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胱抑素C對造影劑腎病早期的預測價值
謝華強曹政楊勇吳瑞霞華先平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心血管內科3病區,湖北十堰442000)
關鍵詞〔〕胱抑素C;造影劑腎病
第一作者:謝華強(1984-),男,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冠心病介入研究。
造影劑腎病(CIN)是指使用造影劑48 h內發生的排除其他原因的急性腎功能損害〔1〕。目前CIN的診斷仍以血肌酐(Scr)濃度升高作為評判標準,但Scr濃度容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以該指標作為腎功能損害評判指標缺乏敏感性及特異性。目前,胱抑素(Cys)C在評價腎功能損害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本研究探討Cys C對CIN的早期預測價值。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接受碘佛醇冠狀動脈造影和(或)介入治療患者,符合CIN診斷標準患者67例。CIN診斷標準采用2005年歐洲泌尿生殖放射協會(ESUR)推薦標準〔2〕,即:使用造影劑后48 h內發生的以血清Scr上升>44.2 μmol/L(0.5 mg/dl)或較基礎值升高>25%,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急性腎功能損害的疾病。其中男44例,女23例,平均年齡(60.31±8.67)歲。其中,32例吸煙,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分別為26例和36例,術前合并有基礎腎臟病33例,平均造影劑用量(185.90±83.46)ml,冠狀動脈造影顯示67例均患有冠心病,部分患者已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1.2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2結果
2.1冠狀動脈介入術前和術后Cys C、Scr水平變化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患者Cys C和Scr濃度均有不同水平升高。與術前比較,Scr濃度,術后24 h與48 h明顯升高,48 h升高最為顯著(P<0.01);術后12 h Cys C開始顯著升高(P<0.05),術后24 h達高峰,48 h有所下降(P<0.01)。見表1。


項目術前術后 12h 24h 48h CysC(mg/L)0.81±0.310.83±0.311)1.19±0.342)0.97±0.252)Scr(μmol/L)77.82±19.2178.67±19.4281.15±19.792)96.26±24.332)
與術前比較:1)P<0.05;2)P<0.01
2.2術后12 h、24 h血Cys C和Scr濃度的ROC曲線CIN的診斷標準以Scr為參照,術后12 h和24 h Cys C對CIN的診斷效能均優于Scr。見圖1,圖2。


圖1術后12、24 h血Cys C和Scr濃度ROC曲線
3討論
造影劑在臨床中有著廣泛應用,目前常用的造影劑仍多為高滲性,在體內可致腎損害而發生急性腎衰竭。然而,隨著心血管介入技術的發展,一方面造影劑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另一方面接受造影劑的患者中老年病人,合并有慢性腎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的比例逐漸增高,致使CIN的發生率逐漸上升〔3〕。McCullough等〔4〕對1 826例患者研究發現,一次性使用造影劑超過100 ml即可導致CIN的發生率明顯增加,而在此劑量以下很少發生CIN,本研究CIN患者平均造影劑使用劑量為,遠超過這一可能界值。目前,CIN的診斷仍是以Scr水平升高為標準而制定的,但Scr水平多受年齡、性別、體重、飲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研究指出〔5〕,肌酐清除率(GFR)降低50%以上才會出現Scr水平的升高,因此,使用Scr評價腎功能缺乏敏感性和特異性。本研究中,患者在接觸造影劑12~24 h以內,多數患者Scr水平未出現顯著變化,此時難以做出CIN的早期診斷。甚至有研究〔6〕指出,使用造影劑48 h內多數患者Scr水平無明顯變化,Scr水平在造影后3~5 d達高峰,1~3 w內恢復正常。因此,以Scr水平作為標準診斷CIN有明顯的滯后性,不能早期診斷,最終會貽誤早期治療的時機。
Cys C是新近發展起來的一項評價腎功能的指標,因Cys C在血液中的濃度不受年齡、性別、飲食、體重及大多數藥物等因素影響,在評價腎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有研究表明〔7〕,在一定程度上Cys C和Scr呈正相關,但Cys C對急性腎功能損傷(AKI)預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明顯優于Scr。Herget-Rosenthal等〔8〕認為,使用Cys C為標準可較Scr提前1~2 d診斷AKI,其敏感性、特異性均明顯優于Scr等指標。本研究如果使用Cys C為診斷標準,在診斷CIN的時間上可以提前12~24 h。但Briguori等〔9〕通過對410例慢性腎臟病、造影患者研究認為,Cys C是早期診斷和預測CIN的可靠生物標志物,并認為造影后24 h Cys C升高≥10%是早期預警CIN的最佳數值。如果按照這一標準,Cys C在診斷CIN的時間上可能更為提前。
綜上,使用造影劑后12 h血漿Cys C濃度變化對CIN早期診斷有一定的價值,而且能夠更早期、準確地反映腎功能變化,并可能將診斷CIN的時間提前至少12~24 h,可以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供依據。但由于本研究樣本數量有限,其可靠性還有待大規模臨床研究證實。
參考文獻4
1Pucelikova T,Dangas G,Mehran R.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08;71(1):62-72.
2Mehran R,Nikolsky E.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definition,epidemiology,and patients at risk〔J〕.Kidney Int Suppl,2006;100:S11-5.
3趙瑛瑛,劉東偉,王建生,等.冠狀動脈介入診療并發造影劑腎病的危險因素〔J〕.中華醫學雜志,2012;92(22):1547-9.
4McCullough PA,Wolyn R,Rocher LL,etal.Acute renal failure after coronary intervention:incidence,risk factors,and relationship to mortality〔J〕.Am J Med,1997;103(5):368-75.
5Yoon HJ,Kim H,Lee JP,etal.The efficacy of the cystatin C bas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in the estimation of safe contrast media volume〔J〕.Korean Circ J,2013;43(9):622-7.
6Morcos SK.Prevention of contrast media nephrotoxicity-the story so far〔J〕.Clin Radiol,2004;59(5):381-9.
7Bachorzewska-Gajewska H,Malyszko J,Sitniewska E.Could 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and cystatin C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and normal serum creatinine values〔J〕.Kidney Blood Press Res,2007;30(6):408-15.
8Herget-Rosenthal S,Marggraf G,Hüsing J,etal.Early detection of acute renal failure by serum cystatin C〔J〕.Kidney Int,2004;66(3):1115-22.
9Briguori C,Visconti G,Rivera NV,etal.Cystatin C and 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J〕.Circulation,2010;121(19):2117-22.
〔2014-10-27修回〕
(編輯杜娟)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4-7235-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