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曉 王孟麗
孕婦血鉛暴露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
劉俊曉 王孟麗
目的評估本院就診孕婦的血鉛暴露水平,并分析相關影響因素。方法156例孕婦采用博暉H21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檢測血鉛水平,并做相關因素問卷調查,分析血鉛水平的影響因素。結果孕婦血鉛含量為7.30~60.7 μg/L;≥36歲與≤25歲的孕婦血鉛含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孕婦血鉛水平與年齡呈正相關(P<0.05)。結論年齡<36歲的孕婦組血鉛水平較低;隨著孕婦年齡的增大,血鉛水平增高。
孕婦;血鉛;年齡
鉛是危害人體健康的有毒重金屬,可造成機體神經、血液、骨骼、腎臟等多系統多功能的損害[1]。孕婦及胎兒因特殊的生理時期,是鉛毒性損害的主要易感人群[2],鉛可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對快速發育的胎兒造成一定的危害[3]。本研究對本院156例孕婦進行了血鉛水平的評估和研究?,F報告如下。
1.1 血標本采集 選取2015年6~12月156例孕婦,取得知情同意后,采血者依次用0.2%硝酸棉球、去離子水棉球、75%酒精棉球消毒左手無名指皮膚,共采集末梢血50 μl,放入肝素抗凝的微量采血管中,送到實驗室檢測。
1.2 血鉛的檢測 采用博暉H21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進行血鉛的檢測。采用血鉛標準參照物對全程進行質量控制,嚴格按照實驗室操作規程操作。
1.3 問卷調查 采用問卷調查表,由孕婦根據實際情況回答記錄。調查包括孕婦生活習慣、飲食情況、身體健康狀況、居住環境、文化程度及職業等問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相關分析采用Spearmen相關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孕婦的血鉛水平 156例孕婦血鉛含量為7.30~60.70 μg/L,平均血鉛含量為(40.04±10.08) μg/L。按照孕婦年齡分為四組:1組為≤25歲(24例),2組為26~30歲(94例),3組為31~35歲(27例),4組為≥36歲(11例)。1組血鉛含量為7.7~55.1 μg/L,平均血鉛含量為(39.62±2.23) μg/L ; 2組血鉛含量為7.3~60.7 μg/L,平均血鉛含量為(38.87±9.87) μg/L ;3組血鉛含量為22.2~58.6 μg/L,平均血鉛含量為(41.15±9.17) μg/L ;4組血鉛含量為33.0~58.7 μg/L,平均血鉛含量為(49.84±6.97) μg/L。1組與4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534,P=0.017),其他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孕婦血鉛水平的影響因素 以孕婦的問卷調查各項指標及孕婦的年齡等指標為應變量,以血鉛水平為自變量,孕婦的年齡與血鉛水平呈正相關(r=0.164,P=0.041)。
孕婦血鉛暴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胎兒的發育健康。目前,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交通的迅猛發展,許多城市的霧霾問題,隨之而來的各種潛在的環境鉛污染問題,這對人類尤其是母嬰的健康危害具有廣泛性和嚴重性。許多的研究顯示[4],孕婦的高鉛暴露直接影響胎兒的健康。因此,孕婦的鉛暴露問題應引起關注和重視,孕婦應從孕前準備到分娩都有必要進行健康的干預,遠離有毒有害物質,保證健康的飲食,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保障胎兒的健康發育。
本研究中,孕婦的血鉛平均水平為40.04 μg/L,按照1991年美國疫病控制中心(CDC)的診斷標準[5]和2006年2月我國衛生部(現衛計委)有關兒童血鉛水平判斷標準相關公報內容[6],血鉛值≥100 μg/L者為鉛中毒,本研究中的血鉛結果處于正常范圍,孕婦的血鉛水平相對較低。近年來的研究提示,既是較低水平的鉛暴露仍然會對幼兒的發育產生負面作用,血鉛對幼兒的危害幾乎是沒有下限的[7]。鉛能夠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進而影響胎兒的發育,孕婦作為特殊的人群,若從胎兒的角度來考慮,孕婦體內的血鉛暴露是不應有下限的。本研究中,按照孕婦的年齡分組,結果發現,總體上隨著孕婦年齡的增大,血鉛水平有升高的趨勢;年齡≥35歲孕婦與年齡≤25歲孕婦血鉛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孕婦的年齡與血鉛水平呈正相關(P<0.05)。年齡≤30歲孕婦血鉛水平相對較低,年齡≥36歲孕婦血鉛水平相對較高,可能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大,鉛在體內蓄積的量不斷增加。本研究結果提示,從胎兒的健康考慮,年齡≥35歲孕婦,胎兒的血鉛暴露水平相對高于年齡較小的孕婦的胎兒,高鉛暴露將危害胎兒的健康。因此,為了優生優育,孕婦的年齡相對較小,胎兒的血鉛暴露危害相對較少。
[1]Fewtrell LJ,Pruss-Ustun A,Landrigan P,et al.Estimating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of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rom environmental lead exposure.Environ Res,2004,94(2):120-133.
[2]Singh NP,McCoy MT,Tice RR,et al.A simple technique for quantitation of low levels of DNA damage in dividual cells.Exp Cell Res,1988,175(1):184-191.
[3]Selevan SG,Rice DC,Hogan KA,et al.Blood lead concentration and delayed puberty in grils.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3,348(2):1527-1536.
[4]Liu K,Gu P,Chen W,et al.Effect of Pregnancy on the levels of blood cadmium and lead: analysis of 2006-2011 Nanjing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survey data.Iran J Public Health,2013,42(7):691-699.
[5]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Preventing lead poisoning in young children.Atlanta: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1991:1-10.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兒童高鉛血癥和鉛中毒分級和處理原則.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06,17(4):197-198.
[7]Koller K,Brown T,Spurgeon A,et al.Recent developments in lowlevel lead exposure and intellectual impairment in children.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4,112(9):987-9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211
2016-01-25]
471009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