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璽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120例臨床療效分析
王華璽
目的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回顧分析120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臨床資料。結果120例患者中,成功切除115例(95.8%),中轉開腹5例(4.2%)。術后常規于肝下放置橡膠引流管1根;術后出現切口感染1例,腹腔感染2例,均經積極治療后痊愈出院。結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應用廣泛,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痛苦輕、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切口美觀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療效分析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從而成為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金標準”[1]。本科2012年5月~2015年5月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良性疾病120例,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膽囊良性疾病患者,男31例,女89例,平均年齡51.3歲,術后住院3~7 d,平均住院4 d。所有患者根據癥狀、體征,結合輔助檢查確診,手術證實。其中膽囊結石患者98例,膽囊息肉樣病變16例,非結石性慢性膽囊炎6例。
1.2 術前準備 術前常規行血常規、凝血機制、心電圖、X線胸片及肝腎功能檢查,對于40歲以上的患者,還要常規查腫瘤標記物(如CEA、CA-199、CA-125等),并對體內重要臟器進行常規檢查,對于老年患者,要重點評估其心肺功能,必要時行心臟彩超及肺功能檢查,作出相應的術前評估。針對異常指標術前予以糾正,并及時治療合并疾病。通過上述術前評估后,若患者可以手術治療,術前還要行腹部CT、超聲檢查,了解膽囊大小、壁的厚度、膽管有無擴張、是否存在結石及結石的大小和位置,以判斷是否適合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前是否留置胃管、尿管應依具體情況而決定;術前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對于急診手術患者術前還要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同時做好患者的心理準備工作,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
1.3 手術方法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體位擺放為仰臥位,頭高腳低,左側傾斜約15°。于臍下緣做一長約1.0cm的弧形切口,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用布巾鉗對稱提起切口兩側腹壁,氣腹針經切口垂直穿透腹壁進入腹腔。建立CO2人工氣腹,氣腹壓力12~15mm Hg(1mm Hg= 0.133 kPa)。氣腹建立后,由臍下切口處穿入10mm的錐鞘,拔出穿刺錐,連接氣腹機保持腹腔內恒定壓力,然后植入腹腔鏡。腹腔鏡明視下劍突下、右腹直肌外側緣、右腋前線再做三個套筒針穿刺。首先旋轉腹腔鏡360°探查腹腔其余臟器有無異常。以無損傷鉗夾持膽囊底部,鈍性分離,解剖膽囊三角,游離出膽囊管,確認三管關系后距膽總管約0.5cm處結扎釘夾閉膽囊管,靠近膽囊頸部再鉗夾結扎錠一枚,遠近端結扎錠之間剪斷膽囊管,然后分離出膽囊動脈,確認后結扎錠夾閉并剪斷。用電凝鉤將膽囊從膽囊床分離下來,移去膽囊,膽囊床徹底止血后用膽囊抓鉗將膽囊連同套筒一并取出,肝下常規放置引流管。清點器械敷料無誤后縫合各穿刺孔。
120例患者中,經腹腔鏡成功切除115例(95.8%),5例(4.2%)因炎癥粘連嚴重或解剖結構變異而中轉開腹。術后常規肝下放置引流管1根。1例急性化膿性膽囊炎并結石患者術后出現切口感染,2例高齡急性壞疽性膽囊炎患者,合并糖尿病,術后出現腹腔感染。上述發生并發癥患者,經積極治療后均痊愈出院,無一例患者因出現嚴重并發癥而死亡。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相比,具有損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痛苦輕、對腹腔干擾小、切口美觀等優點,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日趨成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臨床上已成為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首選的治療方法,但仍有一定的并發癥發生率,其并發癥除開腹膽囊切除術的并發癥(如膽道損傷、門靜脈和肝動脈損傷)外,還可能因穿刺不當引起腹腔重要臟器及大血管損傷。但腹腔鏡手術并發癥隨著操作熟練程度的提高,會逐漸減少[2]。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前準備應充分,并要求熟練掌握其適應證和禁忌證,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手術的成功率,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當然,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適應證在開始時掌握得比較嚴格,隨著經驗的積累,術者對手術技巧的掌握,可適當放寬[3];但是,對于老年患者,特別是合并心肺疾患的患者,其適應證應從嚴掌握。當然,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一定的中轉開腹率,中轉開腹的常見原因為炎癥致膽囊三角粘連致密、解剖關系不清、結石嵌頓于膽囊管與膽總管匯合處、解剖變異造成誤傷血管或膽管等。中轉開腹并不等于手術失敗,而是為了減少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并發癥而采取的最好措施。故術中若遇見腹腔或膽囊三角粘連嚴重、解剖結構變異或解剖關系不清、結石嵌頓于膽囊管與膽總管匯合處等情況腹腔鏡無法繼續操作時,應果斷中轉開腹,以減少并發癥。另外,因患者術中需建立氣腹,加之頭高腳低的體位,影響下肢靜脈回流,術后發生下肢靜脈血栓的幾率就會增加,預防措施為盡量縮短手術時間,術后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必要時應用抗凝及活血化瘀藥物,對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術前應常規行下肢血管彩超。
總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應用廣泛,具有損傷小、恢復快、痛苦輕、住院時間短、切口美觀、術后并發癥少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
[1]朱江帆.普通外科內鏡手術學.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35.
[2]顧殿華,張建淮,王業波,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膽管損傷的預防和處理.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8,12(11):87-88.
[3]Metcalfe MS,Mullin EJ,Maddern GJ.Relaxation of the criteria for day surger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NZ J Surg,2006,76(3):142-14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025
2016-01-05]
475000 河南省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