技體育的國際競爭力,以及競技體育項目的綜合實力,同時還需要全面統籌競技體育項目的區域發展。因此,重新布局體育項目,是全面建設體育強省的重要發展戰略要求,在明確總目標定位下,采取拓展項目發展方式,進一步優化項目空間布局與項目設置,進而確保優勢項目的競爭力,同時突破發展優勢項目,構建職業體育模式,進而形成多層次與多渠道的發展格局。
2.1.2 布局重構原則 (1)效益原則。廣東省競技體育優勢項目集中分布比較明顯,廣東省競技體育則是由各地市競技體育項目組成。因此,要積極發揮不同區域的優勢,整合優勢項目資源,建設不同競技體育項目聚集區域,加大體育優勢項目的發展,重視潛在優勢項目的發展,基于上述內容廣東省競技體育優勢項目為靈巧類項目,而潛在發展項目為體能類項目。因此,在重構的過程中,要打造優勢互補的功能區,形成不同的項目分工格局,進而提高體育效益。(2)多元化發展原則。競技體育發展的目標是提高我國體育的總水平。因此,在布局重構的過程中,要堅持多元化發展的原則,政府要加強體育市場參與,為促進廣東省競技體育發揮奧運爭光的功能,提供堅實的保障,同時促進職業體育的發展,使其能滿足多元化體育消費需求,帶動廣東省經濟的發展,進而實現雙向促進發展。多元化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個人的支持,可以是政府投資企業冠名的發展模式,或者企業出資政府支持的發展模式等,充分發揮企業與個人的資源,為競技體育項目的發展,提供助力支持。(3)平衡發展原則。廣東省體育發展與廣東省經濟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體育事業的發展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體育事業的發展也需要基礎設施的支持。因此,為了能夠大力發展廣東省競技體育項目,則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為區域競技體育項目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支撐,進而縮小不同區域的競技體育服務水平差距,實現廣東省區域范圍內各地區競技體育均衡發展。
2.2 基于市場需求,拓展辦隊方式
2.2.1 政府科學調控市場 新的發展形勢下,廣東省競技體育項目布局重構發展,需要基于市場需求,積極的拓展辦隊方式,實現體育資源優化配置,這需要轉變政府職能,改變其包辦競技體育事務的行為,要重新明確政府管理競技體育職能,主要負責管理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政策法規的支持,制定相應的管理政策與財政支持法規,將其他工作交給社會體育實體負責,實現精簡政策下放權力,政府科學地調控市場,發揮市場機制協調管理作用,構建精干高效的管理機制。
2.2.2 發揮地方優勢,打造競技體育特色 廣東省在開展競技體育項目布局改革工作時,可以利用多種渠道,采取多形式建設方法,建設高水平運動隊,政府要鼓勵與引導企業與個人,使其參與到發展廣東省競技體育隊伍中,著重開發具有當地特色的運動項目,使運動隊具備備戰與參賽能力,進而打造特色行業。基于此,廣東省要加快職業體育建設與發展的步伐,對職業化程度高的且具有市場價值的競技項目,政府要采取放松管制的方法,加強市場監督,如足球項目、排球項目、籃球項目等,放寬社會融資政策,為加強競技項目市場化改革,提供資金政策支持。
廣東省競技體育優勢項目與潛力項目分布在不同區域,因此,在進行布局重構時,要鼓勵具備承擔省隊訓練及比賽任務的地市,積極主動承擔體育項目的訓練與比賽工作,如可以將部分競技體育項目下放到珠三角地市,該地區是體育競技優勢項目集中地區,含有大量的潛力項目,具備較高的訓練水平與條件,且人力資源相對豐富,可以由地方運動隊代表省備戰,參加全國比賽與國際賽事,以此調動該地區體育競技項目發展,提高競技體育市場效益。
2.2.3 針對潛力項目,拓展投資渠道
廣東省競技體育項目構成中,包含著諸多潛力項目,但是在實際發展中,這些項目的市場化與職業化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資金支持。基于此,可以采取多元化投資方式,對長期沒有得到良好發展,且又未被市場化的項目,如散打與射箭等,可以采取政府補貼的方式或稅收優惠等政策,積極引導與扶持企業或高校等組織來舉辦高水平俱樂部或運動隊,充分發揮市場調節功能,利用民間資本,來構建多層次競技體育市場體系。
2.3 強化空間布局,加強地區合作
基于廣東省競技體育發展情況來看,各個地市的競技體育資源優劣情況不同,其在競技體育發展過程中,代表著區域競技體育水平,由于管理模式的影響,使得各級政府存在著的狹隘的體育競爭觀念,進而出現地方保護主義,造成區域之間出現的不公平競爭,最終損害了廣東省整體利益。基于此,在布局重構下,要立足于整體利益,整合競技體育資源,形成區域之間相互合作機制,通過合理分工、規范秩序,進而避免出現盲目競爭。對珠三角地區在進行資源整合與配置時,則需要明確不同區域的具體優勢何在,包括人才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等,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對優勢項目相同的區域,則可以采取競爭性合作方式,雖然區域之間在運動項目上存在競爭,但是在資源方面可以加強合作,實現資源共享。為了避免出現重復建設基礎設施的情況,造成競技體育資源浪費情況,則需要探索不同的合作方式,建立體育合作機制,進而形成競技體育發展空間格局。
2.4 發展潛力資源,建立合理項目結構
競技體育項目的發展,其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影響,在特點區域范圍內,難以實現所有競技體育項目全面發展,且可能性較低,而依據廣東省現有的實力與發展潛力來看,其具備的競技體育資源條件,則在布局重構時,則要基于各區域現有的資源,結合其競技項目人才資源情況等,建立合理的競技體育項目,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要打破以往的層次結構,轉變以項目的重要程度和區域結構來進行資源配置,而是要在廣東省整體競技體育項目發展定位的條件下,合理地設計競技體育項目及空間分布結構,進而實現科學、合理的結構形式。
廣東省作為競技體育大省,具有豐富的人才資源、技術資源等,因此在新的發展形式下,即職業體育與市場化體育發展背景下,廣東省要將競技體育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基于地區競技體育項目優勢,結合其資源條件,實現合理布局重構,以此促進廣東省競技體育項目的發展,進而發揮其奧運爭光的功能,拉動廣東省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 1 ]郭建軍.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培養優秀競技后備人才[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4).
[ 2 ]陳林會,劉青.我國競技體育傳統優勢項目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支撐[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6).
[ 3 ]陳林會.體育文化的培育與傳承:我國傳統優勢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5).
[ 4 ]顏海波,王婷婷.中國高校競技體育現狀及發展研究——基于深圳大運會數據分析[ J ].山東體育科技,2012(4).
[ 5 ]王長權,查萍,郎健.新“舉國體制”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
G808
A
1674-151X(2016)10-04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9.023
投稿日期:2016-08-23
廣東省體育局課題:廣東省競技體育優勢項目布局與發展對策研究(編號:GDSS2016042)。
鐘進聰(1979—),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