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學云



摘 ?要:為降低脫硝SCR的運行費用,某公司對6號機組鍋爐燃燒器進行改造,目前某公司6號爐的NOX排放濃度通常在580 mg/Nm3左右,改造后的燃燒器將會降低燃煤在爐膛爐膛燃燒過程中的NOX的生成量。文章重點介紹鍋爐低氮燃燒器改造方案,淺談燃煤機組鍋爐NOX生成機理和燃燒器對NOX生成的控制。
關鍵詞:燃煤鍋爐低氮燃燒器氮氧化物(NOX)選擇性催化還原
中圖分類號:TK226+.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03-0008-03
1 ?概 ?述
?隨著中國燃煤電廠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環(huán)保形勢的不斷嚴峻,近年來,中國針對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出臺了多項法規(guī)、政策、標準,對于近年來國內多個城市頻繁出現(xiàn)的霧霾天氣,國家越發(fā)關注和重視大氣污染物的排放,作為火力發(fā)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更是迫在眉睫。
從發(fā)達國家角度來說,存在比較高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標準,一般情況下火電廠都應用低氮燃燒技術以及脫硝、脫硫設備。但是國內火電廠具備比較落后的鍋爐低氮燃燒早起投運技術,普遍比較高的存在NOX排放質量濃度,火電廠早期投運鍋爐控制NOX排放質量濃度的時候,會受現(xiàn)場條件的影響,改造以及增設鍋爐尾部煙氣脫硝設備工作量和難度相對比較大,而且還擁有比較高減排成本,一種有效、經濟的減排方式就是低氮燃燒器改造。因此,為降低脫硝SCR的運行費用,某公司對6號機組鍋爐燃燒器進行改造,改造后的燃燒器將降低燃煤在爐膛爐膛燃燒過程中的NOX的生成量。
2 ?設備簡介
2.1 ?鍋爐原設計情況
?某公司依據臨界壓力自然循環(huán)汽包、Π型方式布置2×600 MW鍋爐。合理應用一次中間再熱、平衡通風、尾部雙煙道以及前后墻對沖燃燒,再熱汽溫的時候需要應用煙氣擋板進行適當調節(jié),依據固態(tài)方式實施排渣,屬于全鋼構架和全懸吊結構。燃燒器采用東鍋自行開發(fā)設計的外濃內淡型低NOx旋流煤粉燃燒器(DBC-OPCC型),組織對沖燃燒,滿足燃燒穩(wěn)定、高效、可靠、低NOx的要求。鍋爐主要設計參數,見表1。
2.2 ?原燃燒器的布置情況
?原燃燒器采用東鍋自行開發(fā)設計的外濃內淡型低NOX旋流煤粉燃燒器(DBC-OPCC 型),組織對沖燃燒,存在低NOX旋流式煤粉燃燒器30個,燃燒器30個,分三層方式來對鍋爐前后墻水冷壁進行布置,每層都需要具備燃燒器5個。
布置燃燒器的過程中,需要分析燃燒器的相互影響作用:燃燒器有3 680 mm的列間距,4 400 mm的層間距,距屏底19 947 mm距離的是上層燃燒器中心線,距冷灰斗拐點3 250 mm距離的是下層燃燒器中心線;側墻2 990 mm距離的是最外側燃燒器中心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側墻高溫腐蝕和結渣。在燃燒器上方適當安置相應的燃盡風調風器,前后墻各安裝5只。原低NOx旋流式燃燒器示意圖,如圖1所示。
2.2.1 ?燃燒器
燃燒器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配風:中心風、一次風、二次風以及三次風,都需要經過一次風管,在不同的燃燒階段分別把燃燒器內中心風以及同心三次風、二次風環(huán)形通道送入爐膛。其中布置二次風通道的時候存在固定軸向旋流器,布置三次風的時候合理應用切向旋流型式,擁有可調節(jié)旋流強度。
2.2.2 ?燃盡風調風器
燃盡風調風器的配風由內外兩部分組成。中心部分為直流風,外部為旋流風,其結構,如圖2所示。
2.2.3 ?中心風管
中心風母管自大風箱兩端引入中心風,通過各支管與燃燒器內的中心風管相連,提供油槍運行時所需要的風量,并起到停運時冷卻和防止灰渣集聚的作用。
2.2.4 ?風門用電動執(zhí)行器
大風箱(其中包括燃盡風箱和二次風箱)入口處風門都需要安裝一定執(zhí)行器,能夠進行連續(xù)調節(jié),全爐總共存在16只。中心風母管入口位置需要安置一定的風門執(zhí)行器。
2.2.5 ?大風箱
一般來說大風箱都具備燃燒需要的二次風。大風箱主要包括兩個燃盡風風箱和六個二次風箱。經鍋爐兩側風道把空預器二次風送入前后墻風箱中。每只風箱僅僅只可以為一層5只燃盡風調風器或燃燒器提供需要的風。
2.2.6 ?燃油裝置
一般來說都是通過兩級點火方式布置鍋爐,也就是高能點火器可以把輕油油槍點燃,輕油油槍可以把煤粉點燃。每個燃燒器都需要一個油槍,組合式高能點火器以及油槍需要具備一定的氣動推動器,在燃燒器中心風管中進行合理布置。
B-MCR鍋爐熱輸入量的30%就是油槍總容量,需要滿足低負荷助燃、點火以及暖爐的設計要求。一般單支油槍存在 ? ? ? 1 350 kg/hr的出力,機械霧化形式的油槍。
