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濤
(荊楚理工學院, 湖北 荊門 448000)
校園足球發展模型的建構研究
賀 濤
(荊楚理工學院, 湖北 荊門 448000)
本文對校園足球發展模型的建構進行分析,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以期為今后校園足球發展建設提供借鑒。
校園足球;發展模式;足球改革;教育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對體育教學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3月,我國出臺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改革推進校園足球發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體育教學目標。目前,全國中小學校在國家與社會的號召下廣泛開展校園足球運動,在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我國在校園足球發展模型的建構中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2015年3月,我國出臺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將足球教育提升到戰略高度,成為我國足球發展戰略的重要標志。隨之,校園足球發展模型建構問題也被提上了日程,進一步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充分發揮足球育人功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成為建構的宗旨。目前,全國建立的中小學足球特色學校已經達到5 000多所,我國規劃要在2020年達到2萬所,并且大力發展女子足球隊。據相關人員透露,目前我國在校園足球建設方面已經加大了投資力度,并且在不斷地擴大足球人數規模,夯實足球人才根基,為學生基本的足球教學與訓練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但是不能否認,我國校園足球發展模型的建構中依然存在嚴峻的問題亟待解決,如足球教師資源匱乏、訓練員素質低、訓練場地不健全、訓練模式不科學等,嚴重地影響了校園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校園足球發展模型的建構是足球教育發展的保障,如何推動校園足球發展模型建構的進程依然是困擾教育界的一大難題。
2.1 足球教師資源嚴重匱乏
目前,足球教師資源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校園足球發展的關鍵因素。正如著名運動員李富榮所說,一名優秀的教練員可以培養一批高水平的運動員、一批高水平的運動員則是保證運動項目的持續健康發展的源泉。由此可見,足球教師隊伍的重要性,但是,我國足球教師資源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在數量上都存在嚴重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足球訓練課依然實行大班制,1名足球教師面對上百名學生,這嚴重地影響了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此外,足球教師的質量也令人堪憂。很多學校的足球教師錄入門檻過低,甚至有的半路出家,在足球訓練方面缺少經驗,無論是在體育知識理論、還是在專業技能方面都很難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這將嚴重地影響足球訓練質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校園足球發展模型建構研究的進一步推動。
2.2 足球訓練場地設施較差
任何一項體育運動的訓練都對訓練場地與訓練設施有著嚴格的要求,尤其是足球訓練。但是據調查研究發現,全國中小學的足球訓練訓練場地嚴重不足,硬件設施條件也非常差。學生眾多、場地不足,又不能同時訓練,因此很多學校的足球課上經常會出現“等訓練場地”的現象。甚至有些學校為了加強學生足球訓練,將一個足球場分割成若干,這也給學生的訓練過程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問題。這種問題不僅浪費了教學時間,而且這種短時間的訓練也不利于提高訓練質量。此外,不規范的足球訓練場地也影響了教學安全,不利于體育教學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2.3 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影響
據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我國大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學模式依然是以傳統的技術教學法為主,即教師將體育技能按“葫蘆畫瓢”進行傳授,缺乏全局意識與互動,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目前,全國大多數學校的足球課上,教師都是從局部開始分解教學,也就是將踢球的基本動作作為出發點,進行強化練習,缺乏對學生戰略意識的培養。這顯然不利于培養學生球類運動的整體意識,從而影響足球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此外,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學校只開辦男足球隊,禁止女足球隊開辦,這種性別歧視的教育理念不利于我國體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2.4 足球教學方式不夠科學
在校園足球發展模型建構中,我國的教學方式不夠科學,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首先,我國很多學校的足球教學偏重于理論,缺乏實戰訓練。例如,在很多學校中,每堂足球課上僅僅是讓學生自己踢踢足球而已,或者對踢,這樣學生也逐漸失去了對足球的學習興趣。年終考核也不是以實戰訓練作為評判標準,治學要求過于低下,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其次,教學方式比較落后,很少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依然是以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為主,這種課堂不但缺乏互動,還缺乏實踐的內容,不僅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從而使足球教學的實效性也大打折扣。
3.1 積極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我國應積極打造高素質的足球專業教師隊伍,為校園足球運動的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首先,積極培養足球訓練員,解決足球教師資源匱乏的問題。其次,提高教師的入職門檻,建立健全教師的培訓體系,通過定期的培訓與考核來提高足球教師的專業技能。此外,我國還應加大培養高素質足球訓練員的力度,通過進修、外出培訓等方式提高足球訓練員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足球訓練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推動校園足球發展模型建構研究的進程。
3.2 完善足球的訓練場地與設施
我國應進一步加大全國中小學足球訓練場地與配套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積極改善足球教學條件。例如,結合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為中小學學校建立科學合理的運動場地,為足球教學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保證教學訓練活動的高效進行,滿足更多學生對足球的訓練需求。
3.3 豐富教學方式轉變教學理念
首先,我國應通過利用信息時代的新技術豐富足球的教學方式,引進多媒體教學,通過視頻課件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其次,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僅要拋開性別歧視,還要轉變教學模式。即改變傳統技術教學模式,進一步強調學生的興趣與認知能力,通過項目介紹、比賽概述、戰術意識培養、瞬間決斷能力訓練、技巧演示和動作完成等環節,使學生可以從整體了解運動項目的基本概況,從而提高學生的戰略意識,提高實戰能力。
近年來,隨著足球運動在社會中的風行,我國全國中小學校也拉開了校園足球活動,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而且我國去年出臺了相關的文件,明確提出了校園足球發展模型建構研究這一問題。但是不能否認,目前我國足球教學質量不容樂觀,因此,我國應積極完善足球教學理論體系,同時加大教育投資力度,進一步改善其教學環境,為提高足球教學的質量而努力。
[ 1 ]梁平安.多元化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構建[ J ].體育文化導刊,2016(4):143-145.
[ 2 ]張衛東,鄔鳳.校園足球文化類型及其建設方式[ J ].體育文化導刊,2016(5):150-152.
G843
A
1674-151X(2016)10-09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9.049
投稿日期:2016-09-03
賀濤(1971—),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