3 ?低氮燃燒器改造的原因
3.1 ?生成類型
熱力型NOx、燃料型NOx、快速型NOx,經過大量實踐可以發(fā)現(xiàn),燃料型NOx是煤粉爐主要成分,占總量大約75%~80%,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熱力型NOx,極少的存在快速型NOx,揮發(fā)生成燃料型NOx大約占據60%~80%,焦炭中燃料N經過多次反應形成燃料型NOx。
3.2 ?生成機理
燃燒雙區(qū)--濃相富燃料的時候,迅速析出揮發(fā)分氣相反應也就是HCN、Hi+O2→NOx,形成形成缺氧現(xiàn)象,促使NOx可以與NHi進行一定反應形成N2,并且相互反應的NHi會降低NOx的形成;燃燒淡相富氧的時候,相對低的燃燒溫度會影響和抑制NOx的形成。
兩段--第一燃燒區(qū)段進行缺氧揮發(fā)份燃燒,具備越高的煤粉濃度就會越少形成NOx,第二燃燒區(qū)段燃燒大量可燃物(焦炭),經過相反應焦炭燃料N會更少形成成NOx,且有一部分不被CO和碳表面還原,實際生成NOx含量不能符合可能生成NOx。
基于此,可以適當提高燃料中釋放揮發(fā)份的速率,從而達到增加發(fā)份燃燒率的目的;在剛開始燃燒的的時候,不僅需要適當氧來為燃燒提供一定能量,還應該盡可能具備比較低鋼梁水平區(qū)域,以便于可以盡可能能降低NOx的生成;對燃料富集區(qū)域燃料和溫度進行控制和優(yōu)化,確保駐留時間,以便于盡可能降低NOx的生成;在燃料富集區(qū)域適當提高煤焦粒子的駐留時間,從而可以降低燃燒煤焦粒子的時候,釋放氮氧化物形成NOx的可能概率;必要的時候應該及時補充燃,確保可以充分燃盡。
4 ?改造設計
4.1 ?改造設計概述
在不改變原有燃燒器的整體布置形式及燃燒方式條件下,在原燃燒器中心標高和開孔中心位置對30只旋流煤粉燃燒器進行改造,更換為北京哈宜節(jié)能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的LNASB燃燒器,如圖3和圖4所示。
4.2 ?改造燃料設計特性
?低氮燃燒器改造設計煤種:低位發(fā)熱值17.56 MJ/kg,干燥無灰基揮發(fā)分36%,收到基灰分30%,收到基水分11.6%,以此煤種作為將來驗收考核煤種。
校核煤種1:低位發(fā)熱值18.5 MJ/kg,干燥無灰基揮發(fā)分35%,收到基灰分28%,收到基水分10%;
校核煤種2:低位發(fā)熱值16.8 MJ/kg,干燥無灰基揮發(fā)分36%,收到基灰分31.2%,收到基水分12.3%。
4.3 ?燃燒器改造方案
4.3.1 ?整體布置情況
①按照設計慣例,鍋爐前后墻需要分別布置煤粉燃燒器三層,每層都需要合理安置煤粉燃燒器五個,在前后水冷壁上燃燒器成水平形式布置,交替布置單個燃燒器左旋以及右旋。燃燒器擴椎角度減小10 °,由原來的45 °減小至35 °。并且燃燒器內二次風角度改成可調式。典型的棋盤式旋流布置圖,如圖5所示。
②取消原有的燃盡風,并將原燃盡風處水冷壁管段用直管連接,在原燃盡風標高向上提高4 m,即改造后的燃盡風中心線距最上層燃燒器中心線7.5 m。并在前后墻各增加5只燃盡風,即前后墻各10只燃盡風。
③取消標高為38 204 mm前后墻各6支吹灰器。
?④在鍋爐前后墻對稱布置兩個大燃盡風箱,沿風箱寬度方向,風箱中部利用隔板可以適當把燃盡風箱相等的分為左右獨立風室,調節(jié)的時候合理應用左右側風門擋板,以便于可以滿足實際均勻分配規(guī)范。
4.3.2 ?低氮燃燒器改造后整體布置
低氮燃燒器改造后整體布置圖,如圖6所示。
5 ?低氮燃燒器改造的目標
改造完成燃燒器以后,需要能夠同時符合以下目標:符合原有鍋爐性能設計參數,例如,再熱蒸汽溫度、出力、主蒸汽溫度、鍋爐效率、減溫水量等需要符合原設計保證值;在600 MW負荷,省煤器出口氧量3.5%的前提下,NOx排放<280 mg/Nm3(O2=6%)、飛灰含碳量不大于3%。項目實施后要求不能降低鍋爐原有的燃煤適應性。
?改造后一個大修周期(6年)內燃燒器不可以由于高溫、磨損等因素造成更換部件,并且也不會出現(xiàn)由于磨損等導致煤粉泄漏。
6 ?結 ?語
?由于當下發(fā)電企業(yè)的各種實際因素,低氮燃燒器改造并不能夠完全達到當前環(huán)保的要求,但是可以通過增加鍋爐尾部煙氣脫硝技術,使發(fā)電廠NOx的排放降低至更低的水平,這使得發(fā)電企業(yè)不僅能夠最大化的提供清潔能源,同時也避免了環(huán)境污染,而且,這也是發(fā)電企業(yè)適應當下清潔發(fā)展、節(jié)約發(fā)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 郭巍.低氮燃燒器改造對鍋爐運行的影響[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5,(17).
[2] 焦林生,薛曉壘,金理鵬.600 MW機組低氮燃燒器改造效果分析[J].科 ? 技視界,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